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MP4]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MP4]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3
大       小 -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MP4] 簡介: 中文名 :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 英文名 : 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 資源格式 : MP4 課程類型 : 歷史學 學校 : 華東師范大學 主講人 : 沈志華 李丹慧 發行日期 : 2008年 地區 : 大陸 對白語言 : 普通話 文字語言 : 簡體中文 簡介 : 發布說明:   1.該資源僅供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MP4]"介紹
中文名: 超星爾雅大學堂:中蘇關系史1945 —1969
英文名: History of Sino-USSR Relations
資源格式: MP4
課程類型: 歷史學
學校: 華東師范大學
主講人: 沈志華
李丹慧
發行日期: 2008年
地區: 大陸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文字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發布說明:
  1.該資源僅供流量測試之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果喜歡,敬請購買超星正版會員。因用於商業用途而帶來的法律後果,一概由違反者自行承擔。點擊進入超星爾雅大學堂沈志華講座入口
  2.由於我這邊電驢做源不方便,特逐步放出網盤分流地址。總共28個視頻,相信各位同好會不吝做源。更新速度取決於大家做源速度,謝謝您的幫助。
在線視頻:
http://www.tudou.com/l/qO466nAZUAY
點擊進入:全集地址

個人經歷:
  在采訪沈志華之前就已經聽說了無數關於他的傳奇:以前做大生意,賺過大錢,在很多教授為一點科研經費不停打報告愁眉苦臉時,他卻很豪邁地自費數百萬去俄羅斯買了大批大批的解禁檔案;在很多教授為出席一個學術會議申請贊助時,他卻花錢將大批大批的專家請到家裡開研討會,等等等等……當然,傳奇的不止這些闊綽,還包括研究生答辯前十幾天被抓進監獄關了兩年,沒學歷沒文憑,找不到工作在大街上賣水果這些辛酸的故事。
  “我進過兩次監獄。‘四五運動’一次,研究生畢業時因政治牽連進過一次。都是晚上10點多,突然幾個人沖進來,噼哩啪啦手铐一铐就把我弄進去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不過這兩次我都是進監獄不到半個小時就睡著了。”卒然臨之而不驚,被問起監獄的事,沈志華最先聊起的就是這個片段,想來這也是他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了。“誰一生不出點事,往好的想呗,監獄也有監獄的好處,清閒,沒電話,沒電視,誰也見不著……”在那段多少文人在監獄發瘋、自殺的時期,憑著進監獄半小時就睡著的能耐,沈志華硬是在兩年內完成了他的第一篇長達40萬字的學術論文初稿《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
  “大概也就寫了十個月吧。還都是業余時間,因為你白天還得干活,監獄大多數時間都是集體活動,看電視都是排著隊一塊兒看,自己控制時間很少。但是回想起來,那兩年非常充實。每天晚上獄友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聚在一起聽我講歷史故事,我也樂意講。當然啦,故事不是白聽的,聽故事可以,幫我做摘抄。獄警每次來巡邏就看見我們監獄裡的人一個一張小卡片在抄書,問起來都說,幫沈志華在做摘抄呢!”盡管對於今後漫長的人生而言,監獄生活的兩年非常短暫,但這兩年對沈志華幾乎是顛覆性的。如果沒有那兩年,已經面臨研究生論文答辯的他恐怕就直接走上了一條平坦的學者道路,不會有後來的南下經商,也不會知道自己還有多大的可能性。
  從街頭小販到成功商人
  23歲那年,沈志華以北京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清華大學,卻因為是在職工人不被錄取;“那次真的很受刺激。我那時23歲,真是忠心報國呀。都是利用下班時間學習,做的習題堆那麼厚一摞。不錯,我是一個工人,但我想上大學有什麼錯呢?我又沒耽誤上班,我想為國家多做點貢獻有什麼錯呀?結果我想,不弄了,我研究研究這個社會。所以我一把火把書都燒了,真的燒了,一把火,連做的習題全都燒了。後來買的都是馬列恩著作,政治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的書,我就想探討一下,這社會主義究竟怎麼回事兒啊,這樣才走上了研究更基礎更學術的歷史學之路。”
  1977年,沈志華考上了文革後的第一批研究生,卻在研究生論文答辯僅剩十幾天的時候因為政治牽連進了監獄;出了監獄一無所有的沈志華從街邊賣水果的小販做起,10年時間裡搖身一變成了家財百萬的成功商人;接著一個回身,他又回到學術界,安安心心地拾起了學問,他的人生總是在跌跌宕宕中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回憶往事,沈志華多少還是有些憤懑。“那個時候整個中國研究生有幾個啊?多不容易!眼看著前途就一片光明了。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兩年後從監獄出來的他,工作、學歷、自由,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僅如此,由於檔案被特殊保管,公安局無法找到,致使他連平反的資格也被剝奪了。
  “剛出監獄時,最開始我還是想回學術界的,覺得人家可能還會要我,何況當時還寫了論文。結果發現根本不可能,因為沒有檔案沒法平反,我算是勞改釋放,每個禮拜都要到公安局去匯報,學位也沒有了。找了很久,根本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又必須養活自己,無奈之下,猶豫很久的沈志華只能做起了小生意。“很尴尬的,你想像咱們這樣的人,推一小車走到大街上賣水果,什麼滋味兒!在北京熟人又特別多,遇上了多不好意思。後來聽說深圳剛開放,去那兒的什麼人都有,我就一個人南下到了深圳。坦白說吧,賺錢這事還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看賬,哇,多了幾萬,再一看,又多了幾萬,那不是挺得意的啊,也有一種成就感。”既然這麼有成就感,勢頭又這麼猛,怎麼就下得了決心收手回來做學問呢?
  “這就看你的品性了。是,有的人有錢了,就吃喝玩樂去了。那些人沒有一個方向,沒有一個追求。咱不同,咱是有追求的人哪!你說咱賺那麼多錢為啥呢?我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只要賺到一筆夠我後半輩子不愁吃喝、夠買檔案,夠坐飛機去世界各地開會的錢,我就停了。在深圳空的時間不多,有客戶就得談,有酒就得喝。但我一邊做生意一邊還翻譯了《匈牙利人民民主制度》,怕丟掉我的英語以後再重新學就難了……40歲生日那天,我算算錢差不多夠了,就下定決心不干了。慢慢地我算是回到文化界了。”
  在沈志華眼裡,無論是當初去深圳經商,還是後來回北京做學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他早就知道究竟是要做什麼。回到北京後的沈志華已經不想去什麼單位了,他自己辦了個研究所,又建立了一個史學基金,資助學術出版。“我本來就是個讀書人,要那麼多錢干什麼?夠我買檔案、開會、做研究就行了。”
  傾巨額家財挖解密檔案
  現在,沈志華在華東師范大學冷戰研究中心的玻璃櫥窗裡,排滿了一冊冊復印裝訂整齊的資料,這是沈志華傾其家產,自費斥資數百萬元從俄美東歐等國家買回來,然後請國內語言專家一起翻譯的第一手解密檔案。直到現在,每逢周五下午,滬上很多退休的俄語教師依然會聚在沈志華辦公室的長桌邊,一起翻譯檔案,一起聊歷史故事。沈志華毫不掩飾自己對檔案的執著:“過去很多中國學者,特別是搞世界史的學者,從來不利用第一手的檔案資料,用我的話說就是:吃的都是別人嚼過的馍,都是轉引別人的研究成果。”
  1994年年底,沈志華自己出資請國內眾多學者在深圳展開了一次關於蘇聯解體的討論。“蘇聯解體的事情對中國震動非常大,但我始終感覺,人們僅憑自己現有的知識去理解這個問題,是不行的。因為人的知識是有缺陷的。你原來對蘇聯歷史的了解是在什麼基礎上呢?在我們原來的歷史教科書上;那個教科書是在蘇聯的歷史教科書的基礎上編的,而蘇聯教科書上的東西都是斯大林搞的那套東西。如果你連歷史上發生什麼都不知道,你談什麼經驗呢?”於是,會後沈志華下定決心:趁檔案解密,趕緊去俄羅斯挖檔案。可是,怎麼做啊?誰來做啊?錢從哪裡出啊?現實的問題馬上堆到眼前。
  去中國社科院申請基金,得到的答案是:批不批還不知道,光手續就得走兩三年,到那時檔案說不定就封了,檔案的開放是稍縱即逝的機會。不願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的沈志華當即對中國社科院的黨委書記說:你看這樣行不行,你立項,我出錢。咱們合作一把。就這樣,1995年年中,沈志華帶著一批國內中蘇關系研究的學者浩浩蕩蕩地去俄國挖檔案了。沒想到,即便如此,還是已經晚了。
  “我們到了俄羅斯人家已經在收檔案了,剩下沒收的,復印費也極高,印一頁一個美金哪!這還是最便宜的,去蘇共中央檔案館,價格是2.8美金一頁。”除了俄羅斯,沈志華還去了次美國,因為在他們之前,美國已經從俄羅斯印走了大量的資料。
  “現在,在朝鮮戰爭、中蘇關系這個領域內的檔案,連很多俄羅斯學者都倒過來找我復印檔案。”雖然花費巨款,但沈志華所有的檔案卻是免費對國內外學者開放地。因為到他家查資料復印檔案的人太多,他索性完整地復印了兩套,一套放在北大,另一套放在華東師大,還刻了光盤在香港科技大學。而提供給大學這些資料的全部條件就是:必須免費對學者開放。“資料就是要讓人利用的,我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用檔案的好處,因為只有這樣,學術才能發展。”
  檔案是拼圖,歷史是鏡子
  看過沈志華在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壇》的人一定都被他精彩的演講所折服,驚歎他怎能把歷史講得如此生動和與眾不同。有人曾這樣評價他的演講:他的每一個結論後都有大量的史料支撐,沒有生搬杜撰,沒有枉自揣度。調侃間中蘇那段歷史本本色色地再現眼前。沈志華不是在講故事,不是推銷自己的主觀結論,而是將一片片殘碎的史實連綴起來,展現在你眼前供你思考。
  “當然啦,檔案有了不等於歷史就有了,檔案裡撈出來的全都是碎片。玩過小孩那拼圖游戲沒有?本來是只大象,它給你切割成80塊,噼哩啪啦給你打散了一扔,這就是檔案庫裡那檔案,你得去把它找出來。找出來你還得拼哪,你不能把那鼻子拼成尾巴了,這歷史不就變樣了?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一本書愛德華·卡爾的《歷史是什麼》,裡面講的一段話給我印象特別深,大意是說,所有的歷史學家都在尋找他所需要的檔案,當他突然發現了一個文件以後,他會很激動,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文件放進他的文章中去。這個時候他就很容易落入檔案的陷阱裡去。檔案是需要辨別的。因為檔案的內容都是檔案的作者希望後人所了解的,都有當時的主觀性,有當時人的目的,你要讀懂它,就要比較,篩選,辨別。”
  聽沈志華這麼說著,突然就很好奇地問他是不是喜歡看推理小說。他大笑:“對,我就喜歡看偵探小說。找證據很重要,但有了證據你還得找邏輯聯系。咱歷史好,因為第一,咱證據多,檔案多。第二,咱邏輯聯系好。”一生受政治牽連的沈志華雖說多次想遠離政治,但卻始終沒能如願。在他看來,學者追求的只能是真實,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研究得不那麼深入,可以影響力不這麼大。但卻必須真真實實地去做。歷史也是科學,假的歷史就稱不上科學。“我認為,歷史學的主要功能就是把過程搞清楚: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真實的過程是怎麼樣的?歷史學家的責任是提供給你一個真實的歷史過程,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至於說怎麼從歷史中借鑒,怎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其實就不該是歷史學家的責任了,那是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的事。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把那鏡子造好,別造一哈哈鏡,讓您照完了模樣都變了,歷史學者能造一面真的鏡子就功德無量了。”
  “章百家說,在中國做學問有兩種人。要不有錢:做學問既花時間收入又少,沒錢不行。要不就有病:腦門子裡一天到晚就想弄這個,喝糠吃菜他願意。他說我,老沈,你又有錢又有病,天生就是弄歷史的料。”說起好友對自己的評價,沈志華一臉得意的笑
  
  沈志華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專業(碩士)肄業。1991年在北京成立民間歷史學研究機構,並在中國史學會下設立“東方歷史研究出版基金”,一方面資助史學專著出版和其他學術活動(已經資助出版史學專著70余部),一方面繼續從事蘇聯史、中蘇關系史的研究。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