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比較文學研究入門
別名: 復旦研究生學術入門研讀手冊
作者: 張隆溪
圖書分類: 文學理論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清晰掃描版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書號: 9787309062250
發行時間: 2008年09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我們策劃編輯這一套“入門手冊”,讓作者特別針對剛剛完成大學學業進入碩士生時期的人編寫,意在引導他們知道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區別大學階段的“常識學習”。
這套學術研究入門手冊的編撰者,都是“學有所成”而且是“術有專攻”的學者,專業各有偏重,領域寬窄不一,但是,我想在他們撰寫的這本入門書中,都必然包括“歷史”、“方法”和“視野”這三方面。所謂“歷史”,就是了解本領域的歷史即學術史,知道在自己之前,前輩和同行已經做了些什麼,是怎麼做的,因此可以“踏在前人搭好的橋板上”,不必重起爐灶“而今邁步從頭越”,也不能掩耳盜鈴裝作自己是“墾荒”或“開拓”。所謂“方法”,就是選擇本領域目前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一一加以解說,並選擇若干最好的典范論著,讓閱讀者“見賢思齊”,哪怕是“照貓畫虎”,因為最初的研究不妨有一些模仿,當然模仿的應當是最高明的傑作,這才是“取法乎上”。所謂“視野”,就是開列出中國和國外在本領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論著,使得研究生不至於“揀到籃子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讀的經典,形成引用參考文獻的“隨意”。這一部分可能包括了超出碩士生,甚至可以提供給博士生使用的、中外文的“進階書目”,通過參考文獻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視野,讓閱讀者通過簡單的論著名錄,知道世界上的同行在做些什麼。
作者簡介: 張隆溪,北京大學英國文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從事中西比較研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1986);The Tao and the Logos(1992,中譯《道與邏各斯》,1998,2006);Mighty Opposites(1998);《走出文化的封閉圈》(2000,2004);《中西文化研究十論》(2005);Allegoresis:Reading Canonical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2005);《同工異曲:跨文化閱讀的啟示》(2006);Unexpected Affinities:Reading across Cultures(2007)等。
內容截圖:
全面尋求贊助中!詳情請參見本書內“贊助”頁,謝謝支持。
建議使用:福昕閱讀器(Foxit Reader) —— 不是做廣告,打不開文檔別找我

======本資源雖是從互聯網上搜集得來,但僅供愛好者絕對非商業性及牟利的研究討論試用,請於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發布者強烈BS轉貼之後的“賺分”行為;喜歡的讀者,請購買正版予以支持。如版權所有者認為此行為損害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發布者將竭盡所能做出處理=======
P.S.:已封禁吸血驢(你懂的),VC版及Xtreme等等版電驢下載無礙。
本人上傳只有區區50Kb,所以不再回復關於無源的回帖。
下完的朋友們請把文件多留在incoming文件夾一段時間幫忙作源,謝謝。
目錄:
目 錄
前言
1 引論
一、 何謂比較文學?
二、審美歷史主義、法國影響研究和美國平行研究
三、 文學理論的興衰
四、 全球眼光與多元視野
五、 結語
2 中西比較文學的挑戰和機遇
一、 從邊緣走向中心
二、 中西比較面臨的挑戰
三、 文學理論與中西比較
四、 中西比較方法淺論
3 比較文學研究典范舉例
一、 知識准備與范例的意義
二、 終結、意義和敘事
三、 多元的世界文學新概念
4 中西比較研究典范舉例
一、 理論的理解和表述
二、 中西詩論的融合
三、 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
四、 中西會通的典范
五、 結束語
5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目
二、 英文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