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中國歷代兵書(中國文化史知識叢)
作者: 王兆春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書號: 9787100021524
發行時間: 1996年1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類 別 人文社科
◎出版機構 商務印書館
◎書 號 9787100021524
◎頁 碼 209頁
◎作 者 王兆春
◎譯 者 N/A
我國古代戰爭頻繁,軍事斗爭經驗豐富,論兵之作“兵書”,卷帙浩繁,如林垂史,內容博大精深,氣勢恢宏豁達,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兵”字的含義在古代比較寬泛,具有士卒、軍隊、軍事家、戰爭、軍事、兵器、戰斗、戰法等多種意思,所以梁朝人阮孝緒關於“兵”就是“武事之總名 ”的說法,是不無道理的。緣此,人們便把研究武事諸方面的書籍稱之為“兵書”,於是《辭海》就把兵書定義為“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的統稱”。同其他社會現象和事物一樣,兵書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級的產物,它有自身發生、發展的過程。

目錄:
一 發展源流篇
1 甲骨文和金文的軍事記載
2 最早的兵書《軍志》和《軍政》
3 兵書著述的第一次高潮——春秋戰國時期
4 兵書著述的創新
5 兵書著述的第二次高潮——明代後期
6 兵書著述(含譯)的第三次高潮——清代後期
二 歷代兵書集粹篇
1 “兵聖”孫武及其“兵經”《孫子兵法》
2 戰績煌煌的吳起及《吳子》
3 執法如山的司馬穰苴及其宏大深遠的《司馬法》
4 身殘志堅的孫膑與竹簡《孫膜兵法》
5 興周滅纣的姜子牙及《六韬》
6 圯上奇翁黃石公及《三略》
7 少室書生李筌及《太白陰經》
8 知文通武的曾公亮及其《武經總要》
9 城防專家陳規及《守城錄》
10 首倡兵制研究的陳傅良與《歷代兵制》
11 抗倭名將戚繼光及其練兵論著《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
12 首倡海防研究的鄭若曾及《籌海圖編》、《海防圖論》、《江南經略》
13 自發從戎的何良臣和《陣紀》
14 博學知兵的唐順之及《武編》
15 火繩槍專家趙士桢與《神器譜》
16 威嚴廉潔的何汝賓及創論火器戰法的《兵錄》
17 兵學巨匠茅元儀及其編纂的《武備忘》
18 威震薊遼的孫承宗和《車營扣答合編》
19 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與《西法神機》
20 火器理論家焦勖及其專著《火攻挈要》
21 博學多思的黃道周及其評注的《廠名將傳》
22 宛溪先生顧祖禹及其千古絕作《讀史方輿紀要》
23 師夷制夷的倡導者魏源及其《海國圖志》
24 軍事技術家華蘅芳及其譯著《防海新論》
25 兵工專家徐建寅及其《兵學新書》
三 中國兵書通覽篇
1 歷代兵書究竟有多少
2 歷代兵書的分類
3 歷代兵書論述了哪些軍事問題
4 歷代兵書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5 歷代兵書的特點
6 中外兵書的交流
本資料來自互聯網,限個人測試學習之用,不得用於商業用途,請在下載後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