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小說圖書 >> 《火與劍》(Fire And Sword)文字版,影印版[PDF]
《火與劍》(Fire And Sword)文字版,影印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小說圖書
發布時間 2017/7/17
大       小 -
《火與劍》(Fire And Sword)文字版,影印版[PDF] 簡介:   導讀: 簡介: 《火與劍》的作者亨利克·顯克維奇(舊譯為顯克微支)是波蘭最傑出的小說家和語言大師。他的作品以其熾熱的愛國激情、廣闊壯麗的現實和歷史的場景、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 簡介:   《火與劍》的作者亨利克·顯克維奇(舊譯為顯克微支)是波蘭最傑出的小說家和語言大師。他的作品以其熾熱的愛國激情、廣闊壯麗的現實和歷史的場景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火與劍》(Fire And Sword)文字版,影印版[PDF]"介紹
  導讀: 簡介: 《火與劍》的作者亨利克·顯克維奇(舊譯為顯克微支)是波蘭最傑出的小說家和語言大師。他的作品以其熾熱的愛國激情、廣闊壯麗的現實和歷史的場景、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 簡介:


  《火與劍》的作者亨利克·顯克維奇(舊譯為顯克微支)是波蘭最傑出的小說家和語言大師。他的作品以其熾熱的愛國激情、廣闊壯麗的現實和歷史的場景、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而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推崇。顯克維奇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中國來的一位波蘭作家。早在二十世紀初,由魯迅兄弟翻譯出版的《域外小說集》就譯有顯克維奇的四篇小說,並一直受到魯迅的喜愛和尊重,成為魯迅早期最喜愛的兩位歐洲作家之一。嗣後,由於魯迅和其他中國作家的倡導和推介,顯克維奇的作品便相繼被介紹到中國來。
  亨利克·顯克維奇一八四六年五月五日出生於波蘭波德拉什地區的伏拉·奧克熱雅村。祖父和父親都在軍隊中服過役,是個富於愛國傳統的家庭。一八五五年,由於家道中衰,舉家遷至華沙,靠變賣家產的一點錢財過活,處境甚為窘迫。顯克維奇在中學的最後一年和大學學習期間,便一面學習,一面給人當家庭教師,過的是半工半讀、半饑半飽的清貧日子。一八七二年顯克維奇開始小說創作,相繼發表了他的描寫大學生生活的中篇小說《徒勞無益》和表現實證主義觀點的小說集《沃爾西爾皮包中的幽默作品》。
  顯克維奇開始小說創作的年代正是波蘭處於大變革大轉折的時期,當時的波蘭早已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國的三次瓜分而失去了國家的存在,但勇敢的波蘭人民卻不甘心做亡國奴,曾先後多次掀起民族武裝起義。然而在一八六三年一月起義失敗後,波蘭社會開始分化,波蘭上層社會人士對占領者采取妥協順從的態度,而中小貴族和農民的破產,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形成了新的社會階層——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一批受實證主義哲學影響的知識分子便掀起了一場意識形態方面的斗爭,他們反對舊的封建意識,主張實業救國。他們認為波蘭的復興再也不能通過武裝起義和暴力革命,只能通過社會改革和經濟發展來實現。於是他們提出普及教育、發展科學、發展工商業的復國綱領,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增長。然而他們的主張卻被外國統治者的空前民族迫害和經濟掠奪政策所摧毀。顯克維奇雖然沒有參與這場實證主義的運動,但卻受到它的影響,因此,他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實證主義綱領的實踐者。
  一八七六年他作為《波蘭報》的記者訪問了美國和英、法、意大利等國,使他的思想有了較大的改變。短短五年間,除了寫出《旅美書簡》和其他通訊報道外,他還創作出一批揭露社會黑暗、描寫波蘭人民苦難生活和流落國外的僑民的悲慘處境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如《炭筆素描》、《音樂迷楊科》、《一個家庭教師的回憶》、《燈塔看守》、《為了面包》等都是傳世的佳作,表現了作者的民主主義思想和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特色。   隨著八十年代的到來,顯克維奇的創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創作階段。在短短六年中,他便相繼發表了卷帙浩瀚的鴻篇巨著三部曲:《火與劍》、《洪流》和《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這三部小說都是以波蘭十七世紀的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高超的藝術技巧,不僅在顯克維奇的創作中,而且在波蘭小說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顯克維奇的小說創作從揭露社會黑暗轉向歷史小說是有其政治社會原因的。當時的波蘭並沒有因實證主義運動而變得更為美好,反而越來越糟:外國統治者的民族同化政策更加嚴厲、大批農民流落國外、國內的社會難題有增無減、波蘭民族正在絕望中沉淪。這種社會境況使顯克維奇的文藝觀也發生了變化,他認為作家應負有民族和社會的使命,他應該在自己的作品中給自己苦難的同胞以信心和希望。顯克維奇知道,在現實的社會中是很難找到希望和信心的。但是在波蘭的歷史上,卻“發生過偉大的事件,出現過偉大的人物,有過令人振奮的東西:偉大的性格,偉大的罪過和偉大的犧牲”,只有這樣的歷史才會給人以力量、希望和鼓舞。特別是十七世紀,波蘭經歷了三次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事件,但波蘭人民為抵抗外族的侵略、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湧現出無數的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譜寫出許多愛國主義的贊歌。如果小說能去反映這樣的歷史事件和英雄行為,定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這就是顯克維奇創作三部曲和其他歷史小說的用意和目的。繼三部曲之後,顯克維奇還創作了反映波蘭抗擊十字軍騎士團侵略的《十字軍騎士》和揭露羅馬暴君尼祿殘酷統治的波蘭最著名的小說《你往何處去》。正是這部小說,使顯克維奇獲得了一九○五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火與劍》所描寫的是一六四八年開始的波蘭王軍與哥薩克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內容涉及到波蘭、立陶宛、烏克蘭、克裡木汗國和俄國之間的復雜關系。這裡有必要對它們的歷史淵源作一個簡略的回顧。
  大約在公元九世紀,在維斯瓦河和第聶伯河之間,居住著古斯拉夫人。由於北歐諾曼人的入侵,這個地區便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基輔羅斯國家,烏克蘭全境都處在這個國家的疆域之內。波蘭人屬西斯拉夫人,於十世紀末建立國家。立陶宛也在十二世紀形成強大的勢力,不斷向羅斯地區擴張,其疆土除立陶宛本土外,還包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十三世紀中葉,東部和西部斯拉夫人都遭到蒙古軍隊的入侵。據史料記載,一二三二年蒙古的拔都曾率領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攻占了莫斯科公國、基輔羅斯,一直攻到波蘭的首都克拉科夫,但在瓦爾斯塔特遭到波、德聯軍的阻擊,損失慘重,蒙古軍不得不退回到伏爾加河下流,並以薩萊為都城,建立了橫跨歐亞的欽察汗國。十四世紀中葉,立陶宛打敗了欽察汗,從蒙古鞑靼人手裡解放了包括基輔羅斯在內的整個第聶伯河流域。波蘭在這期間,也收復了沃侖、加利奇和利沃夫等城市。一三八五年為了抗擊騎士團的侵略,立陶宛與波蘭在克列沃簽訂協議,兩國實行聯合,立陶宛大公雅蓋沃與波蘭女王雅德維佳結婚,並加冕為波蘭國王,立陶宛並入波蘭,這樣隸屬於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莫斯科公國卻一直受到欽察汗國的統治,達二百五十年之久,直到一四八○年,伊凡三世時期才結束鞑靼人的統治,其時的欽察汗國也因內部矛盾,分裂成克裡木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諾蓋汗國、大帳汗國等汗國。而以克裡木汗國勢力最強,後來它又與土耳其結成聯盟,經常騷擾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特別是與其接壤的烏克蘭地區。一五四七年伊凡四世把莫斯科公國改為沙皇俄國,並加冕為沙皇。在吞並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諾蓋汗國之後伊凡四世便於一五六三年率領俄軍進攻立陶宛。面對俄國咄咄逼人的擴張侵略,波蘭和立陶宛於一五六九年簽訂《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波蘭共和國。波蘭共和國便成了一個包括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一小部分俄羅斯的多民族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成立後,大批波蘭貴族擁向烏克蘭,他們在那裡圈田劃地,建立勞役制的大莊園,迫使當地農民淪為農奴。茹凱夫斯基、波托斯基、扎莫伊斯基等家族便成了烏克蘭地區的豪門望族,其占有的土地甚至超過西歐某些封建公國。而原有的烏克蘭王公貴族,也仿效波蘭豪門,成了擁有大地產的封建領主,與波蘭豪門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特權。烏克蘭農民不堪豪門貴族的壓迫,便紛紛采取逃亡的形式,逃到第聶伯河下游誰也管不到的地方。他們以捕漁、狩獵和墾荒為生,被稱為哥薩克。十六世紀末,他們在第聶伯河的著名險灘扎波羅熱的托馬科夫卡島上安營扎寨,建立了哥薩克中心營地——謝契。為了防御土耳其和克裡木鞑靼人的侵犯,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組織——民團,並民主選舉出自己的統領。由於哥薩克骁勇善戰,波蘭國王巴托雷便把他們登記在冊(只限一千人)、委以戍邊任務,被稱為“在冊哥薩克”,波蘭政府給予固定的薪饷,並對其上層哥薩克授予貴族稱號。隨著逃亡農奴的人數的增加,哥薩克隊伍不斷擴大,哥薩克要求增加在冊人員的數目,波蘭政府不僅不增加,反而因財政困難克扣他們的薪饷,並不斷限制他們的自由,這常常引起哥薩克上層和群眾的不滿,武裝暴動時有發生。這些暴動雖然被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哥薩克勢力並沒有被削弱,反而越來越壯大、以至於威脅到波蘭共和國的安危。一六四八年是波蘭歷史上不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五月,爆發了由赫米爾尼茨基策動和領導的大規模的哥薩克暴動,暴動立即演變成有農奴、城市平民和其他階層參加的聲勢浩大的遍布烏克蘭全境的戰爭。
  《火與劍》所描寫的就是這場由赫米爾尼茨基發動的哥薩克大暴動。小說在廣闊的畫面上展現了波蘭軍隊和哥薩克鞑靼聯軍的血與火的較量,並在硝煙彌漫、刀光劍影的殘酷戰斗中插入了斯克熱杜斯基與海倫娜的愛情故事。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部歷史小說的基本內容。圍繞著這兩條主線又派生出許多支線,每條支線都寫得脈絡分明、錯落有致,而且與主線緊密相聯,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曲折生動。
  《火與劍》寫了兩個對立的真實的歷史人物:赫米爾尼茨基和維希遼維茨基。顯克維奇筆下的赫米爾尼茨基與歷史上的赫米爾尼茨基原型較為一致。他原是扎波羅熱哥薩克部隊的一位文書,因與波蘭貴族有私仇,便策動哥薩克叛亂,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實現他割據稱王的野心。顯克維奇在刻畫赫米爾尼茨基這個人物時,並沒有將他簡單化,而是從多方面去揭示他的性格。他凶狠殘暴、殺人如麻,但他天生是個將才,善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能一呼而百應,一起事便打了幾個大勝仗,讓許多身經百戰的波蘭老將軍都成了他的敗將和俘虜。他報復心很強,對他的仇敵往往斬盡殺絕,不留活口。但他又很講義氣,斯克熱杜斯基救過他的命,便對他格外開恩,幾次落入他的手中都沒有將其殺掉便是這種義氣的證明。他專橫跋扈,權欲熏心,總想稱王稱霸。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與外國勾結,讓鞑靼軍隊蹂躏自己的同胞,更可惡的是他與沙皇俄國簽訂密約,使烏克蘭成為沙俄的藩屬,導致俄軍大量入侵,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波俄戰爭,並讓俄國奪走了第聶伯河東岸的大片土地,也使波蘭的元氣大傷,而赫米爾尼茨基就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小說作者從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主義立場,對赫米爾尼茨基的叛賣行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露。
  與赫米爾尼茨基不同,小說中的雅內梅·維希遼維茨基則是個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與歷史上的原型大相徑庭。他原是烏克蘭的一個大領主、大軍閥,在羅斯地區以殘酷而聞名。他對農民的剝削和欺壓,勝過在烏克蘭的波蘭貴族。作為軍事長官,他倒是波蘭軍隊中最堅決的主戰派,但他不是常勝將軍,也不是運籌帷幄的將才,不過茲巴拉日一戰使他聲威大震,成為十九世紀許多作家所歌頌的對象,稱他為“鐵公爵”。而顯克維奇在小說中更是把他譽為“英豪蓋世,韬略雄才”。如同中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那樣,劉備是羅貫中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而《火與劍》中的維希遼維茨基也是顯克維奇的理想化人物。在他的筆下,維希遼維茨基成了一個既具政治遠見,又深得民心的傑出統帥,他具有民眾領袖的胸襟和軍事統帥的素質。他對部下仁愛和藹、關懷備至,對敵人殘酷無情、格殺勿論。他既能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又能從小處著想,以身作則。他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能與手下官兵同甘共苦。作戰時,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成了令波蘭人信心倍增、令哥薩克聞風喪膽的軍事天才,成了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仿佛國家安危、人民性命都系於他一身。總之,維希遼維茨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盡管他與真實歷史人物有較大出入,但卻刻畫得栩栩如生,頗受讀者的贊賞,但卻引起評論界的爭論不休。
  《火與劍》中另一條主線中的兩個對立人物——斯克熱杜斯基和包洪,也刻畫得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他們兩人都對絕代佳麗海倫娜愛得非常深沉和專一,但對愛情的態度卻不盡相同,前者把祖國看得比愛情更重,結果卻獲得圓滿結局,後者把愛情看得高於祖國,最終落得孤身一人,蜷縮在一個荒蕪的小村裡。斯克熱杜斯基是顯克維奇最欣賞的一位騎士,賦予了他許多高尚的品德。他熱愛祖國,對雅內梅公爵也忠心耿耿。他聰明機智、武功超群、勇敢善戰,而且盡忠盡職、愛憎分明,他對部下溫和愛護,對朋友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總之,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波蘭騎士的種種美德。顯克維奇對包洪這個人物也沒有丑化,只是把他刻畫成瑕瑜互見的人物。據歷史記載,包洪在十七世紀就是個著名的哥薩克,“他有著獅子的勇猛,蛇的狡猾,狐狸的奸詐,狂風的輕浮”,“自由、草原和戰爭是他的生命。”在顯克維奇的筆下,他生性粗暴,喜怒無常。他參與了叛亂,卻反對赫米爾尼茨基的投靠沙俄,表明他還有點民族氣節。他英俊魁梧,作戰勇敢,常常不顧性命。有時他非常殘暴,有時有一種俠義精神,被哥薩克譽為俠客,在民歌和傳說中廣受贊揚。他又是個不死的鳳凰,多次被人殺得奄奄一息,以為他必死無疑了,可是他又活了過來,依然神氣地出現在戰場上。他對海倫娜的愛情是執著的、忠誠的,而且尊重她的感情,不以暴力相向,表現了他的騎士風度。   在小說的“四騎士”中,除了斯克熱杜斯基外,其他三位:查格沃巴、伏沃迪約夫斯基和波德比平塔也是作者著墨較多的人物。米哈烏·伏沃迪約夫斯基是位身材矮小的騎士,卻武藝超群,他的刀術在波蘭軍隊中堪稱一絕,連身高力大的包洪都敗在他的刀下。他對祖國忠誠不二,對朋友俠肝義膽,而且謙虛和善,從不居功自傲,更不喜炫耀自己。他機敏矯健而又富有童趣,但他也有苦惱:渴望愛情而難以得到。龍金·波德比平塔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都與伏沃迪約夫斯基有所不同。龍金身材高大,臂力過人,而且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也不夠機敏,但他敦厚、善良、慷慨,作戰勇猛,常常令敵人聞風喪膽。他對祖國赤膽忠心,對朋友友愛坦誠,是位令人崇敬的騎士。
  查格沃巴是位貫串三部曲全過程的人物,也是作者精心刻畫的喜劇性人物。他出身貴族,在哥薩克暴動之前,他混跡於各地,是個好酒貪杯的老頭。不過他閱歷豐富,見多識廣,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他的性格直到救走海倫娜之後才真正展示出來,他機智過人,鬼點子很多,而且多才多藝,能彈會唱。他對朋友忠誠相待,很講義氣,每當朋友遇到危難時,他竟能不惜赴湯蹈火,百方營救。在他帶領海倫娜逃亡到巴爾城的一路上,前有燒殺成性的匪徒,後有包洪的追兵,可謂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但他憑著過人的機智和化裝的技術,總能化險為夷,渡過難關。在對敵作戰時,他常常會懦弱得令人發笑,但一旦需要他參戰,他又會表現得無比的英勇。每當他被敵人逼迫得無路可退,或者處在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時,他又能急中生智,不僅能使自己絕處逢生,還能克敵制勝。查格沃巴還是個幽默風趣的人,而且能說會道,每當他說話時,總是滔滔不絕,繪聲繪色,使聽眾聽得入迷。他又是個愛吹牛的人,處處好表現自己,吹噓自己,每當他講述事件時,總愛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說得天花亂墜。他能把不體面的事情說成是他的英雄業績,甚至貪別人之功為己功,把別人的功勞算在自己的賬上,他俨然成了天下無敵的英雄,處處都有他立下的不朽的功勞。他若是贊美起一個人來,能用誇大的言辭,說得聽眾對他贊美的人肅然起敬。但當他諷刺人、挖苦人時,他的言辭又是那樣的尖酸刻薄,使被挖苦的人難以忍受,不過他倒有一顆金子般的誠摯之心。他嗜酒如命,只要有酒,便會不分地點、場合、生人或朋友,總要喝得酩酊大醉不可。由於他在三部曲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和性格的風趣,查格沃巴便成了波蘭家喻戶曉的人物。
  《火與劍》是一幅色彩絢麗的人物畫卷。書中描寫了上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些人物,如上面所論述的,作者是以濃墨重彩去刻畫他們的,而其他一些人物也刻畫得生動鮮明,有的寥寥數筆,便躍然紙上,體現了顯克維奇塑造人物的功力。如斯克熱杜斯基的侍童曾江,就刻畫得十分細致、逼真、生動。盡管他是個十六歲的少年,但他卻顯得很有智謀,辦事也很認真,顯得很是老練。他像查格沃巴一樣,愛唠唠叨叨,喜歡賣弄自己。他有些貪財,但從不去搶劫和偷竊別人的東西。他對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甘願為其赴湯蹈火。他對斯克熱杜斯基的依從也超出了一般的主僕關系,反而倒像一對朋友和兄弟。
  《火與劍》除了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傑出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其獨特而突出的表現。故事情節的曲折起伏,引人入勝;戰爭場面的豐富多彩,激越慘烈。自然景物的描寫更是令人有身入其境的感受:茂密高大的森林、廣袤無垠的草原,以及獨特的烏克蘭民風民俗的描寫,都使小說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火與劍》是以戰爭為描寫題材的,各種大小戰爭出現了幾十次,但都各具特點。有的是規模宏大的兩軍對壘,有的是小規模的伏擊戰、遭遇戰,有的是單個的搏斗,但都寫得異彩紛呈。在所有這些戰爭的描寫中,以茲巴拉日保衛戰最為激烈、最為壯觀、最為感人。這裡有大集團軍的攻擊,也有小股部隊的沖殺;有單個騎士的拼搏,也有多個騎士的混戰。這場保衛戰持續時間最長,也最殘酷、最壯烈,但也最充分表現了維希遼維茨基及其麾下官兵的英雄氣概,特別是龍金·波德比平塔的突圍犧牲,寫得悲壯激昂,令人潸然淚下和肅然起敬。而斯克熱杜斯基的水路突圍,更是寫得扣人心弦,不僅表現了這位英雄的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的精神,也讓讀者經歷了一場擔驚受怕,苦盡甘來的感受。
  小說在語言方面也富有特色。顯克維奇采用了烏克蘭的方言土語和十七世紀的波蘭語詞,使小說既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又有強烈的時代氛圍。作者還非常注意人物語言的個性化,查格沃巴的幽默風趣,小個子騎士的口頭禅“這沒有什麼”都使這些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更加生動。整部小說的語言顯得非常流暢、優美、樸實、明了而又簡潔冼練,使讀者讀來不忍釋卷。
  當然,《火與劍》也有其不足之處。顯克維奇在深刻揭露赫米爾尼茨基挑起哥薩克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和後果的時候,卻沒有用階級觀點去分析烏克蘭的社會問題,沒有把赫米爾尼茨基勾結鞑靼侵略者的罪惡行徑,與參加叛亂的廣大農民群眾區分開來,對於造成眾多農民和下層群眾參加叛亂的起因——政治腐敗、貴族專橫、苛捐雜稅繁多等現象也只作了輕描淡寫的敘述,缺乏深刻的揭露,有些地方還對暴動群眾的過火行動作了自然主義的描寫。所有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火與劍》自從一八八三年開始在華沙的《言論報》和克拉科夫的《時代報》上同時連載以來,便受到波蘭讀者的熱烈歡迎和喜愛,一百多年來經久不衰。已經出版了五十多版,同時被譯成數十種外國文字。還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銀幕。一九九八年《火與劍》被改編成電影,成為最近十年來波蘭最受歡迎的一部電影。顯克維奇已成為在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波蘭作家。本譯本直接從波蘭文原著譯出。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