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教育科技 >> 《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掃描版[PDF]
《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掃描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教育科技
發布時間 2017/7/18
大       小 -
《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掃描版[PDF] 簡介:   導讀: 簡介: 本書對《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運氣七篇進行了講解 簡介: 本書對《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運氣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掃描版[PDF]"介紹
  導讀: 簡介: 本書對《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運氣七篇進行了講解 簡介:


本書對《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運氣七篇進行了講解和評介。全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對運氣七篇的指導思想、生理病理觀、病因病機論、診斷治療原則、選藥制方大法、運氣推算方法等作了概括性的介紹和討論;對運氣七篇的真偽及其與《內經》其它篇章的關系,運氣學說在中醫理淪體系中的地位進行了評價。各論部分,對運氣七篇原文無選擇地作了較詳細的講解,逐句加以解釋,逐段加以述評,逐篇加以總結。對原文中的難點、疑點和有爭議的問題,在比較分析歷代注家往釋的基礎上,提出了個人見解並加以討論。在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凡具有一般文化水平和中醫基礎的中醫工作者,中醫院校學生,借助本書一般能夠做到通讀運氣七篇原著並基本了解其精神實質。對從事《內經》教學和研究的同道,可以作為教學參考讀物並進行學術交流。


下面兩個文件是我學習《黃帝內經》五運六氣歸納總結的表格,下面這篇文章是從網上搜索到的,供參考。
中醫•五運六氣•大氣變暖
樊正倫•張曉彤
2009年9月
題解
當我們把“中醫•五運六氣•大氣變暖”這個題目列出來的時候,連我們自己也覺得有些別扭,但反復考慮,卻沒有比這個題目再貼切的了。
這是我們的認識過程,我們正是從中醫而認識和證實五運六氣的規律,又從這個規律引發了對大氣變暖的思考。
於是,這也就成了我們論述這一問題的步驟和層次。我們想這更便於大家的理解,尤其對於中醫的界外人士,在沒有興趣關注中醫時,或許因為這個題目而能耐著性子把這篇文章看完。
當我們把這篇文章寫完的時候,連我們自己都覺得這三者是一個問題了,盡管看起來有點費解,有些枯燥,與我們的常識有不小的距離,但是它有一以貫之的思維方法。
這個題目還透著幾分浮淺和不確定性,這是真的。原本想加上“初探”或“淺析”之類的後綴,但總覺得謙虛得有點假,不如坦蕩直白來得痛快。本來這個議題就有些跨學科的邊緣性,就別讓它邊緣化了。
這是一個小題,也是一個大題,當大氣變暖成了世界關注的大事的時候,我們該有個清醒的頭腦,有點探求真理的勁頭。把小題當作大題來做,實在是有些迫不得已。
對於這個題目,我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但實際上,僅只是個開端,只是擠開了一個小小的門縫。要想打開這扇大門,真得靠大家用力了。
五運六氣的推算准確嗎?
我們重視五運六氣是從“非典”開始的。通過這一特殊疾病的發生、蔓延、消失的全過程,我們領略了五運六氣的神奇。五運六氣的推算竟然是驚人的與實際相符,使我們不得不歎服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不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深而自豪。
解不開的“非典”之迷
我們只要認真回顧一下,就會看到從“非典”發生直到今天,仍然還有一連串解不開的迷:
為什麼“非典”三月來,五月走?來時不知是哪裡來的病毒,走時又沒聽說誰殺死了病毒。
為什麼“非典”的傳變傷及的是肺,而不是心、肝、脾、腎等髒器?
為什麼“非典”的傳染,從廣州到北京?上海同樣是大城市,同樣有廣州人前往,為什麼卻安然無恙?
為什麼往常傳染病發生時,接觸人最多最雜最易染病的出租車司機,在這次“非典”中卻無一例感染?
為什麼“非典”多光顧青壯年,而通常認為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和兒童反而染病者甚少?
為什麼防護嚴密、消毒嚴格,多有預防素質的醫務人員染病的比例反倒大大高於沒有防護的普通人?
為什麼第二年(2004年)從實驗室裡帶出地道“非典”病毒的人,往返於北京外地兩個來回,沿途接觸不下數百人,卻只傳染了一個家人,再沒有形成大范圍的傳播?
解開“非典”之迷
這一連串的問題,用現代醫學的病毒病菌學說恐怕全都回答不了,以至於西方醫學的權威專家至今沒有一個人敢於問津,都在那裡視而不見,裝聾作啞。
真正敢於正視這些問題的恰恰是被冠以“偽科學”的中醫。依據中醫清晰、完整、系統、嚴密的理論,我們輕而易舉地給出了答案:
發生“非典”的2003年是癸未年,當年的司天之氣是太陰濕土,在泉之氣是太陽寒水,三月至五月(二之氣)的主客氣都是少陰君火,正是濕氣為主兼有寒熱二氣。中醫認為天人相應,濕、寒、熱三氣並存,正為疫病的發生提供了最根本的條件。盡管作為傳染源的病毒各式各樣,盡管它不斷發生人們難以料想的變異,但只要具備條件,就必然形成疫病。《黃帝內經》說在這種氣運下是“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
“非典”既然以濕、寒、熱三氣並存為條件,當五月下旬進入三之氣,主氣變為少陽相火,相火攜風,風能克濕,當濕的條件不存在了,疫情就會結束。我們在當年四月據此作出“非典”將在五月下旬結束的判斷(當時即上網公布並致信政府)。而正是在5月20日全國“非典”發病報為零,准確得連我們都難以相信。
作為現代醫學至今沒有殺滅病毒的藥物,發生病毒性流感後的傳變並不少見,都屬非典型性的,常見非典型性腎炎、心肌炎等。中醫認為這次“非典”發病的二之氣,主客氣少陰君火迭加,火旺克金,肺屬金,發病傳變必主在肺。
“非典”之春,北京氣候一反常態,無風而多小雨,溫暖濕潤;而上海也不同於往年,是少雨而多風。那年春天上海的風比住年都大。有風而少濕,上海就不具備“非典”發病的條件。
正因為北京當時氣候宜人,出租車幾乎都是開窗行車,車行有風,恰恰是風除去了司機體內的濕熱,從易感者變成了非易感者。
老人和兒童雖然免疫力不如青壯年,但他們不熬夜,不喝大酒,不過分操勞,體內很少有濕熱,所以他們不是易感者。而我們的醫護人員都把自己嚴嚴實實包起來,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再加上濫用消毒水擦地刷牆,把環境搞得濕氣很重,自己制造了濕熱易感的條件。平心堂的醫護人員同樣奮戰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線,但由於堅持以中醫理念預防,清熱祛濕的中藥加上有“天然白虎湯”之稱的西瓜,即使連夜加班,也沒有一人上火,故而平安無事,一例疑似也沒出現。
至於第二年從實驗室裡跑出來的“非典”病毒攜帶者,盡管帶的病毒是真的,卻由於自然大環境已經完全改變,人們體內的小環境也隨之平和,再凶惡的病毒,沒有了生存、繁殖使人致病的條件,也就無處施其淫威了。
中醫防治“非典”的真象
“非典”來時,大家紛紛喝中醫預防。真正有效的,是那些清熱祛濕的清輕之劑。當時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防治“非典”的鄧鐵濤老(著名中醫,現年93歲,近日獲“國醫大師”稱號)專門打電話來,叮囑我們,防治此病,重在祛濕。事實證明,只要人體內環境改變,哪怕只要改變了其中一個因素,沒有了濕、寒、熱三氣並存的條件,人就不會染病,就可以和病毒“和平共處”。
廣東省中醫院接治“非典”患者五十多人,正是應用了這一理念,全部治愈,無一例死亡,無一例有後遺症。平心堂當時也是依此理論,熬配中藥兩萬多人份,凡服用此湯藥者,包括已被宣布隔離的北方交大、電影學院等,均未出現一例疑似。
因緣相合則為果,在“非典”流行之際,“非典”病毒是“因”,致病患病為“果”,由大自然而影響的人體內的濕、寒、熱則是“緣”。中醫防治疫病,正是從“緣”入手,即從條件入手,切斷了由“因”到“果”的通道。不管病毒是什麼類型,也不管病毒如何變異,中醫不是用殺滅病毒的“對抗”方法,而是以調整體內平衡的“調和”之法,達到了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目的。
直到今天,我們沒有聽到“非典”病毒被消滅的喜訊,但是“非典”卻離我們遠去,談虎色變的恐慌已經消於無形。難道我們周圍真的就一個“非典”病毒都沒有了嗎?恐怕只有傻瓜才會如此天真。那為什麼我們不再“非典”了?這就是我們不用再找答案的答案。
再度驗證五運六氣
我們用了這麼多的筆墨回顧“非典”,目的只在於證實五運六氣的科學性。中醫順應此規律,使防治有效,反過來也證實了這一規律。有道是事實勝於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們說,還應加上“時間”,實踐和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標准,可能這個命題,更接近於真理。
從“非典”開始,我們以《黃帝內經》所述的五運六氣年年推算,月月對照。越對照,越感到五運六氣不僅可信,而且有理;不僅有理,而且可用,可大用。
大家記憶猶新的2007年冬,從11月下旬小雪到2008年1月中旬大寒之前(即丁亥年的終之氣),《黃帝內經》是這樣說的“終之氣……陽乃大化,蟄蟲出見(通“現”),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實際情況正是如此,除了流感病人見多,人們惬意於暖冬的舒適,陶醉於股市的飙升,卻忽視了《黃帝內經》的提醒。老天爺一點也不講情面,從春節前的大寒起,氣溫驟降,南方大雪加凍雨,成為數十年(應該是30年或60年一見)罕見的大災。
這時我們才想起翻開《黃帝內經》,對戊子年的初之氣(即2008年1月20日大寒至3月20日春分前)是這樣描述的:“初之氣,地氣遷,燥將去,寒乃始,蟄復藏,水乃冰,霜復降,風乃至,陽氣郁……”。又言中了。
五運六氣是什麼
五運六氣的規律將一年約360天(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六氣,即約60天(四個節氣)為一氣。從大寒算起,大寒至春分前為初之氣,春分到小滿前為二之氣,小滿至大暑前為三之氣,大暑至秋分前為四之氣,秋分至小雪前為五之氣,小雪至大寒前為終之氣。
依據每年氣候常規,每一氣的主氣都是守常的,初之氣的主氣是厥陰風木,二之氣的主氣是少陰君火,三之氣的主氣是少陽相火,四之氣的主氣是太陰濕土,五之氣的主氣是陽明燥金,終之氣的主氣是太陽寒水。六氣的主氣年年如此。
厥陰風木的概念是陰盡陽生,所以定為一年之始。這時的氣候特點是地氣返暖,萬物萌動,“木”表示生發,“風”除了顯示多風,還表示多變化而不穩定,稱為“善行而數(shùo)變”。
少陰君火的概念是陰氣收斂,陽氣始至。氣候特點是溫而不熱。“君火”與“相火”相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取類比象的表述。“君火”時如君臨天下,光明普照,熱有其形而無其實;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國,才是實熱。
少陽相火的概念是陽氣正當少壯。氣候特點是日漸炎熱,而且相火攜風,所以常有風氣相助。
太陰濕土的概念是至陰返陽,陽氣在外,暑熱夾濕,土育化萬物。氣候特點是雨多濕盛。
陽明燥金的概念是陽藏秋窗,“明”字原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陽氣收斂,熱隨秋去,金為肅殺之氣。氣候特點是天干氣燥,寒霜漸臨。
太陽寒水的概念是至陽返陰,陽氣收內,水沉於下。氣候特點是天寒地凍。
除了以上隨季節規律性變化而確定的主氣,每一氣還有客氣相佐。客氣是依年運的變化而推算出來的(見表一:運氣變化周期一覽表)


依據《黃帝內經•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推演
年運的變化,是以“司天”和“在泉”來表述的,大致是司天之氣影響上半年,在泉之氣影響下半年。再加上司天之氣與三之氣的客氣相同,在泉之氣與終之氣的客氣相同,則更強化了年運的影響力,同時也使客氣的作用增強。有些時候,當季的氣候特點更多的是反映客氣的狀態。
在主氣和客氣的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每一氣隨年運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性氣候特點。
比如2009年是己丑年,司天之氣是太陰濕土,在泉之氣是太陽寒水,則氣候特點上半年以多雨為主,下半年以寒冷為主。已經過去的三之氣(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主氣是少陽相火,客氣是太陰濕土,明顯比往年雨水偏多。尚未來臨的終之氣(11月下旬至2010年1月下旬)主客氣都是太陽寒水,則一定會比往年冬天要寒冷,大家屆時不妨驗證一下。
以上只是對五運六氣的簡單的常識性解釋,要想掌握更廣泛的深層次的內容,需要深入學習《黃帝內經》、《易經》等典籍;如果想破解此規律之迷,則需要借助天文、歷法、物候、氣象等各門科學;如果想從此入手研究生命科學,那就只有在中醫中找答案了。
五運六氣的周期
 從表一可見,氣運變化每六年就出現一個相似的周期,比如在未年(羊年)的2003年出現的疫病“非典”,到丑年(牛年)的2009年又出現疫病“甲流”。氣候與發病特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見表二:年運與溫病相關表)。我們暫稱之為“似周期”。
表二:年運與溫病相關表


這種“似周期”的推算,僅以年運的地支為參數,若再加上天干,則60年為一個“准周期”,稱之為一個“甲子”。“甲子”的規律是我們的先人,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中觀測總結出來的。
西方民族的起源多是游牧為主,雖也受氣候影響,但由於可以隨時遷移,所以消弭災害的能力比較強。而我們東方則不同,我們是以農業為主,必須對氣候變化規律有更深透的了解。
60年“甲子”這一規律被我們的祖先廣泛地用於農業、醫療等生活領域,並擴展到軍事、經濟、政治等領域,成為涉及天文、歷法、物候、氣象、地理等綜合性很強、應用面很寬的一門科學。並在經受實踐和時間的檢驗中,逐步滲透進我們的文化,成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懋修的推算
晚清有一位名醫,叫陸懋修(公元1818-1886年),儒醫兼通,精於臨證,在當時極有影響。他說“欲明前人治法之非偏,必先明六氣司天之為病”。依據此理,他將公元前2697年(黃帝八年)作為第一甲子的起始,推算至1864年,第76甲子。以人們所熟悉的有影響的古來醫家為例,探索六氣變化與醫家流派的相關性,得出“濕寒、寒濕之運,則以溫散溫補為治者,非偏矣”,“風火、火風、燥火、火燥之運,則以涼瀉清滋為治者,非偏矣”(見表三:六氣變化與醫家流派的相關性)。
表三:六氣變化與醫家流派的相關性


依據陸懋修《六氣大司天上下篇》
中醫門派很多,但主要分為寒涼派和溫熱派,只有當它們療效十分明顯時,才有可能為人們所認可,成為當時的名醫名派。而探究其內在原因,則是陸懋修所總結出來的,與當時的氣運變化相應。中醫歷來主張因人、因時、因地施治,孫思邈所說“不通易不可為大醫”,都是對這一規律的認識和應用。
再讓時間驗證一下
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疫病。雖然史書的記載不盡完整,但只要是比較嚴重的疫情,總會找到些蛛絲馬跡。
在這次“甲流”發生後,李維賢先生(中醫主任醫師,原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基礎所副所長)從大量史籍中,查找己丑年的疫情,居然被他抓住了規律性的現象,請看下表(表四:己丑年史載發病疫情表)
表四:己丑年史載發病疫情表


(李維賢提供)
從此表看,病毒病菌竟然如此聽話,不是聽我們人類的話,而是聽從大自然的擺布。疫病與年運竟然有這麼強的相關性。
可惜的是,當時的記載太過粗略,沒有發病月份的標注。我們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依氣運規律推算,發病應多在二之氣。中醫常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當冬天不冷,陽氣不能內收,藏而不能化精,則必成內熱郁積,遇到二之氣的少陰君火,使內熱難以發散,內熱遇外寒或內熱夾濕,則很容易感冒。
我們的再推算
陸懋修的推算,揭示了氣運變化與中醫醫家流派的相關性,“補瀉溫涼,各隨其運”,進一步證實了中醫的天人相應的理論。對於《黃帝內經》所說“必先歲氣,毋伐天和”,陸懋修指出“此但就逐年之歲氣言之,而六十年之歲氣不可不講也”。
按照這個規律,我們繼續下推:
表五:78-81甲子氣運表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正處在風火之第79甲子。現在4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天氣很冷,都需要穿棉褲、棉鞋,戴棉帽,有不少人手、腳、耳朵屢犯凍瘡。而從1984年之後,據氣象觀測記載,至2008年之前,已經出現了16個暖冬,這又恰與我們推列的氣運的變化規律相符。請看下表:
表六:1984-2013年30年氣運表


以*標明的年份應是1984—2007年間出現暖冬的年份
當今的中醫,雖然真正有功底的已存世不多,但仍可見寒涼派與溫熱派兩派並存。正因我們這代人的年歲跨了兩個不同的甲子,1984年以前為寒濕氣運,則溫熱派多良效,之後為風火氣運,與當年張仲景所處年代的氣運相似,則又能以寒涼派勝出(見表三、表五)。
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而辨證施治,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正是中醫的高明之處,正是我們的老祖宗的高明之處。“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不考慮年運的變化,不從大處著眼,抓不住氣運變化的大參數,只去摳腳趾頭,又怎麼能看好病呢?
大氣變暖與淡水危機
從1984年到2013年,30年中將出現20個暖冬(至2007年已經出現了16個)。而且根據表五所推,這30年屬於第79甲子的前30年,當以厥陰風木為主,氣候雖會變熱,但由於風具有“善行而數變”之性,其間還會出現偏冷的現象。
而其後30年,即從2014年到2043年,即第79甲子的後30年,則屬於少陽相火當令,應該比前30年更熱,現在人們所說的大氣變暖將會更加突出。就是說現在還沒熱到頭呢,至少要到2044年以後才有可能開始降溫。
值得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是,在第79甲子大氣變暖之後的第80甲子,進入火燥當令,在熱之上又加干燥少雨,恐怕將出現比較嚴重的淡水危機,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與其現在花大力氣去防止大氣變暖,不如趕快為解決淡水而未雨綢缪。改變大氣變暖不是人力可為,而解決淡水缺少卻是人必當為,捨當為不為而取不可為強為,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氣運的迭加
陸懋修依60年一個“甲子”的准周期,“擴而大之”,以6個60年,即360年為一大運;以6個600年即3600年為一大周。並“從厥陰風木運始”進行推算。
依此推算,從1984年起進入第14大運,至2343年前,這360年就是少陰君火和陽明燥金當令,屬火燥大運。從公元904年至4503年,這3600年為第2大周,亦屬火燥大周。可見,我們今天正是在火燥迭加的氣運之中,氣候變暖大勢所趨。
只不過周期越長、越大,與某一年的相關性越小,影響力越弱。但這類迭加的推算卻可以作為長期趨勢的參考,或許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中有意義,或許能給我們一個探索大自然規律的新的啟示。
綜合歸納、推理演繹、取類比象是我們祖先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與西方的統計演算、數理分析、精密實驗一道,共同诠釋著人類面對的各種事物。與西方相比,我們似乎少了一些精確性,但更多了系統性、完整性和變化性,從這個角度上評價,其科學性不容置疑。
誰是大氣變暖的罪魁禍首
誰是大氣變暖的罪魁禍首?許多人認為是人類自己,是人類無止境地開發、索取、享用的結果。人類真的該承擔罪責嗎?
前些時候,有新聞報道,在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發現了一個經考證為漢代以前的碼頭,說明這沙漠曾有過廣闊的水域。我們至今未見到人類曾在這裡有過大規模開發的記載,那麼這片土地何以變成了沙漠,碼頭何以埋在了沙丘之下?恐怕誰也無法將之歸罪於人類。
在世界各地,幾乎年年都有森林大火發生,20多年前的興安嶺大火、前年的希臘大火、這兩年的美國加州大火,哪一場大火不是在增溫?哪一場大火不是在排放二氧化碳?我們卻沒有見到周邊地區氣溫升高的報道,如果說它們烤化了北冰洋的冰川,恐怕更不會有人相信。這些大火與幾千個發電廠或數萬輛汽車的排放相比,該得出什麼結論呢?
關於大氣變暖的思考
按照運氣學說,大氣變暖是一個周期性的必然,就象大氣變冷一樣,都是不可避免的,都不是人為可以操控的。本文在前面已經將此規律陳述得很清楚了。
即便按照能量守恆定律,也應該認識到有變暖的地方就會有變冷的地方,不然暖從何來,寒歸何處?現在面對大氣變暖,我們說是人類過度地開發了能源。如果將來變冷了,又該怎麼說?是不是又要說是人類過度地消耗了能源?
每一天都有白天和黑夜,每一年都有春夏秋冬,卻沒有人大驚小怪,也沒有人試圖讓地球停止轉動。為什麼面對長期的冷暖濕燥的規律性變化,人們卻如此恐慌?人不僅生活在地球上,更要知道人還生活在宇宙中,其他星球的運動變化不可能不對地球產生影響,只是它們的運轉軌道太遠,運行周期太長而已。地球打個噴嚏,就已經是人類難以抗拒的地震、海嘯、台風、洪水等災難。宇宙如果打個呵欠呢?
人類該怎麼辦?
面對大自然的變化,面對大自然的規律性變化,人類該怎麼辦?是改變地球的轉速,還是調整與太陽的距離?是把大氣層的暖被揭開幾層,還是讓海水的蒸發把熱量散到大氣層之外?是把海水注入地殼讓巖漿冷卻,還是把月亮上的冷氣輸送到地球?這恐怕都只能出現在神話或科幻故事裡。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這麼大的“道行”。
設想在陰霾的天氣中,集合數萬人,一齊發力吹,吹不開一片青天;在烈日當頭時,盡管有“揮汗如雨”的文學誇張,人再多也澆不濕地皮。“人定勝天”,只是人們的願望;“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早成了歷史的嘲笑。國慶60年“十一”的藍天白雲,是主客氣陽明燥金的必然,若說是當日早6時在門頭溝所發的400多顆火箭所為,只怕有貪天之功之嫌,怎麼連“早看東南,晚看西北”的諺語都忘了?
既然如此,人類該怎麼辦?
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根本之點,在於不僅誕生於天地,不僅生存於天地間,而且還可以反過來認識天和地。在認識天地、探索天地規律的基礎上,順應天地、保持與天地的和諧。中醫就是這麼做的,老祖宗就是這麼做的,我們想,人類就該這麼做。
當我們在春天播下種子,無須拔苗助長,我們能做的只是施肥、鋤草、澆水、殺蟲,當秋天來臨時,自會迎來豐收的喜悅。
盡管我們心不有甘,盡管我們在不斷掌握更先進的科技手段,但終究不能“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那就還是讓我們腳踏實地吧!
關於大氣變暖的再思考
我們人類的確在毀壞著自身的生存環境,這是不爭的事實。人類的行為已經為人類所不解,所不恥,所不容。
追求享受讓我們再難享受到藍天綠水;追求財富讓我們承受了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朝鮮的焦土轟炸、越南的地毯式轟炸;追求權力讓我們見識了伊拉克的人體炸彈、美國九一一的慘禍。
我們不知道哪一樁增加了大氣的含氧,哪一件降低了大地的溫度。飛機、坦克的轟鳴,該相當多少汽車?導彈大炮的呼嘯,該勝過多少黃沙?如此排放,該用多少錢來購買?我們呼喚環保,我們更應該呼喚和平!
和諧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要求,違背規律,倒行逆施,帶來的將是人類更深重的災難。我們今天認識到的,還只是要治理空氣和水的污染,其實人類違背規律的“作為”還遠不只如此,人類自己放出的魔鬼,在觊觎著人類的幸福,啃噬著與大自然的和諧。
人類視為靈丹妙藥的對抗性藥物,破壞著人體的菌群平衡,再濫用下去難免會出現菌群污染,這個污染又該如何治理?人類視為生命再造的克隆術,正在向著違背生命規律的方向發展,人倫道德已經不再是障礙;人類的基因學說,早已顛倒了遺傳與變異、相對與絕對的哲理,無異於《格列佛游記》裡的學者從大便裡提取美食;更不用說用於殺人的中子彈、激光武器了。
客觀存在的規律,什麼時候能服從人的主觀意願?我要服從我,你要服從我,大家要服從我,大自然更要服從我,當“以人為本”被悄悄換成“以己為本”的時候,人類自己就離魔鬼不遠了。
天上有財難買命,世上無藥可醫愚,最愚者莫過於逆天行事。違背規律,自以為是,最終將受到規律的懲罰。
《應用分表》的使用:如你想查2011年的運氣情況,用2011-1983=28,用28除以6,余數為4,即可在第4張表的第一列中找到有28的這張表,在這張表的最後一列可查出2011年的運氣情況,如第六氣即小雪-小寒: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由此可見,2011年冬季將是暧冬,容易感冒。
常駐:DonkeyServer No2/ DonkeyServer No1
在線時間:8:00——22:00
資料共享時間:24小時
本資料經瑞星殺毒V22.0.11查殺無毒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