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表+文件
作者: [蘇聯]班台萊耶夫
譯者: 王汶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版面精確還原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書號: 10019-2763
發行時間: 1979年08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表附《文件》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北京朝內大街166號)
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
上海市印刷四廠印刷
字數97,000 開本787×1092毫米1/32 印張7 1/8插頁2
1979年8月北京第1版1979年8月上海第一次印刷
印數:000,001-150,000
書號10019.2763 定價0.44元
附《文件》
〔蘇聯〕班台萊耶夫著
王汶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北京
前言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非常關心祖國少年兒童的成長,即使在極為緊張、繁忙的戰斗歲月裡,他也沒有忘記給孩子們尋找精神食糧。《表》就是魯迅先生選中的一本優秀的兒童讀物。他克服了許多困難,從德譯本(並參考日譯本)轉譯了這篇小說,使中國廣大讀者得到了很大的益處。連卡〃班台萊耶夫於一九○八年出生在俄國彼得堡一個舊教徒家庭裡。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木材商。他的父親當過軍官,後又改行經商。由於不滿現狀,他開始酗酒胡鬧,性情日益暴躁。這使得連卡〃班台萊耶夫的母親痛苦異常。連卡〃班台萊耶夫的童年就是在這種沉悶而不幸的家庭中度過的。
連卡〃班台萊耶夫八歲時,他的父親不幸死在外地,母親體弱多病,以教書為職業,撫養他們兄妹三人。十月革命前後,母親帶著他們兄妹輾轉各地,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在十三歲那年,竟與母親失散,流落街頭,和小偷、流氓、騙子及其他流浪兒打了幾年交道,自己也參與了盜竊詐騙的活動,並且一心幻想當個職業強盜。
後來,他被送進蘇維埃政府所辦的少年教養院和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命名的社會勞教學校。他在那個學校裡呆了三年,終於被培養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新人。
連卡〃班台萊耶夫從小喜歡讀文學作品。他四歲時,就主動要求成年人教他識字。他學會看書後,便如饑似渴地閱讀他所能弄到的一切文學作品。八歲時,他已經讀完了他母親的全部藏書,包括莫泊桑的小說和俄羅斯古典文學名著。他離開社會勞教學校後,學過放映電影,當過皮鞋匠、小廚子和圖書館管理員,最後成為一個作家。
一九二五至一九二六年,連卡〃班台萊耶夫開始在報刊上發表短篇的特寫、小品文和電影評論等。
後來,他又決定跟他的同學格〃別雷赫合寫一本書,描述社會勞教學校的生活。書寫成後,他們將手稿交給一位,權威',但沒有受到重視。這位,權威'懷疑地問道:,你們這兩個小孩子想干什麼?你們寫了一本書?'
連卡〃班台萊耶夫和別雷赫感到很難為情,丟下手稿就走了,事後連問也不敢再去問一聲。想不到幾個月後,他們的作品要出版了。出版社在彼得堡到處尋找這兩位年輕的作者。原來手稿到了兒童讀物作家馬爾夏克(1887-1964)手裡。馬爾夏克立刻轉交給高爾基審閱。
他們的這部作品就叫《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命名的勞教共和國》。此後,連卡〃班台萊耶夫還寫過自傳體的中篇小說《連卡〃班台萊耶夫》、短篇小說、童話以及與高爾基會面的回憶錄等。短篇小說的內容有歌頌蘇聯英雄的,有刻劃勇敢、堅定、沉著、能干的革命少年的,有描寫流浪兒在蘇維埃政府的關懷和教育下的轉變的,等等。
《表》是連卡〃班台萊耶夫的早期作品之一。作者以明朗、有趣、活潑、簡潔的文筆,描寫一個失去雙親、無家可歸的流浪兒彼奇卡,他為饑餓所迫,當了小偷,趁機騙取了一個醉漢的金表。小說以這塊金表為線索,描述了彼奇卡從偷表到自覺還表的生動曲折的過程。作者深入而細膩地刻劃了彼奇卡特有的兒童心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文件》寫一位少年紅軍戰士在被白匪俘虜的險惡境況下,勇敢機智地逃出了敵人的魔掌,並及時把一項重要文件中的軍事機密向上級機關作了報告。
這兩篇小說都是根據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的班台萊耶夫《中短篇小說選》翻譯的。插圖據蘇聯兒童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表》單行本復制,系波德利亞斯卡娅所作。
譯者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於天津
【二校】[蘇聯]班苔萊耶夫著;王汶譯:《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文本PDF
【制 作】晨晨、觀者
【制作程度】二校,版面精確還原。
【格 式】 文本PDF
【完整性】 完整
【便利度】 帶詳細書簽
目錄:
前言1
表1
文件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