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掃描版[PDF]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掃描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0
大       小 -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掃描版[PDF] 簡介: 中文名 :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 原名 : 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 作者 : (美)Nancy Berkopf Tucker 圖書分類 : 歷史 資源格式 : PDF 版本 : 掃描版 出版社 : Columbia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掃描版[PDF]"介紹
中文名: 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
原名: China 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5-1996)
作者: (美)Nancy Berkopf Tucker
圖書分類: 歷史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書號: ISBN-10:0231106319 / ISBN-13: 978-023110631
發行時間: 2001年01月15日
地區: 美國
語言: 英文
簡介:

內容介紹:
Nancy B. Tucker編著:《中國機密:美國外交官與中美關系(1945—1996)》是一部有關中美關系的文集,回顧了中美關系在上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其中涉及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些文章使讀者透過美國外交官和中國專家的眼睛,回想起在過去的五十年,中美關系是如何變化的: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華盛頓視北京為其在東亞利益的主要威脅者;到了七十年代,美國領導人希望把與中國的合作作為牽制蘇聯的平衡力量;自八十年代後期尤其是蘇東劇變之後,美國與中國的關系更加復雜。在促進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的同時,美國官方也一直在中國政府的“人權問題”上糾纏不休。人權成為兩國爭論的焦點。書中的文章對這些問題都進行了回顧,不僅分析了美國的態度和想法,而且也分析了中國的動機和考慮。本書可以豐富我們對美國外交決策過程的理解,從更深的角度來了解中美關系和相互影響。
近50年來的中美外交,歷經對日抗戰、大陸易幟、823砲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華沙會談、尼克森訪問中國、聯合國中國席位爭奪戰乃至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等重大轉折。「中美外交秘辛」所訪談的51位美國外交官,對這些轉折都有一手的觀察與說明。
論述中美外交關系的著作何止千百種,但以外交人員第一手經驗和見解為主要內容,並經過學界專人編輯、整理、系統化呈現外交關系全貌的,本書當為第一本。
一篇本書書評:
本書從抗戰勝利後美國開始卷入中國的戰後國共談判、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的調停和司徒雷登(John L. Stuart)任為大使開始,一直到李登輝1995年訪美後大陸試射導彈的台海危機為結束,涵蓋了五十多年的中美關系,可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美當代外交史資料匯編。
作者是喬治城大學外交研究項目的教授,前前後後採訪了五十幾位在美國駐中國外交使團任過職的外交人員,包括總領事、大使、助理國務卿等等,絕大多數是職業外交官,像基辛格、黑格這樣的非職業外交官的重量級人物就沒有在內,但有名的人物也不在少數,像起草1949年「中美關系白皮書」的麥爾比(John Melby)、40年代常駐中國的謝偉思(John S. Service)、中美關系正常化後幾任駐中國大使中的恆安石 (Arthur Hummel)、洛德 (Winston Lord)、李潔明(James Lilley)等。
中美外交實際上包括兩類內容:一類是與相關對象的關系,比如說台灣、香港、朝鮮半島、日本、前蘇聯(俄國)等等;另一類是關系到外交使團的具體任務如領事、首腦互訪、聯合國、危機處理、貿易、文化交流、武器擴散、人權談判等等,所以在每個特定的時期,書中的口述采訪均由這兩類問題所引導。整本書讀起來很輕松,不像學術著作那麼沉重,主要是內幕消息,雖是閒言碎語的雜談風格,其中又不乏點點滴滴對中美外交關系的啟示。
中美關系的長線因素與「永遠的台灣問題」
中美關系中起長線作用的因素值得注意。就是說除了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傳統分析,像雙方的軍事安全關系、政治經濟關系、歷史傳統和現實糾紛這些變量因素,還有一個特有的長線因素:不管美國是何黨主政、對華政策的決策主導人物是誰,美國外交的國內兩大部門總是互相牽扯,就是行政部門與國會,這是美國自己的分權制衡的政治制度所決定的。外交政策的直接執行者是行政部門,也是中國外交直接打交道的對象,但國會在外交上的作用也不可忽視。這本書中的采訪對象都是職業外交官,自然是行政部門的國務院和白宮系統的為主,言談話語中常常透出對國會干擾外交政策的怨言。關於美國外交事務上國務院、白宮和國會的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書中引前國務卿貝克的話說,中國應該理解,美國有四百多個眾議員、一百個參議員,誰都能對美國的對華政策評三說四,白宮可堵不了人的嘴。記得好像是另一個前國務卿黑格則講過一個生動地比喻:美國國會可以通過一個議案宣稱月亮是奶酪做的,但只要總統不簽字,那個議案就是張廢紙,有點話糙理不糙的味道。書中的記錄表明,不少中美外交的爭議中,有些姿態是立法系統為跟白宮較勁做出的。
在此長線因素中永久爭議的就是台灣問題。這些外交官在北京和台北都任過職的不在少數,他們對這個三角關系的描繪可以告訴我們中美關系上的許多能動量(dynamics)從何而來。在書中對50-60年代中美關系的描述中,主要就是美國與台灣的互動,特別包括了1957年劉自然被殺美國的「治外法權」引起的台北反美暴亂。而美國和北京的互動包括朝鮮戰爭、日內瓦會議、和華沙大使級會談。從書中看,這些外交官對「中國院外游說集團」(China Lobby 就是台灣游說集團)的咄咄逼人的力量有很清醒地認識,當然也不時表現出不以為然但又無可奈何的態度。最典型的例子一是圍繞1949年白皮書和「誰丟掉了中國」的爭論以及後來的甚囂塵上的麥卡錫主義;二就是李登輝訪美前前後後的風波了。先說白皮書的事,國內許多人都是從毛澤東的批評文章中知道白皮書的內容的。平心而論,白皮書並非僅僅旨在為美國政策辯解,其實更多的是對美國對華政策失敗的一種「實事求是」的反省。白皮書的主要起草人麥爾比對白皮書的背景和反應做了充分的說明。據他說當時國務院外交上主事的喬治凱南(就是發明了美國冷戰「遏制」戰略的那位重要人物)正在住院,把白皮書的稿子拿去看了幾天,評價說「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國務院外交政策文件」。可是最後的結果呢?對白皮書的美國國內批評主要來自非行政系統,中國院外游說又推波助瀾,這讓國務院的人感到缺乏理解,非常郁悶喪氣;本來麥爾比還以為中共對白皮書會有不錯的印象呢,因為白皮書對蔣介石有直率的批評,對共產黨的勝利好像也有些客觀評價。而毛澤東主寫的幾篇新華日報社論以白皮書為靶子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批判和冷嘲熱諷讓作者感到一種被誤讀的苦惱,總之是兩頭都不落好,典型的老鼠鑽風箱的不幸感覺。
而李登輝訪美的風波,在經歷具體過程的外交官的眼裡,純粹是美國國內兩方角力和台灣游說集團壓力造成的。當然白宮系統低估了國會與之較勁的堅決,結果先是對中國外交使團把話說得太滿,保證了簽證不會發給李登輝,然後克林頓又在壓力下讓步,而且難以解釋清楚自己的困境,於是造成外交危機。雙方都丟了臉,也在很大程度上失了信任,還給後面台海關系惡化和導彈演習危機留下了伏筆,看來在這場官司中沒有勝利者。不過這些外交官對台灣這種急走偏鋒的政治動作也有點耿耿於懷,洛德特別對李登輝在康乃爾發表的政治性的演講內容不滿,認為這是台灣背後玩了美國一道,所以作為主管遠東事務的副國務卿,他後來故意幾個月拒絕接見台灣駐美的代表,算是還了一點小顏色。
書中還有些例子說明了台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的嚴重性。比如,北京把中美之間的三個公報(全都與台灣問題有直接關係)看得很重,其實美國人更把國內立法性質的「台灣關系法」看成是最重要的指導中、美、台關系的文件。據本書介紹八一七公報主要是黑格的主意,華盛頓決策圈內的反對就很不少,這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黑格的辭職。鄧小平和裡根政府來往的唇槍舌劍最後達成了妥協,可實際上裡根和中國簽訂八一七公報時,一邊接受了在公報裡信誓旦旦的保證限制對台軍事銷售的水平,一邊背地裡還跟自己人說「說心裡話,我真不喜歡這個公報。我的理解是我們要保持一個平衡,反正如果北京增加軍事力量破壞安全和穩定,我們可不管公報裡怎麼說的,當然要增加賣武器給台灣了」。可見中方自己強調該公報的做法夠一廂情願的了。美國後來又賣F16戰機又賣愛國者導彈,最近又是潛艇又是基德艦的,說句老實話,那個八一七公報早就名存實亡了。
這裡應該對台灣為什麼在美國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做點感性分析,從書中這些外交官的口中,應該可以體會出台灣游說在美國的影響之根深蒂固,除以色列外無出其右。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很不少,這本書也沒有提出什麼新觀點,倒是有一些有趣的實例。有一次卡特總統寫了個條子給當時正在與台灣駐美代表交涉有關台灣關系法問題的蘇利文(Sullivan)指導他的談判。蘇利文和台灣代表的會議推遲了一個小時,結果一個佛州的參議員已經打電話來,根據卡特條子的內容向蘇利文興師問罪,說他對台灣太不友好了,其實那時候談判還沒開始呢,內容更是沒有公開。那邊台灣方面不但知道了卡特條子裡寫的什麼,而且已經找到幫著說話的參議員了,無論是搜集情報還是活動效率都夠驚人的了。相形之下,北京在這方面可是差得太遠了。按說大陸現在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比台灣強大重要的多,那美國人為什麼還這麼買台灣的帳呢?是一種歷史慣性還是基於美國人自己的道德正義的判斷,再不就是有戰略考慮的政策延續?就說那幾個北京認為和自己有些淵源或相對來說比較友好的總統吧,如果老布什在大選之前賣F16戰機給台灣是現實政治利益驅使,那克林頓1995年台海危機時派兩艘航母到遠東給台灣打氣可是有點劍拔弩張的意思。小布什總統最近還要把台灣單列到跟北約同級的盟國的地位來處理武器銷售的問題。看來美國對華政策中對保護台灣這個「老朋友」的安全是有底線的。如果對美國來說,能不能為台灣和另一個核大國打仗,居然仍是政策選項之一,那就應該足夠讓北京認真對待的了。當然自從民進黨主政以來,有些過去的台灣游說的資源原來是國民黨控制的,能否全盤轉到民進黨手裡還是個疑問,也許對北京來說是個機會。總之,這是個中美關系中值得研究的大問題。這麼說吧,台灣問題一天不解決,或者其結果(不管是統是獨)是任何一方強制性的,看來中美之間的這個死結就解不開。
從司徒雷登、謝偉思到洛德和李潔明
讀此書的另一收獲是對美國外交官的認識。美國外交官維護的是美國利益,對中國的看法大都是從美國利益角度的,這不奇怪。不過在40年代,有一些外交官對中國的感情比較深,要知道當時不是對中國有些興趣或感情,大概沒多少人願意以對華外交為職業。最有代表性的也許是1949年前的美國最後一任大使司徒雷登。從幾個內戰時期在中國的美國外交官的評論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國務院在馬歇爾力排眾議下推舉司徒雷登為美國大使頗不自在。在他們眼裡,曾為燕京大學校長多年、在中國桃李天下的司徒和中國的關系太親近了,因此對其能否全力為美國利益服務沒有信心。言談話語中就連司徒一直沒有搬進大使館官邸都被诟病,而且對他身邊的傅泾波和國民黨政府特別是蔣介石的關系不無憂慮。以至於應該送交大使的國務院來電都不能在司徒府中過夜,而是當場誦讀然後帶走,可見這些外交官對頂頭上司的懷疑。再讀讀毛澤東那篇洋洋灑灑也足夠尖酸刻薄的「別了,司徒雷登」,真是為司徒大使不值,一位真正心愛中國的自由主義的教育家,到頭來落個裡外不是人的結果,是老先生錯位的選擇還是歷史的嘲弄?
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是謝偉思,先不說他在抗戰時住延安美國觀察團時期發展的對中共的了解,這位外交官後來在麥卡錫時期的受到的迫害也許是最慘的,不但被國務院開除,搞到後來連工作都找不到,不得不去幫一個英國人做小買賣,好在後來終於平了反。時來運轉,尼克松訪華前,周恩來在紐約時報的采訪中提到歡迎美國老朋友再訪中國,特別提到了四個人,費正清(John Fairbank)、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范宣德(John C. Vincent)和謝偉思。謝偉思也真起了專家的作用,以他對中國領導人的了解,後來在與基辛格的談話中,直截了當地告訴基辛格:中國人別的事情可能在談判中會討價還價,但在台灣問題上可不是,在他們看那是原則問題。
謝偉思的觀點和遭遇應該是有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是,不管其意識形態和對中國的了解與態度如何,被采訪的外交官大都對當時的國民政府失去了希望,有的就直接承認中國革命的成功。這對多年動亂積貧積弱的中國也許是件好事,雖然這個結果對美國的利益來說大概沒什麼值得慶祝的,但實際情況是革命勢力明顯得到了80%以上人口的支持,美國對華政策應該接受這個現實。不過後來的中美兩邊各自的政治發展把這條路給堵死了。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這本書倒是可以更多的證明中美關系的這個惡化的轉折,其實是個歷史的宿命,不大可能有別樣的結果。
越往後特別是尼克松訪華後對華外交開始變成「顯學」以來,反倒是外交官裡職業要求占主導,對中國的感覺就越「客觀」起來,越少有感情色彩。除了像基辛格這樣的大人物,好像可以稱為「中國朋友」的外交官不多。洛德以其華人女婿的身份出使中國自有一份不同的感覺,但他也沒有表現出對中國特別深的感情牽扯。不過感情是一回事,而認識是另一回事,這些被采訪的外交官對中國情況的認識一般來說還算比較內行。我曾經看過南海撞機危機時的CNN現場直播的公眾討論,美國聽眾裡對中國的惡語可真不少,還是前駐中國大使李潔明提醒聽眾要從中國的角度考慮一下,比如「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反對北京奧運申請等事件讓中國人形成了對美國的負面看法。其實李潔明在美國的外交官裡面還算是對中國批評比較嚴厲也親台灣的一個呢。
歷史紀錄的新材料
這五十年裡中美關系曾有過的幾次危機,在書中都有相應的描述。比如當中國革命接近勝利時美國的態度轉變,從這些外交官的立場和敘述看,美國政府還是打算與新中國政府發展關系的,這也可以為許多對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的研究證明,這方面本書所能提供的新東西不多。不過也有些細節對當時美國態度的轉變可以作注腳。除了廣為人知的司徒雷登和美國大使館沒有跟著國民政府南遷廣州(蘇聯大使都跟著走了),留了條跟中國新政府打交道的後路;1949年秋天的時候國務院還來電報命令美國駐華的外交人員堅守崗位,不惜代價留下來呢。一轉眼,剛過了新年新電報就來了,要求所有人員盡快撤離。據分析是美國政府已經決定不承認新中國,而且怕外交官被中國扣作人質。有關對中國參加朝鮮戰爭的問題,書中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情況,據一個使館負責情報的官員回憶,當時(1950年5月)美國情報機關在天津的關系曾提供的情報認為,朝鮮戰爭迫在眉睫而且中國卷入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意思的是,當時格林(Marshall Green)將該情報送交到國務院,但這個情報根本沒被當回事。從美國國務院朝鮮科來的消息是,他們沒有北朝鮮要進攻的情報:「我們倒是但心李承晚這傢伙沒准會北進呢」。這個小故事也許可以旁證布魯斯克明斯的那本關於朝鮮戰爭起源的名作的基本論點(Bruce Cumings,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關於當時美國希望毛澤東成為另外一個鐵托的想法,顯然不是空穴來風,也就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在多大程度上也是民族主義者的爭論,不過後來的主流意見是中蘇不會分裂,所以美國外交能利用的東西不多。有意思的是即便到了1969年,中蘇關系的惡化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了,蔣介石還對格林說中蘇分裂是他們裝出來騙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不知道蔣老先生是有目的的誤導,還是真如此消息不靈光。據本書回憶,1963年的海爾斯曼講話(Hilsman Speech)在美國對華態度上是個轉變,開始公開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中國共產黨政府,就是認識到這些共產黨人會存在下去,「盡管我們不喜歡他們,我們也要開始同他們打交道」。要知道在60年代美國對華外交還是有「語言禁區」的,比如說稱中國一定要加定語「共產主義」,不能稱呼「北京」而只能隨著國民黨政府的叫法「北平」;這種僵化的情形一直到了60年代末才有變化,先是在美國之音的廣播中,後來在尼克松的講話中,國務院才真正脫出這種高度政治化的「話語」束縛。其實美國政治裡,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時期也夠黑暗的,當時對美國對華外交官的調查跟中國文革時的「清理階級隊伍」有異曲同工之妙,常常是安全科的干員今天通過A調查B,然後明天通過B調查A,互相套話,問的是被調查者的思想意識如何,有沒有同情共產主義的傾向,甚至有沒有中國女朋友這樣的隱私問題。
洛德在書中後半部分是個重要人物,主要是他從尼克松時期就一直卷入了美國對華外交的執行。他對基辛格秘密訪華的回憶已經不是什麼新東西。後來他在布什政府時期任駐中國大使又正好是1989年危機之前,之後在克林頓政府內又任主管遠東的助理國務卿,他對這段時期中美關系的見證自然很有價值。比如他詳細描述了方勵之赴宴風波和六四前後的中美關系的危機,然後就是李登輝訪美的那一場大官司。他關於為什麼大陸試射導彈後克林頓政府決定派兩艘航母到台灣附近的描述,應該算是比較有價值的。雖然美國人正確判斷導彈演習只是嚇唬人,但也是真怕擦槍走火,這對了解美國外交的思路不無啟發。有意思的還有他所轉述的熊光楷對傅立民(Charles Freeman)說的那番後來廣為流傳的話:大意是「我們(中國)可不擔心如果(台灣)形勢緊張造成危機以至於與美國潛在的軍事沖突;順便說一句,我們也有核武器,如果真有軍事沖突,我不覺得美國會用犧牲洛杉矶來換取台灣的安全」。也不知道當時美國人聽了這番話是否毛骨悚然。當然到底熊光楷說沒說這話,只有他和傅立民知道。讀者也就是姑妄聽之吧。
有趣的歷史細節和小故事
書中有不少中美外交關系史中有意思的歷史細節和小故事,有些只說明個人性格特點,有的卻真有政策影響。
書中外交官對中國領導人的描述有的非常生動,自然是有褒有貶。比如對周恩來的評價就非常正面,認為周絕對是傑出人才。有人還引用50年代聯合國秘書長哈馬捨爾德的話表達同感,說當你和周恩來相會時才真正感到什麼是文明人(大意如此)。對鄧小平的評價比較中肯,除了佩服他的能力對他的人品好像沒什麼特別的看法,不過對鄧小平會見外賓時充分利用痰盂印象深刻。我們已經看多了基辛格、尼克松回憶錄中對毛澤東的帶有敬畏的評價,但在私底下,基辛格對洛德評價毛時卻說毛真是個可怕的怪物(monster),「靠著對權力的欲望支持其生存,雖然他的帕金森症已經絕對不輕,站都站不穩說話嗚嗚的翻譯根本就聽不清,但仍然讓人有強烈的畏懼感,」夠一針見血的。外交官對江青的看法基本上是負面的,不過也提到當時美國聯絡處知道江青喜歡看西方電影,所以主動為她提供新電影看,不過怕影響到版權問題所以電影幾天就得還,看來江青有借有還的信譽不錯,而且那時候中國人還沒那麼強的盜版能力。有意思的是江青第一部提出想看的電影是描繪一個暗殺戴高樂計劃的「豺狼的日子」,在美國人看來殊不理解。不過多年後我有幸看過那部電影,我倒覺得江青的眼光不錯,那電影拍得夠緊湊刺激的。
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期間杜勒斯拒絕和周恩來握手的事是個老掉牙的故事。這本書裡倒是有一個杜勒斯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浴缸裡決定政策的小插曲。某日,杜勒斯正在那碩大的瑞士浴缸裡洗澡,美國談判代表約翰遜急沖沖的來向杜勒斯報告,杜勒斯還是慢條斯理地洗他的澡,約翰遜就順勢坐在馬桶上,說剛才會談時中國代表王炳南提出中美應該討論如何關系正常化,所以約翰遜建議美國也采取積極的態度開始跟中國進行實質性改進關系的談判,可杜勒斯想都沒想就說,「不,我不干」還是繼續洗他的澡,於是這件事就這麼沒了下文。可見其對中共成見之深和其人之傲慢。但美國人自有他們的幽默,說想起那個場景:一個在浴缸裡泡著、一個在馬桶上坐著討論嚴肅的中國政策,就忍俊不禁。
布什作了第一任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一般來說外交官圈子裡對布什的評價是:他是個沒什麼色彩的人物。但據回憶布什也是有原則的,有一次一位美國外交官的太太從香港來北京探親,恰巧她是越南裔,臉孔和中國人一樣,盡管她出示了美國護照,聯絡處的中國衛兵死活不讓她進大門,布什發現了之後大發雷霆,馬上叫政治參贊出去交涉把外交官太太請了進來,也算是給看人下菜碟的中國衛兵上了一課,這件小事恐怕讓外交官對布什的印象好了不少。
福特也許是近幾十年來最沒特點的美國總統了,顯然他訪問中國時的准備功課沒做夠,在和毛澤東會見時,正是毛身體每況日下之時,毛用他特有的幽默對福特說,「我想我就要接上帝的請帖了,但到現在還沒走成」。福特沒明白老毛的話,居然回答說「沒關系,我一定讓基辛格趕緊把請帖給你發了」(大意),大概是要請毛去美國走上一圈。要是就這樣翻譯過去,不就成了驢頭不對馬嘴的外交笑話了嗎?據洛德說他和當時陪同的基辛格都驚呆了,還是翻譯有急智,居然給翻成:「總統說,主席能活上千八百歲,不礙事的」。瞧,能把這樣肉麻但又精彩的場面話塞人家美國總統嘴裡,也真夠難為人的了。
*上述書評援引自:朱毓朝 政治學博士 現任教於加拿大裡賈那大學政治系
作者介紹:
(美)Nancy Berkopf Tucker 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 外交研究項目學者
內容截圖:

目錄:
Acknowledgments
Cast of Characters
List of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About the Text
Chapter One: War Ends, War Begins
Immediate Postwar Period
Marshall Mission
Civil War
China Lobby
Ward Incident
Chinese Communist Victory--Beijing and Nanjing
Chinese Communist Victory--Shanghai
Bombing by Nationalists
China White Paper
Attack on the Foreign Service
Sino-Soviet Relations
Departure
Developments in Taiwan
On the Eve of the Korean War
Chapter Two: 1950s
Chapter Three: 1960s
Chapter Four: Normalization
Chpater Five: 1970s
Chapter Six: 1980s
Chapter Seven: Crisis Years--Tiananmen and the 1990s
Concluding Thoughts
Notes
Index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