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在漢語中出生入死
作者: 王堯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春風文藝出版社
書號: 9787531328780
發行時間: 2005年1月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就喜歡某一種風格的作品,比如像川端康成是我特別喜歡的,還有普魯斯特,還有英國的曼斯菲爾德,一個女作家,類似這樣一種敘述很慢、而又比較優雅的,像曼斯菲爾德又帶有一點純真的、比較純潔的那種感覺。無論川端康成也好,普魯斯特也好,雖然都是截然不同的作家,但他們的作品都很純真,就是這樣的一些作家。但過了二十年以後,我發現我現在是什麼作家都喜歡了,不再是什麼這個或是那個,我發現只要是好作家你就是喜歡他。所以我相信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曾經也因此而告訴過其他學校的那些學生,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作家——假如你們認為我還是一個不錯的作家的話。那我必須告訴你們,我作為一個讀者比我作為一個作家更優秀。正是因為我有閱讀和判斷文學作品的那種能力,反過來又把握了自己寫作的分寸,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作者,他的前提必須是一個好的讀者;是一個好的讀者,他才能成為一個好的作家,否則他不能。要是他淨讀一些爛書,他的閱讀能力很低的話,他能寫出好東西嗎?所以我覺得要培養大學生們自己的那種閱讀能力和自己的興趣,而那種閱讀的能力是首先必須要有一種閱讀的樂趣,有了這種樂趣以後,他的能力就會增長;沒有這種樂趣,他的能力就增長不起來。他老是在想,別人都說它好,我為什麼看不出來?
內容截圖:
目錄:
知識分子話語轉換與散文創作
優秀的作家都具有自己的寫作面孔
本土中國與當代漢語寫作
優秀者是“一生都要肩負沉重的人”
一個人的記憶決定了他的寫作方向
“有了一種精神應對苦難時,你就復活了”
我的血管裡面沒有貴族的血液
作家永遠是通過寫作在思考
一部作品應該有知識分子立場
在妖化與美化之外的歷史
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
小說的本質是“方法論”
文學應當有捍衛人類精神健康和內心真正高貴的能力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