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蘇聯的最後一年》(羅伊·麥德維傑夫)掃描版[PDF]
《蘇聯的最後一年》(羅伊·麥德維傑夫)掃描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0
大       小 -
《蘇聯的最後一年》(羅伊·麥德維傑夫)掃描版[PDF] 簡介: 中文名 : 蘇聯的最後一年 作者 : 羅伊·麥德維傑夫 譯者 : 王曉玉 姚強 資源格式 : PDF 版本 : 掃描版 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書號 : 7801902637 發行時間 : 2005年 地區 : 大陸 語言 : 簡體中文 簡介 : 本書主要講述1991年8·19事件前後蘇聯的經濟狀況、人民群眾的情緒、黨的領導層的變動、事件過程中的一些關節點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蘇聯的最後一年》(羅伊·麥德維傑夫)掃描版[PDF]"介紹
中文名: 蘇聯的最後一年
作者: 羅伊·麥德維傑夫
譯者: 王曉玉
姚強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書號: 7801902637
發行時間: 2005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本書主要講述1991年8·19事件前後蘇聯的經濟狀況、人民群眾的情緒、黨的領導層的變動、事件過程中的一些關節點、重要人物,以及作者本人對這一事件的總結和反思。全書分為五章,第一章至第三章描述1991年蘇聯解體前的國內背景,通過對8·19事件的具體過程分析,理清了事件的重要線索。第四章比較全面地評介事件後蘇聯國內以及西方的反映。第五章是作者本人對蘇聯解體原因的認識。
羅伊·亞歷山德羅維奇·麥德維傑夫,1925年11月14日出生於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1946~1951年,在列寧格勒大學哲學系學習;1951~1957年,在一所農村學校當老師,後任校長;1957~1971年,麥德維傑夫先後在教育出版社和蘇聯教育科學院工作;從1971年開始,麥德維傑夫成為自由學者。 麥德維傑夫1956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69年因撰寫有關斯大林的《讓歷史來審判》一書而被開除黨籍,1989年恢復蘇共黨籍。1989~1991年,麥德維傑夫擔任蘇聯人民代表、蘇共中央委員。 麥德維傑夫在長達幾十年的寫作生涯中,撰寫了大量作品,一共出版40多本書,內容涉及政治、歷史、教育、社會、文學、哲學等眾多領域,其中很多被譯成英、法、意、日、漢、西等24種外國文字。麥德維傑夫的作品很早就被譯成漢語在中國出版發行,很受專家學者和普通讀者的歡迎,最近幾年已出版的有《普京時代》、《俄羅斯向何處去——俄羅斯能搞社會主義嗎?》等多部作品,《普京在克裡姆林宮的四年》也即將出中文版。
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羅伊·麥德維傑夫的新著《蘇聯的最後一年》是近年來關於蘇聯解體研究的上乘之作。讀罷此書,筆者感歎,本書道出了一位有氣節的知識分子的良心話。
  
   麥德維傑夫一生命運多舛,是蘇聯時代著名的持不同政見者,1969年被蘇共開除出黨。雖然麥德維傑夫早年批評斯大林是“莫大的罪人和馬列主義的歪曲者”,但1991年戈爾巴喬夫拋棄蘇共之後,麥德維傑夫作為一位蘇共黨員,公開反對解散蘇共中央和停止蘇共活動的做法。其後,為抵制在俄羅斯“復辟”資本主義,他又參與組建了俄羅斯社會主義勞動黨的活動。對他而言,蘇聯解體是歷史悲劇,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難辭其咎。他將新政權的政策斥之為“野蠻的、原始的、寡頭犯罪式的資本主義”,而贊同2000年普京所推行的“主權民主和國家主義的經濟政策”。如今的麥德維傑夫沒有任何官方背景,只靠微薄的養老金和稿酬生活,生活平淡清苦,卻在俄羅斯境內出版了35部歷史、傳記著作。
  
   蘇聯解體的主因是什麼?蘇聯解體是歷史宿命還是純屬偶然?戈爾巴喬夫應負什麼責任?這是讀者迫切以求的問題。以往的“經濟發展滯後論”、“軍備競賽拖垮論”、“西方和平演變論”不能解釋這一問題,內戰衛國戰爭期間和衛國戰爭結束時蘇聯的惡劣形勢遠比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時嚴峻,然而卻都順利渡過難關。麥德維傑夫認為,意識形態的衰落是蘇共和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對於蘇共來說,意識形態就是它的心髒,當對這個偉大的意識形態的信任程度減弱之後,那麼蘇聯大廈中的黨政骨干結構必然要倒塌。”麥德維傑夫對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的概括獨到而深刻,顯然更有說服力。
  
   關於戈爾巴喬夫的歷史責任問題。麥德維傑夫沒有將所有責任歸之於戈爾巴喬夫,而是本著歷史唯物主義態度作出評價。麥德維傑夫從歷史的宏大視角考察後認為,蘇聯模式在斯大林去世後進行改革是最佳時機。到了60年代末,蘇共進行社會改革的機會還沒有完全失去,而到了80年代末,無論是從時機,還是從政治、經濟和其他方面的資源來說,這種變革已經不可能了,“如同1917年夏天的克倫斯基一樣,戈爾巴喬夫取勝的機會已經很小”。但是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初蘇聯還沒有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如果出現像列寧那樣的優秀領袖,蘇聯的命運也許不會像1991年那樣慘。而事實上,蘇共領導層的領導水平集體退化。蘇共領導層雖對戈氏強烈不滿,但是又沒有能出其右的替代者。
  
   麥德維傑夫給出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1990年1月,戈爾巴喬夫、雷日科夫、葉利欽的支持率分別是54%、38%和12%。6月末,戈爾巴喬夫的支持率下降到19%,雷日科夫下降到7%,而葉利欽的支持率上升到40%。1991年6月12日,在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中,雷日科夫作為候選人參選得票為16.85%,遠低於葉利欽的57 .3%。雷日科夫還是當時民望較好的蘇共領導人,但是“他也不是一個非常善於展示自己的政治人物,無法同葉利欽這樣的人物展開殘酷的斗爭”。
  
   麥德維傑夫認為,戈爾巴喬夫本意並非要瓦解蘇共,讓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只是對馬列主義“一知半解”,不能在意識形態上給大家提出新東西,也不明白改革的方向和前途,改革一旦出現問題必然驚慌失措。博爾金在《戈爾巴喬夫沉浮錄》裡道出了當時的情形:大家都以為這位外表自信的總書記會帶領大家走向光明的前景,而最後大家才發現這位領頭羊懵懵懂懂地將大家帶到了陷阱中。從個人品質和工作作風看,戈爾巴喬夫口頭上要求“民主性”和“公開化”,而事實上戈氏的工作風十分不民主,不願聽到負面的、令人不快的消息,開會經常一言堂。他倡導的“民主化”和“公開性”倒是為反對派提供了護身符。“戈爾巴喬夫從沒有對‘葉利欽幫’開展任何具有實際意義的政治斗爭,而葉利欽卻從不放過戈爾巴喬夫所犯的任何錯誤和失誤,並對其進行攻擊。”
  
   外國學者研究蘇聯解體,因為沒有親歷事件,作品往往讀來有霧裡看花之感,不如本土學者的敘述“有血有肉”。而當事人談蘇聯解體,要麼不由自主地為自己辯護,要麼難免個人好惡與偏激,而陷於就事論事。麥德維傑夫的特殊身份使其能以相對超然的態度冷眼旁觀,得出比較公允的結論。本著兼聽則明的精神,希望讀罷《蘇聯的最後一年》後,我們更能逼近歷史的真相,得出更加不失偏頗的結論。
本資料來自互聯網,限個人測試學習之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改革的結束與破產
1.1 蘇聯經濟的下滑
1.2 戈爾巴喬夫身邊的新面孔
1.3 立陶宛危機
1.4 1991年初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
1.5 事關蘇聯命運的全民公決
第二章 1991年的6月和7月——危機加劇
2.1 自由落體般的國民經濟
2.2 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
2.3 戈爾巴喬夫周圍的分歧
2.4 與“七國”在倫敦會見
2.5 蘇聯共產黨的地位
2.6 新奧加廖沃進程
第三章 8月事件的幕後背景
3.1 福羅斯之謎
3.2 恐慌在莫斯科不斷增長
3.3 《莫斯科新聞報》引爆了局勢
3.4 1991年8月18日福羅斯和莫斯科
3.5 對8·19事件的評價
3.6 1991年8月19日
3.7 1991年8月20日
3.8 1991年8月21日
3.9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損失
第四章 窮途末路
4.1 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解散後的三天
4.2 蘇聯議會的最後日子(個人親身的經歷)
4.3 新奧加廖沃進程的失敗
4.4 俄羅斯的反共浪潮
4.5 蘇維埃聯盟最後的日子
4.6 蘇聯的解體及西方的反應
第五章 蘇聯解體的原因
5.1 幾點初步看法
5.2 反俄羅斯的民族主義
5.3 俄羅斯的分立主義
5.4 冷戰和西方施壓
5.5 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
5.6 戈爾巴喬夫的作用
5.7 葉利欽與蘇聯的解體
5.8 蘇聯基礎和承重結構的脆弱性
5.9 幾點補充看法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