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Various Artists -《莫紮特的三首晚期作品(更新安魂曲樂譜原始版本)》[APE]
Various Artists -《莫紮特的三首晚期作品(更新安魂曲樂譜原始版本)》[APE]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8
大       小 -
Various Artists -《莫紮特的三首晚期作品(更新安魂曲樂譜原始版本)》[APE] 簡介: 專輯介紹: 是他還是他創造的音樂——莫紮特的晚期作品 今年適逢那個叫莫紮特的人誕辰250周年,奧地利、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個曾經以及仍然帶動著音樂的人物。在雜志報刊、網絡、圖書上找到古典音樂就能找到“Mozart”,找到這個與音樂的英文“music”相似的姓氏。如果你有幸可以經常聽到他的作品,聽到那自然流淌出的樂音;如果你有幸可以從他的音樂裏看到天堂的模樣,甚至觸摸到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Various Artists -《莫紮特的三首晚期作品(更新安魂曲樂譜原始版本)》[APE]"介紹

專輯介紹:
是他還是他創造的音樂——莫紮特的晚期作品
今年適逢那個叫莫紮特的人誕辰250周年,奧地利、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這個曾經以及仍然帶動著音樂的人物。在雜志報刊、網絡、圖書上找到古典音樂就能找到“Mozart”,找到這個與音樂的英文“music”相似的姓氏。如果你有幸可以經常聽到他的作品,聽到那自然流淌出的樂音;如果你有幸可以從他的音樂裏看到天堂的模樣,甚至觸摸到那個天使。那麽你是否也會迷惑:這些音樂是那個人創造的,還是天堂裏的音樂創造了他?
在西方音樂史裏,莫紮特決不缺少傳奇,在他之後被稱作神童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都不可能把“神童”這個稱謂完全地從他的身上奪走。盡管後來者將曲式、結構、技法發展得艱深而華麗,卻怎樣也無法達到莫紮特的那種自然,一種將音樂作爲內心語言去表達的自然。我們今日無法確鑿地證明那些關於小莫紮特無師自通的逸事,也無法親眼得見他一邊玩桌球一邊作曲的奇景,但是他留在樂譜上的音符卻讓後世的無數追隨者把他與音樂這門藝術相提並論。
莫紮特的音樂創作雖然至始至終都洋溢著溫暖的情緒,但從莫紮特早期的作品裏,我們不可能看到太多關於藝術以及人生的感悟,你所能聽到的是一個富有天才氣質的孩童對那個時代所有新鮮思想的渴望。那時的奧地利,歌劇由意大利的華麗風格所控制,交響曲的曲式剛剛被海頓所確立,鋼琴正在由音色缺乏變化的古鋼琴向現代鋼琴進化著,自由平等的思想已經由文學以及繪畫界向全歐洲撒播。年幼的莫紮特伴著父親從他出生的城市薩爾茨堡出發,向著那個被音樂環抱的城市維也納挺進。在那裏,奧地利皇帝以相對開明的政策吸納了歐洲各地的藝術家及藝術思想,莫紮特在那裏用著他無人能比的天賦吸取著當時所有的音樂風格。但同時他也在他的作品裏加入了他的創新,對旋律呈示部別具一格的進入、對弦樂清澈而具有跳躍性的應用、對管樂間音色的搭配、對德語歌劇的創作……這一切在他後期的作品裏應用得日趨成熟,但僅僅到此我們看到的還是那個對音樂技法無所不通的年輕人,是音樂被他那精制的神經所反射出的光芒,是不見生離死別、不見世間滄桑的歡樂。
但真正那個讓世人矚目的莫紮特、那個大師還沒有出現,你隻能說那個時代音樂藝術的發展與這個神童相輝映,造就了那些莫紮特的早期作品。但就在他與父親守舊的思想向違背、當他與宮廷不公的制度發生沖突、當他意識到自己的藝術成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時,他作品中的音色突然有了一絲陰暗,音樂中出現了後期浪漫派所特有的沖突感。當生活的窘迫把世間百態壓在他的身上,他的父親離他而去給他帶來內心的愧疚時,他的藝術世界突然間向更大的領域展開,跨越了奧地利、跨越了歐洲、跨越了時間,成就了一部部博大的晚期作品,成就了爲全人類而作的音樂。
矛盾的開始——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
1788年,莫紮特已有許久未寫交響曲了,而此時距他短暫人生的盡頭還有三年,維也納依然是各地音樂家所向往的地方,宮廷貴族依然統治著地位與金錢。此時的莫紮特由於窮困渴望著他的作品得以出版,但事實是宮廷貴族由於莫紮特的桀骜不遜將他排擠到了衣食不飽的地步。回想兒時作爲神童的備受關注今日卻被日漸冷落,莫紮特將現實所帶來的哀傷以及意識到的,面對社會醜惡所必須付出的努力行動都填進了這首作品裏。
樂曲的開始爲我們打開的是一個並不明確的大門,旋律不是如年輕時那樣狂放地湧動,每一節的結尾總有幾個發暗的音符將思緒拉住,讓它向著起伏不定的方向變奏著。每一個思緒都無法被完全地打開,主旋律以及後來的每個變奏都在弦樂與具有朦胧色彩的木管樂中傳遞著。然而這想要表達困苦的旋律,正是被莫紮特音樂中那一生都未曾失掉的優雅所控制著,沒有出現後來如貝多芬式的管樂及弦樂的強奏。
對命運的哀歎和對無憂時代的回憶被放在了第二樂章中,小提琴聲部如邁不開的步子,大提琴又似乎不願久留,想要走到傳統的稍快的第三樂章中。管樂偶爾露一下頭,但增添的仍是一絲愁味。在這裏我們所聽到的正是由首樂章傳下來的悲傷情緒,是莫紮特晚期藝術中難以抹去的灰色。但天才的他沒有讓精神完全倒下去。到了第三樂章,所有聲部開始有所振作,在擺脫了首樂章對矛盾的闡述以及之後的愁緒後,想要對身處的世界有所改變的願望讓弦樂有了力量,慢慢的到了末樂章,管樂也隨之尋到了跳越的節奏。
末樂章對首樂章主旋律的模仿帶有情緒上的上升,雖然幽暗的悲傷主題沒有離去,但所有的聲部不會在此基礎上走得如首樂章那麽遠,每一處都在將入陰暗之時舞蹈般地向另一個變化中跳去。由於該作品采用的是g小調,這顯然不是歡快而明朗的調式,相比較他的最後一首交響曲《C大調第四十一號交響曲》,這首作品對莫紮特一貫風格的保持上沒有C大調交響曲那麽突出,但其自身所帶來的旋律方式卻是其它交響曲中所沒有的。想一想C大調交響曲輝煌的開頭,g小調交響曲隻有這最後一個樂章在情緒上可與之相符,而這也多少反映著莫紮特終其一生也沒有放棄對用音樂傳達快樂這一理想的追求。
但此時的他是否還擁有作爲音樂天才而寫出的音符呢?此時是他給了音樂以新的時代,還是音樂讓這個受了人世滄桑的作曲家得以發現其中的新大陸?從古至今,給予音樂家最大啓示的莫過於生死之事,當他意識到人生將向著自己所無法把握的方向快速前進時,之前關於一切的設想及得失都將隨著這個人類最大的命題而有所搖擺。作曲家如此,後世演奏這部作品的演奏家亦是如此。莫紮特的音樂在曲譜上看,決不像鋼琴狂人李斯特那般炫技之作,但已入暮年的老演奏家們卻大都有此共識——莫紮特的音樂正是由於自然到簡單而難以從容應對。他的晚期作品,由於他從未脫去這一“自然”的風格,而又加入了不過於外放的人生感悟,使得演奏成了非技術層面的活動。像是在討論,什麽才是我與音樂共同的追求。
死亡的逼近與未亡的作品——d小調安魂曲
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或許可以借由後世熱愛音樂的人們,將他的藝術生命永續。但作爲一個實體的個人,他的生命終歸是有盡頭的。就在這種矛盾下,造就了曆史上數首大師的未完成之作,而在這些音樂作品中可能被猜測、杜撰得最多的就是這首安魂彌撒曲。從灰衣人的深夜到訪,到宮廷作曲家薩列裏的嫉妒暗算,這部作品在曆史的“故事”中伴隨著莫紮特進入那個無人知曉的墳墓。
那個逼迫莫紮特寫完人生最後一部作品的灰衣人確實存在。但具後來的查證,那不是被後人痛批的作曲家薩列裏,而是一位業餘作曲家想以一部用自己的名字發表的《安魂曲》來悼念亡妻,卻又能力不足,才設此陰謀讓當時已經患病體弱的莫紮特在不清的神志中竭力地創作這一作品。結果在1791年12月5日的淩晨,莫紮特伴隨著對這個“神秘人物”的恐懼與對離開人世的不忍撒手而去。而當時他正在創作的部份正是整部安魂曲的第三部結尾“痛哭之日”,歌詞是這樣的:
這可是痛哭的日子,
死人要從塵埃中複活,罪人將被判處。
然而天主啊!求你予以寬恕。
主!仁慈的耶稣!
求你賜他們以安息,阿門。
加上之前已寫成的部分殘稿,莫紮特僅僅完成了他所構想的全部安魂曲的一半。直到他逝世後一年,在他的朋友以及學生的補寫下,這部作品才得以問世公演。但他的後半部幾乎是後人憑著零星的手稿和作者死前的創作指示完成的。不過通過他已創作完成的這些部分可以看出,整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是他對自身(或者說人類)過失的忏悔,對公正的渴望與歌頌以及在面對真實的死亡時的悲痛。其實那個假扮的灰衣使者深夜來約稿的恐嚇隻是莫紮特戲劇的死因。多年來莫紮特爲了創作更多的作品而過度勞累,緻使他的體質過早的衰弱並患上了腎髒炎。戲劇的死因是:這時那個“灰衣使者”的出現正好讓已知餘日不多的莫紮特,在腦中充滿了對死亡與救贖這個主題的幻想,進而將本已不佳的體力隨著他的幻想急速轉弱,讓年僅35歲的他夭折。
這部《安魂曲》的歌詞采自13世紀方濟會教師Thomas of Celano所編的追思彌撒。全曲開端的“進堂詠”就以傷感而安甯的弦樂用歎息的方式將全曲的主旨表明,管樂率先以似人聲的歌頌進入樂隊,在如此進行了幾個小節後,弦樂突然上升,以三聲定音鼓帶出了宏偉的合唱“主!請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這一句懇求從男低音聲部開始向上經由男高音、女中音、女高音層疊著進入了一個向上帝朝拜的聖境,至“並以永遠的光輝照耀他們”,各聲部形成齊唱。再由一段舒緩下來的,弦樂與大管的旋律將女高音獨唱部分引出,開始了歌頌與乞求的詩句。
此時回想一下莫紮特在技法成熟時創作的歌劇《後宮誘逃》的序曲,那種青春活躍的情緒在這裏全然尋不見了,甚至在第三部分“繼敘詠”的“震怒之日”與“威嚴赫赫的君主”唱段中,那種早期跳躍的旋律換成了心中不可遏制的聲嘶力竭的吼叫。這是在這部作品之前的所有作品裏都未出現的,這幾乎是對命運的一次質問而且近乎升華爲一種挑戰。
莫紮特在音樂史中可以說是第一位爲作曲這個職業爭奪自由的人,他在晚期的生活以及創作都是貼近民衆的。所創作的旋律中增添了很多德奧音樂所特有的質樸,脫去了從巴洛克時期形成的宮廷式的華麗,並以更爲莊嚴而富有思想性的旋律代之。但終其一生,他仍然沒有擺脫那種不公的社會體制給他的微薄待遇,無法用他的輝煌藝術驅除貧困給他的身體帶來的摧殘。而這即將到來的“死”卻被他用音樂打造的信念轉化成對未來更爲美好的“生”的贊美與向往(隻是樂曲中的哀傷來自他所未嘗自由勝利的今生和對年輕時放蕩生活的忏悔)。在“你使該受指責的人羞愧無地”中激烈的男聲唱段與哀求式的女聲唱段交替中,我們可以得知莫紮特是對生命懷著不忍的情緒的,在合唱下弦樂急促呼吸似的聲音正代表著一個將死之人的衰落。
其實從他留下的後幾部分——從“奉獻經”到“羔羊經”——的殘稿中,我們可以得見其實莫紮特的旨意還是想讓整部作品回歸到溫暖的情緒中。記得當初第一次聽這首作品時我還不知這是一首未完成之作,也不知道到了“痛哭之日”便是莫紮特離開人世的最後一音。但縱觀全曲,似乎這“痛哭之日”更像是一個生命的結尾,聽著弦樂憂傷地重複著孤獨的音符,聽著低音圓號與大管隨著人聲,把簡短的幾句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傳送給如喪鍾的定音鼓,我似乎可以望見一個被感動的天堂正爲聆聽這首作品的人打開一個通道,讓我們看到無數的人生在那裏受著公正的審判。
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追求音樂藝術的道路上所遭受的人生磨難,並由此發出的音樂感歎。據莫紮特的妻子康斯坦采的回憶,作曲家臨死的時候曾囑咐他的學生舒斯梅爾將開始的“垂憐經”部分用在樂曲最後的“領主詠”裏。這樣作品形成了首尾相呼應的結構,讓人感到一種回歸感。不過很多學者對後人補寫完成的這幾個樂章頗有微詞,認爲演奏這部作品時應將其隱去。討論至今未止,而這討論也恰恰是從淒切的“痛哭之日”開始,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偉大作品在不斷地被全世界愛好音樂的人傳遞著。
但是莫紮特晚期作品給我的震撼,和對他的音樂的迷戀還不是這一部作品所能完全诠釋得了的。
跨越生死——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這首他生命中最後一年所作的最後一首協奏曲,完成於1791年10月(距他辭世之日僅有兩個月),雖不是他的最後遺作,但在那催人淚下的慢樂章裏卻傳達出了一個如此接近音樂世界頂峰的人,在生命降逝之時所要完成的最後演講——將生命獻給音樂,是爲了把更美好的靈魂借著樂聲傳達給全世界。我個人認爲,這首協奏曲是莫紮特晚年所追求的音樂思想的最終寫照。
此作品最初是爲單簧管演奏家施塔德勒(Stadler, Anton 1753-1812)而作,他是莫紮特晚年生活清貧時,仍在他身邊支持他、欣賞他的朋友。而莫紮特專門爲他寫作的作品不止這一部,還有降E大調單簧管三重奏和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1783年該曲目在維也納首演時莫紮特曾與他同台演出),可見此人與莫紮特在藝術方面的交流頗多。
雖然這是他接近生命盡頭時創作的作品,但在整首作品裏你卻聽不到一絲對死亡的恐懼,莫紮特用難以想象的平靜與溫馨氣氛,以優美的單簧管音色回憶了他一生中所有美好的時光,並在第二樂章裏向世人展示了超越死亡的甯靜。或許有人會對貝多芬的交響曲望而卻步,被他的宏大音色嚇得不敢涉足交響音樂世界,但莫紮特的這首作品卻精制而溫暖地向所有聽過它的人敞開懷抱。我確信沒有人會由於它是作於兩百多年前的作品而排斥他、也沒有人會由於它是一個將死之人所作的作品而心生不悅。如果說g小調交響曲的創作過程是在矛盾中度過的,安魂曲的創作是被哀愁籠罩的,那麽聽到這一首作品,我們可以猜測莫紮特已用音樂戰勝了生活中的種種不公與磨難,甚至在死亡面前,音樂裏的那個靈魂依然優美動人。
聽聽吧,第一樂章完全是歡樂的宴會,單簧管作爲這個宴會的主角優美地唱著暖人心脾的歡歌。第二樂章帶領著所有赴宴之人走向撒滿陽光的小溪中,伴著悠揚的旋律把自己一生的榮辱得失看盡,並在單純如一面白帆的動機下轉過一個個彎角,向著前方開闊的流域駛去。第三樂章更是一幅不可思議的美景,從中你不可能察覺到絲毫恐懼與精神不振的跡象,你隻能看見一個重獲年輕的人用單簧管引領著提琴和其它管樂在綠地上舞蹈。你怎能分清,是這個不知死亡爲何物的人創作的音樂感染了你,還是音樂借著他的短暫一生來傳達了這跨越生離死別、跨越世間滄桑的歡樂。
想想這首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和d小調安魂曲,想想A大調的優美、d小調的淒美,這強烈的對比恰好將一個作爲音樂化身的神和作爲一個在世間拼搏的人混合成了這個真實的莫紮特。如果說莫紮特的一生是從音樂向人的轉變,那是因爲在他的晚期作品裏,他用早期所確立下來的優美樂聲來表現人生的種種命題,用音樂觸碰了人的心靈;如果說莫紮特的一生是從人向音樂的轉變,那是因爲他將自己獻給音樂,並成就了一個如音樂般美妙戲劇的人生。
文章 澤音原創
在VC這裏,這三首曲目想必一定是有了不少版本了,我在這裏發布也就找了幾個演奏特別而又在VC上尚未出現的版本。

Carl Schuricht, Paris Opera Orchestra,(1964)。
[The Concert Hall] SCRIBENDUM SCRIB 011
第四十號交響曲
我選擇了Carl Schuricht在1964年指揮Paris Opera Orchestra演奏的版本。之前我就在發布這位指揮大師的文章裏提到過這個演奏,這裏也就不再多說了,我相信這個老版的演奏會給那些聽慣了新錄音的人們以新的感受。

Daniel Barenboim 指揮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獨唱者:John Alldis / John Alldis Choir / N. Gedda, Dame Janet Baker, S. Armstrong,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EMI] EMI France Rouge & Noir 7243 5 75383 2 9
安魂曲
這個就是近期才買到的了,Barenboim在1971年指揮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的版本。Barenboim在這個錄音裏有很多可以讓人深究的處理,細節的精彩在連接成整體時依然顯得很緊密。這個獨唱陣容也是值得提一下的:N. Gedda, Janet Baker, S. Armstrong,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Richard Stoltzman 獨奏並指揮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RCA] RED SEAL BEST 100 09026-60607-23
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
這裏的Stoltzman與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的版本應該說是具有深入的美的,我也不同意有人說這個版本是什麽“流行做法”,Stoltzman的表現應該被稱作“與時俱進”而且還是有內容的。
(在此再更新一個Mozart安魂曲的樂譜,這個樂譜是“原始版本”,也就是根據Mozart的原稿整理,裏面是Mozart生前完成的部分,在這裏你可以看到Mozart對這首作品的完成情況,以及哪些旋律是後人加上去的)
在線時間:周一~五 8:30~16:30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