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歐洲中世紀文學史
作者: 楊慧林
黃晉凱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高清晰掃描版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書號: 7-80657-178-7
發行時間: 2001年12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基督教對於西方文學之影響,當屬外國文學研究領域最富人文學意味的題目之一。然而要在比較根本的層面上提出任何有效的論說,似需做兩個方面的先期準備。其一是對基督教神學資源的把握;其二是對西方文學與基督教發生關聯的最初形態——中世紀歐洲文學有所了解。中國學人關於西方的一切討論,當然都無法離開中國自身的背景和經驗,當然都會帶有某種內在的比較研究之性質;但是與此同時,這又必須以盡可能充分地了解對方為前提,必須建基於持之有據的跨文化閱讀。否則,除去空泛地強調基督教對於西方文學之重要,除去針對以往的偏見、忽視或者其他假想敵進行批判,就很難再有所推進。
相對而言,外國文學研究在基督教神學和中世紀文學方面的準備都還比較薄弱,因而確實需要以詳實的第一手材料為依據,從中世紀歐洲文學與基督教文化的相互關聯入手,對該時代的文學特征和神學信念進行雙重的探討。由此,進一步的相關研究才能有比較實在的基礎。同時,無論就中世紀歐洲文學進行譯介還是研究,都應該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而有關問題的提出及其針對性,便也自然構成了可能的研究思路。
目錄:
前言 中世紀歐洲文學的研究方法及其針對性問題
一 中世紀歐洲文學研究的跨文化、跨學科性質
二 中世紀歐洲文學從“非國族化”到“本土化”的特征
三 中世紀歐洲文學與中世紀的美學和文學觀念
四 中世紀歐洲文學研究的資料依據與未來延伸
第一編 中世紀歐洲文化概說
第一章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品格
一 希伯來傳統與基督教
二 古希臘傳統與基督教
三 “蠻族”傳統與基督教
四 羅馬—拜佔庭傳統與基督教
第二章 基督教宇宙觀的文化意味
一 自然與運動
二 “一”與“多”
三 有限與無限
第三章 基督教釋經學的深層影響
一 “正典”與權力
二 釋經與意義的多元
三 中世紀釋經活動的延伸及其影響
第四章 基督教早期於中世紀的神學發展
一 使徒教會時期(公元30年—100年)
二 教會受迫害時期(公元100年—313年)
三 國教教會時期(公元313年—590年)
四 中古教會時期(公元590年—1517年)
第二編 語言形成時期
第一章 中世紀歐洲民族俗語的形成
第二章 早期英雄史詩、
一 早期英雄史詩概況
二 《貝奧武甫》
第三章 早期基督教文學
一 文學的萌動與基督教崇拜
二 早期基督教文學的代表作家羅絲維薩
三 從中世紀早期向中期過渡的拜佔庭文學
四 過渡中的西歐基督教文學
第四章 基督教文學批評的興起
一 中世紀文學批評與基督教的核心觀念
二 中世紀文學批評與中古人文學科的發展
三 古典時代晚期到加洛林王朝的文學批評
四 教父神學家奧古斯丁的美學思考
第三編 族群獨立時期
第一章 歐洲文學的本土化
第二章 北歐的埃達與薩迦
第三章 英雄史詩和騎士敘事詩
一 族群獨立時期的英雄史詩
二 《羅蘭之歌》
三 《熙德之歌》
四 《尼伯龍根之歌》
五 《伊戈爾出征記》
六 中世紀的騎士敘事詩
第四章 平民詩謠
第五章 吟詠詩人與抒情詩
第六章 游記
第七章 基督教文學理念的成熟
第四編 文學成熟與文化轉型時期
第一章 歐洲文學的文人化
第二章 教會戲劇的發展
第三章 城市化的世俗文學
第四章 但丁
第五章 彼特拉克與蒲伽丘
第六章 喬叟
第七章 維庸
第八章 基督教神秘主義的流變及其對文學觀念的影響
附錄 中世紀歐洲文學研究文獻述要
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