[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其他资源 >> 生活百科 >> 《適應性創新》掃描版[PDF] 資料下載
《適應性創新》掃描版[PDF] 資料下載
下載分級 其他资源
資源類別 生活百科
發布時間 2017/7/17
大       小 -
《適應性創新》掃描版[PDF] 資料下載 簡介: 資料介紹 中文名:適應性 創新 作者: (美)蒂姆·哈福德 譯者: 冷迪 圖書 分類: 經濟 資源格式: PDF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適應性創新》掃描版[PDF] 資料下載"介紹

資料介紹

中文名:適應性創新
作者: (美)蒂姆·哈福德
譯者: 冷迪
圖書分類: 經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書號: 9787213061868
發行時間: 2014年08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適應性創新 簡介:
適應性創新.jpg
適應性創新 內容介紹:

《適應性創新》是偉大企業持續創新的競爭法則,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尋找新思路、嘗試新事物;其次,嘗試新事物時設定的幅度要允許失敗的存在;最後,找到反饋信息,一邊前進一邊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蒂姆·哈福德編著的《適應性創新》從適應性創新的三大要素、適應性創新適用的兩大體系,以及適 應性創新的路線圖三個角度,全面剖析了如何借助適 應性創新的力量解決復雜世界的復雜問題,以及機構和個人如何利用適應性創新的方法,在物競天擇、適 者生存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生存與發展的方向。
適應性創新 內容截圖:
適應性創新.jpg
適應性創新 目錄:

前言 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
雖然進化經常被總結成“適者生存”,但推動進化進程的往往是不適應者。盡管我們本能地以為復雜問題需要精心設計的解決方法,進化卻毫無規劃可言。復雜得驚人的事物是從簡單的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嘗試已有事物的變異,剔除失敗,復制成功。
造一台多士爐要花一輩子
今天,哪家企業還卓越?
穩妥的小碎步+冒險的大踏步
帕金斯基原則
第一部分 適應性創新的三大要素
第1章 去中心化:打造能夠快速適應的機構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紛紛涉足全新的市場,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傳統的統一目標能確保企業的各部門協調一致,避免精力的重復投入。不過,在面臨多種多樣、風雲變幻的市場時,集中性機構就起不到那麼大作用了。此時,去中心化,即迅速適應具體情況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哈迪塞鎮屠殺與汽車炸彈
當意見相左變成一種威脅
讓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
集中,還是去中心化
第2章 變異:探索創新的多種可能性
生活如此不可預料,最初看似不盡人意的選擇可能最終最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所以理性的做法就是為生活的各個領域留出一定的空間,探索多種可能性。創新領域更是如此,單獨一種好主意或單獨一種新技術太過嬌貴。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我們不僅需要計劃A,還需要為計劃B、計劃C、計劃D等等留出回旋的余地。
噴火戰斗機拯救自由世界
積極的黑天鵝
臭鼬工廠與“怪誕機器”
創新中的失敗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第3章 選擇:去蕪存菁找到有效方式
復雜世界中永遠存在“選擇”問題——找到“什麼是有效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有很多試驗和挑選成功案例的方式,隨機試驗就是行之有效的有力工具之一。不過,采用隨機試驗只成功了一半。在知道哪種方法有效後,我們還需要確保這些方法能夠被更廣泛地加以推廣。
小蟲視角與游戲水泵
最好的初衷,最嚴重的傷害
識別策略揭開死結
呂貝克模式與特許權城市
第二部分 適應性創新適用的兩大體系
第4章 復雜性體系:用明智的規則解決復雜的問題
我們在未來的旅途中會遇到一個明顯的矛盾:應對氣候變化這類問題的復雜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但無法充分理解這種復雜性會阻礙我們推行相對明確的解決方法。只有明智的規則,才能夠讓我們用機智巧妙之法、於機緣巧合之中、從最出人意料的資源裡找到復雜問題的解決方法。
復雜,還是簡單?
新生環保主義者的一天
《墨頓條例》出人意料的結果
經濟斗牛犬
第5章 松耦合體系:為適應性創新留出空間
一般來說,進行大量的小型試驗——變異和選擇,意味著只有一部分試驗能夠經得起考驗。但是在緊耦合體系中,一個試驗的失敗會危及其余部分。所以,在面對既復雜又緊密耦合的體系時,降低不同過程的耦合度、減少體系的復雜性,才是最具價值的目標。
阿爾法鑽井災難到金融市場崩潰
為什麼安全系統會反咬一口
設計出值得信賴的體系
對機構成功松耦合
第三部分 適應性創新的路線圖
第6章 適應性創新VS顛覆式創新:機構的創新路線圖
有些創新破壞力強大,會讓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無所適從:寫滿主要客戶名字的通訊錄變得毫無用處,原有的技術一無是處,幾十年的業務經驗也一文不值。如果顛覆式創新在企業內部流行起來,企業中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將風光不再,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孔雀魚與梭子鲷
共同監督防微杜漸
公司的策略是沒有策略
當公司變成恐龍
第7章 讓成功從錯誤中湧現出來:個人的創新路線圖
自然界中的成功是從失敗中湧現出來的:大自然不停地在精致有機體內產生隨機變異,拋棄讓有機體更差的多數變異、保留讓有機體更優秀的少數變異。這一過程不斷反復,最終出現了奇跡。
從首戰失利到大獲全勝
否認錯誤的天性
你需要一支可信隊伍
為自己創造試驗的安全空間

序言
造一台多士爐要花一輩子
多士爐似乎很不起眼。它問世的時間是1893年,不上不下地卡在電燈泡和飛機這兩項重大發明之間。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家電如今已是居家必備品,普通人拿出不到一個小時的工資就能買到一台質量可靠的多士爐。
然而,當托馬斯·思韋茨(Thomas Thwaites)著手研究“多士爐項目”時,卻發現制造多士爐竟然是一項如此了不起的成就。思韋茨是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Art)一位主修設計的研究生,他計劃從零開始制造一台簡單的多士爐,並將這個項目命名為“多士爐項目”。他先拆開一台便宜的多士爐,數了數其中的零件,發現一台小小的多士爐竟然有400多個大大小小的零件。即使最原始的機型也需要下面這些東西:銅,用來制造電插頭的插片、電線和內部線路;鐵,用來制造烤制主體和彈出面包片的彈簧;鎳,用來制造發熱元件;雲母,一種有點像瓦片的礦石也必不可少——發熱元件要纏繞在雲母上;塑料,制作插頭、電線絕緣體以及光滑機殼都少不了它。
明確任務內容後,他馬上行動了起來。為了弄到鐵礦石,思韋茨一路跋涉來到威爾士的一個舊鐵礦,可這個鐵礦現在已經成了一座博物館。為了把找到的鐵礦石熔煉成鐵,他想盡辦法:先采用15世紀的工藝,結果一無所獲;再用吹風機和落葉吹掃器代替風箱,效果也沒好到哪裡去;最後的方法無異於作弊——他用兩個微波爐煉出了硬幣那麼大的一點兒鐵,其中一個微波爐還為此“光榮捐軀”,這種全新煉鐵法可是他的新“專利”。
制造塑料也並非易事。思韋茨費盡口舌勸說英國石油公司(BP Amoco)用飛機把他送到近海石油鑽井架上采集原油來制作塑料,結果沒人搭理他。他又嘗試用馬鈴薯澱粉制造塑料,卻被霉菌和饑餓難耐的蝸牛攪了好事。無奈之下,他只好從附近的垃圾場裡搜集了些塑料,融化後鑄成了多士爐的外殼。後來,他干脆就這樣一路投機取巧到底——用電解法從安格爾西島(Anglescy)一座舊銅礦的髒水裡提煉出了銅,簡單融化了一些紀念幣得到了鎳,再用皇家藝術學院珠寶系的專業機器將其扯成電線。
這樣的妥協實屬無奈。“我意識到要真的完全從零開始,造一台多士爐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思韋茨坦言。盡管思韋茨為了制造這台小家電費盡心思,可他造出來的多士爐看起來更像一個多士爐造型的生日蛋糕,整個外殼油乎乎、軟塌塌,像是蛋糕上化得一塌糊塗的糖霜。“接上一節電池,面包片就烤溫了,”他興高采烈地告訴我,“不過,通上電後會怎麼樣就難說了。”後來,他還是鼓足勇氣通上了電,兩秒鐘後,多士爐變成了烤面包片。
在復雜世界解決復雜問題
現代社會的復雜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有些東西的構造比多士爐簡單得多,但制造這些東西也離不開全球供應鏈體系和許許多多人的共同努力,為之付出過勞動的人遍布世界各地,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辛苦操勞的成果最終將何去何從。
加拿大森林裡的伐木工砍倒參天大樹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砍倒的樹木到底會做成窗框還是鉛筆。在智利巨大的丘基卡馬塔銅礦區(Chuquicamata),一輛體積和房子不相上下的黃色巨型卡車順著爆破而成的坡道轟隆隆地前進,卡車司機根本沒有心思考慮車上拉的銅礦石最終要做成多士爐線路還是子彈殼。
現代社會裡產品的種類更是多得讓人震驚。一家普通的沃爾瑪超市裡就有10萬多種各不相同的商品。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研究復雜性的專家埃裡克·拜因霍克(Eric Beinhocker)指出:如果把不同大小、樣式的鞋子、襯衫、襪子和不同品牌、口味、規格的果醬、醬汁以及數百萬的各類折扣圖書、DVD、付費下載音樂加起來,你會發現,紐約、倫敦這樣的重要經濟中心能提供100多億種截然不同的商品。其中的很多產品在多士爐問世那個年代人們做夢都不敢想,而現在每月還有幾百萬種新產品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我們沉浸在自己親手創造的這個復雜社會裡,不但沒有眼花缭亂,反而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
我曾經為社會能如此完善而復雜深感慶幸,現在卻不再那麼肯定了。毫無疑問,復雜的經濟體確實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雖然並非每個人都能享受這些財富,但與歷史上其他時期相比,如今確實有更多的人有機會享受高水平的物質生活;雖然不時會出現經濟衰退,但社會財富還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增長。不可忽視的是,創造這些財富的過程堪稱奇跡,其中工作之艱巨更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不過,“多士爐項目”值得我們深思。多士爐正是這個完善而復雜的世界的象征,除此之外,它還象征著橫亘在那些想要改變世界的人們面前的障礙。從環境惡化到恐怖主義、從調整銀行系統到消除世界貧困,重大的政策問題層出不窮,人們總是為之爭辯不休,但答案卻似乎遙不可及。即使是一些毫不起眼的商業問題和日常生活問題,也往往和“多士爐項目”一樣出人意料地復雜。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本書要研究的就是這樣的問題。但是本書更深層的目標是,在—個連多士爐都復雜得讓人費解的世界裡,如何才能真正解決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
烤面包片並不難:不要把面包片烤糊,不要讓用戶觸電,不要引起火災。作為主角的面包片本身不具有主動性:它既不像投資銀行家總把你玩弄於股掌之間,……更慷慨——雖然絕對數字更低,但卻更接近剩余箱子價值的平均水平,這種模式的對比也更鮮明。而剛剛選擇時不走運的選手顯然更應該願意和任何人成交,因為他們會從“銀行家”那裡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好處。
這種現象是否僅出現在電視娛樂節目和拉斯維加斯裡約賭場的撲克桌上?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經濟學家特倫斯·奧丁(Terrance Odean)發現,人們往往雖知希望渺茫但還是緊緊攥住暴跌的股票不放,希望將來能時來運轉;相反更願意拋出那些表現良好的股票。事後來看,拋售賺錢的股票、死守賠錢的股票這種投資策略很不成功。
撲克、巴黎之行、《一擲千金》和股票投資組合這4個例子表明:雖然損失已經真實存在,人們還是一心視而不見;雖然已經對之前的決定後悔,人們還是不願將之一筆勾銷。這種堅持不懈的決心可能偶爾會起到作用,但在這些事例中這種心態都適得其反,在很多其他的例子中也是如此。面對錯誤或損失,正確的反應是承認一時的失利並改變方向,但人們的本能反應卻是否認錯誤。這就是“從錯誤中學習”這個建議雖然很好卻難以執行的原因。
問題越復雜,試錯法越高效
我們面臨的挑戰異常艱巨:與其他方法相比,問題越復雜、越難以捉摸,試錯法就越高效。不過這種方法卻違背了我們的直覺,也與傳統組織發揮作用的方式背道而馳。本書的目的就是尋找這項挑戰的答案。 由於這種適應性的試驗方式幾乎適用於任何地方,所以我們要分析的問題數量龐大。我們會談到那些冒著斷送職業生涯甚至生命危險,改變伊拉克戰爭形勢的桀骜不馴的軍官;談到孤注一擲、铤而走險的戰俘營裡的醫生——今天世界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應該以他為榜樣;我們還會重溫三裡島核事故(Three Mile Island)和深海地平線事故(Deepwater Horizon),看看這些災難教會人們如何預防下一場雷曼兄弟經濟危機;我們還會向很多人學習——鐘表匠、街頭頑童、華爾街叛逆者、兩位飛機設計師以及一位失敗的舞蹈設計師;我們會分析從谷歌到商業區補鞋店的公司策略,還會研究從銀行業危機到環境變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學習成功適應的秘訣。3個基本的步驟就是:
·首先,要嘗試新事物,還要做好有些新事物不會成功的心理准備;
·其次,要允許失敗存在,因為失敗乃兵家常事:
·最後,要確保失敗時自己認識到已經失敗。
這3個步驟帕金斯基應該很熟悉,不過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令人生畏的障礙。要創造出新觀念,我們就必須克服隨大流的趨勢,克服從現狀中獲取既得利益的趨勢。允許失敗存在有時意味著要扎扎實實從點滴做起,不過也不盡然:很多創新來自極具爭議的大膽舉動,而且這種舉動很少能在歷經磨難後依然堅持下來——在金融系統內,失敗後就很難堅持。奇怪的是,最艱巨的任務就是區分成功和失敗:自負的領導人根本無視兩者的區別,人們對失敗的本能否認讓兩者的區別變得模糊不清,世界的復雜性則讓最客觀的裁判也難以對兩者作出區分。
同時,我希望人們也能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適應法和試驗法。面對試錯法的代價和風險,我們是否應該繼續進一步的試驗和適應?在追逐成功的過程中,我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後記
如果你有空去書店浏覽一下經濟類讀物,就會發現滿架都是新、奇、特的書名,讓人眼花缭亂,書中盡是“高大上”的理論,叫人誠惶誠恐,在這個出版物泛濫的時代,人人都在使盡渾身解數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哈福德偏偏劍走偏鋒,他搬出了“失敗與成功”這個老話題,不是任何人都有這種刻意低調的勇氣,當然,也不是每一本故作低調的新作都能像這本書一樣獲得這麼多的贊譽。
《金融時報》美國版執行主編吉蓮·邰蒂(Gillian Tett)認為:“……無論你是在政府任職、在公司上班、在奮力創業,還是只想在這個日益復雜的世界中找到正確的方向,你都需要讀一下這本書。”英國《自然》雜志(Nature)評價它“就像一門卓越的通俗科學”。《標准晚報》(Evening Standard)的克裡斯·布萊克赫斯特(Chris Blacldaurst)說它是“公司版的《物種起源》,甚至更好”。
生物學上講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哈福德則把這個原則推廣到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他特別強調“適應”在社會成功中的重要性,因為他認識到了“天擇”的無奈現實——人類社會紛繁復雜、難以透析,面對這樣的世界,連專家意見都相互矛盾、權威盡失,故而失敗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從某種程度上講,成功是一些神賜般的奇跡,但認識奇跡背後的原因定會幫助人們創造出更多的奇跡。在他看來,接受失敗、適應改變的企業才能擁有更長遠的發展契機,直面失敗、適應發展的政府才能為民眾謀求更多的福祉,不懼失敗、適應環境的個人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搏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三言兩語豈能說盡一本書的精華,巧妙之處需要諸位讀者去品評,我在這裡再簡單談談自己在翻譯過程中的感受。說實話,翻譯旁征博引的作品意味著必須查閱大量資料、在不同領域來回穿梭,拿到這樣的作品,我往往備感壓力;可翻譯哈福德的這本書卻讓我頗為享受。這本書精選了許多歷史事件娓娓道來,深入淺出、細加分析,而且這些故事並非簡單地羅列、堆砌在一起,它們勾織在一起,形成了“明晰、迷人又恢宏的哲理系統”(《自然》雜志)。它就像一本頗有意趣的哲理故事書,我成了一個被吊足胃口的讀者,“……期望他(作家)一頁頁不停地寫下去”(《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翻譯起來自然動力十足、興趣盎然。所以看到經濟類圖書就發怵的讀者們也完全可以拿來讀一讀。難怪《泰晤士報》說:“聯合國研究專員夏天度假時應該把哈福德的書打包帶走。”這是一本有營養、有滋味的閒暇讀物,你完全可以把這本書列入自己的旅行度假書單。
。我能在譯海裡自得其樂,首先要感謝親愛的父母和家人,是他們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讓我拋卻壓力、心無旁骛地坦然選擇這條“苦中作樂”的道路。還要感謝我生活和工作中的益友兼良師們:感謝林衛峰先生和李瑾老師就一些專業問題耐心地為我答疑解惑、厘清思路,感謝馮海青老師和劉海麗老師認真無私地幫我搜集資料、提供幫助,感謝姚燕青老師、賈磊老師對翻譯文本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我的每一點收獲都離不開這些親朋好友真摯的付出。
假期將至,我的旅行度假計劃中除了這本書,必須要有他們的名字。

文摘
02變異,探索創新的多種可能性
噴火戰斗機拯救自由世界
1931年,英國空軍部發布了高標准新式戰斗機的說明書。這份文件之所以重要,原因有兩個。首先,英國皇家空軍自成立之日起就不看重戰斗機,認為戰無不勝的是轟炸機。那時“確保相互毀滅”的核戰原則尚未成型,人們普遍認為要發揮空軍實力必須成立盡可能龐大的轟炸機編隊,以優勢力量打擊一切敵人。其次,這份說明書的要求似乎不切實際。當局要求飛機工程師擺脫現有技術的限制,打破陳規,生產出前所未有的新產品。
但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精挑細選出的 3個原型機制造方案都乏善可陳。英國空軍部甚至考慮干脆從波蘭定制飛機。
頒布這樣的說明書已經是驚人之舉,而空軍部對這一尴尬結果的反應更讓人大跌眼鏡。參與競爭的公司中有一家超級馬林公司( Supermarine),這家公司很晚才提交了原型機制造方案,而且遠未達到說明書的要求。不過,超級馬林公司接著又向空軍部提交了一個更激進的設計方案,當時的空軍准將亨利 •凱夫 •布朗 •凱夫( Henry Cave-Browne-Cave)非常有魄力,看到這個設計方案後,他決定摒棄傳統的委托制造流程,直接從這家公司訂購一架新式飛機,他認為“這個試驗非常有趣”。他訂購的就是超級馬林公司的噴火戰斗機( Supermarine Spit.re)。
事實很快證明,噴火戰斗機是歷史上最卓越的技術創新之一。噴火戰斗機外型出眾、操作靈活、速度驚人,駕駛戰斗機的飛行員英姿飒爽、英勇無畏、視死如歸,噴火戰斗機因此成為對抗納粹德國空軍轟炸機的代表。噴火戰斗機獨特的橢圓形翅膀,是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種飛機確實完美。”一位飛行員贊歎道。另一位從加利福尼亞遠道而來加入英國皇家空軍的美國飛行員也深表贊同:“這款飛機駕駛時如此輕便、靈巧,而戰斗時又如此具有殺傷力,太讓我驚歎了。 ”
“我找不出合適的詞來描述噴火戰斗機,”另一位飛行員說,“這樣的飛機舉世無雙。 ”
對噴火戰斗機贊不絕口的不僅僅是駕駛該飛機的飛行員。赫曼 •戈林(Hermann G.ring)曾經詢問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阿道夫 •加蘭德( Adolf Galland),需要什麼裝備才能打敗英軍的頑強抵抗。“我想要噴火戰斗機的全套裝備。 ”他簡潔地回答。另一位德軍王牌飛行員抱怨道:“這些家伙能突然急轉彎,似乎根本就打不到。 ”
英德空中大戰時,德國空軍在實力上占據絕對優勢,英國皇家空軍可謂勢單力薄,多虧了噴火戰斗機,英國皇家空軍才擊退了德國空軍的猛烈攻擊。當時雙方的實力極為懸殊: 20世紀 30年代,希特勒一味地擴充軍隊,而英國的國防開支卻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在英德空戰中,德國空軍派遣了 2 600架軍用飛機,而英國皇家空軍自稱擁有不到 300架噴火戰斗機和 500架飓風戰斗機( Hurricane)。戰時首相溫斯頓 •丘吉爾估計德國空軍第一個星期的密集轟炸可能會炸死 4萬倫敦市民,但
飓風戰斗機的支持者對噴火戰斗機尊享太多的榮耀頗有微詞。飓風戰斗機價格低廉、工藝簡單、
戰斗力強,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裡,其投入戰斗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噴火戰斗機,而噴火戰斗機的設計卻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多虧了噴火戰斗機神速出擊、靈活應變,德國人沒能攻破英國皇家空軍的空中防線。這就意味著德國人無法迅速入侵英倫群島。假如德國入侵了英國,就不會有後來的盟國反攻,美國也就沒有機會解放法國,更可怕的是德國甚至可能在研制核彈的競賽中遙遙領先,因為就在噴火戰斗機與德國空軍浴血奮戰時,很多後來遠赴美國參與曼哈頓原子彈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就居住在英國。溫斯頓 •丘吉爾高度贊揚駕駛噴火戰斗機和飓風戰斗機的飛行員,他說:“以如此微弱的兵力、成就如此偉大的功績、保護如此眾多的百姓,人類戰爭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壯舉。”這絕非溢美之詞。
要說噴火戰斗機拯救了自由世界並不為過,然而英國政府在原型機上投入的成本只有 1萬英鎊左右——相當於當時倫敦市一座不錯的房子的價格。
積極的黑天鵝
我們投資時希望得到的投資回報無非是賬戶裡百分之幾的增值,或者股市上更具風險但也更可觀的收益。但是亨利 •凱夫 •布朗 •凱夫投資那 1萬英鎊的回報又是什麼呢?他的回報是從毒氣室拯救了 43萬人的性命,讓希特勒失去了研制原子彈的機會,最工於計算的經濟學家也算不出這次投資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投資回報並不是評價新觀念和新技術的有效方式。多數新觀念最終要麼毫無新意可言,要麼太過新穎以至於無處可用。但是,一旦某個新觀念發揮作用,帶來的回報就會高得無法衡量。
噴火戰斗機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這種新觀念看似行不通,卻出奇制勝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虛無缥缈: 1545年,嗜賭的數學家卡爾達諾( Gerolamo Cardano)首次提出了虛數的概念,後來證明,這種在當時看來毫無用處的奇特想法對收音機、電視和電腦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讓人啼笑皆非: 1928年,亞歷山大 •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沒有把實驗室打掃干淨,結果卻在被污染的培養皿裡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
可能我們會禁不住把這樣的科研項目與購買彩票聯系起來,因為它們要麼讓人一無所獲,要麼帶來極為可觀的回報。事實上,它們可比彩票強多了。彩票是零和博弈——只是重新分配已有的資源,而研究和發展能讓每個人受益。和彩票不同,大膽的創新項目既沒有已知的回報,也沒有固定的勝算概率。《黑天鵝》(The Black Swan)一書的作者納西姆 •塔勒布( Nassim Taleb)把這樣的科研項目叫作“積極的黑天鵝”。
不管叫什麼名字,這樣的冒險行為都讓人頗為頭疼。因為它們可能會帶來驚人的回報,所以意義非凡;但是其結果又無法預測,所以也讓人倍感煩惱;有時甚至根本沒有任何回報。我們既不能忽視它們,也無法有效地控制它們。
只有在新技術看似能被人操控規劃時,人們才會覺得它可靠。有時我們確實能對新技術進行規劃:曼哈頓項目成功地制造出了原子彈;約翰 •肯尼迪總統實現了 10年內將人類送上月球的承諾。不過,這些例子之所以讓人難忘,部分原因是它們非比尋常。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公司或者政府技術專家認為,采用某種獨特的新技術很快就能解決能源問題——例如新一代的氫能源汽車、從水藻中提煉的生物燃料或者新型塑料制造的廉價太陽能電池板等等,這些話聽來總讓人倍感欣慰。但是看到實例後,預測哪種技術會蓬勃發展的想法就煙消雲散了——真相非常棘手,而且難以操控。
正因為如此,力排眾議研發噴火戰斗機的故事為那些希望用新技術解決當今問題的人們上了很好的一課。這種戰斗機是在對未來飛行器幾乎一無所知的氛圍裡研制成功的。在英德對抗的初期(即 1914—1918年),飛機是一種全新的技術,主要負責偵查任務,沒有人知道飛機發展成熟後最有效的應用方式是什麼。 20世紀 20年代中期,人們普遍認為飛機的時速超不過 418千米 /小時,但是噴火飛機俯沖時的速度超過了 724千米 /小時。所以,英國空軍長期忽視戰斗機的潛在重要性根本就不足為奇,制造戰斗機來攔截轟炸機的想法對多數設計師而言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而噴火戰斗機直接朝前開火,這就意味著為了瞄准目標,整架飛機都需要改變飛行方向,這在多數人看來更是天方夜譚。很多人認為更可行的方案是在飛機上設置兩個射擊座椅,射擊手坐在可旋轉的塔台上向兩側射擊。 1938年,英德開戰的前一年,一位很有見地和影響力的政治觀察家這樣說:
我們應該在飛機梁骨上安裝可水平射擊的旋轉塔台,盡快、盡可能多地制造這種全副武裝的飛機……德國人知道我們依仗向前方射擊的突破型噴火戰斗機,這種飛機……如果不能立即有效地展開攻擊,就會將飛行員置於危險境地。
懷疑噴火戰斗機的人正是未來的英國首相——溫斯頓 •丘吉爾。他要求制造的無畏戰斗機也不錯,但是英國孩子們並不為無畏戰斗機的英雄事跡歡呼雀躍。也難怪,無畏戰斗機活脫脫像只蹲坐的鴨子。
我們會後知後覺,看出官方最初的原則大錯特錯,但是我們也容易從中得出錯誤的經驗。部長和空軍中將們能預測空戰會演變到什麼程度嗎?當然不能。噴火戰斗機一事帶來的經驗不是空軍差點兒因為他們的錯誤戰略輸掉了戰爭,真正的經驗是當時這種錯誤戰略不可避免,但無論如何他們還是成功地委托制造了噴火戰斗機。
適應性創新 相關資料:
最偉大的勵志書

要成就自己先培養習慣
20幾歲要懂點成功智慧
勵志人生讓你從低谷走出來
勵志成功學類專題資料免費下載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