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流浪兒》(Vitelloni, I)CC標準版/原創[DVDRip]
《流浪兒》(Vitelloni, I)CC標準版/原創[DVDRip]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8
大       小 -
《流浪兒》(Vitelloni, I)CC標準版/原創[DVDRip] 簡介: ◆中文名稱:流浪兒 ◆英文名稱:Vitelloni, I ◆其它名字:Vitelloni, Les/Vitelloni ◆資源類型:DVDRip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1953年意大利 ◆地 區:意大利/法國 ◆語 言:意大利語 ◆字 幕:英文/中文 ◆片 長:108 min ◆IMDB評分:8.0/10 (2,207 votes) ◆IMDB鏈接:http://www.imdb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流浪兒》(Vitelloni, I)CC標準版/原創[DVDRip]"介紹

◆中文名稱:流浪兒
◆英文名稱:Vitelloni, I
◆其它名字:Vitelloni, Les/Vitelloni
◆資源類型:DVDRip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1953年意大利
◆地 區:意大利/法國
◆語 言:意大利語
◆字 幕:英文/中文
◆片 長:108 min
◆IMDB評分:8.0/10 (2,207 votes)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46521/
◆視頻尺寸:672 X 494
◆視頻色彩:黑白
◆電影導演:費德裏柯·費裏尼Federico Fellini
◆電影演員:Franco Interlenghi ... Moraldo Rubini
Alberto Sordi ... Alberto
Franco Fabrizi ... Fausto Moretti
Leopoldo Trieste ... Leopoldo Vannucci
Riccardo Fellini ... Riccardo
◆DVD素材:一區CC標準版
◆影片簡介:
影片的主人公是年近30歲的5位年輕人,他們終日遊手好閑,熱衷於惡作劇並沉溺於夢幻般不切實際的計劃裏。其中最年長的浮士德讓最年少的摩拉德的妹妹桑德拉懷了孕,基於責任心及周圍人的力勸而結了婚。浮士德在一家古董店工作,但因爲惡習不改企圖勾引店主的老婆而被解雇。一天,桑德拉得知浮士德帶著一名舞娘到一家廉價的旅館過夜,於是第二天她帶著孩子離家出走;狼狽的浮士德第一次感到桑德拉的重要性。於是和她的兄弟四人拼命尋找桑德拉的下落,終於找到桑德拉的浮士德一邊遭到父親的痛斥;一邊懇求桑德拉的原諒。見到二人重修舊好的摩拉德在次日清晨不辭而別,踏上了自己的旅程。費裏尼的半自傳影片。
◆導演簡介: (轉自南方網)
費德裏柯·費裏尼(FedericoFellini),著名的意大利藝術電影家,1920年,費裏尼出生在一個叫米尼的小鎮。羅馬大學攻讀法律,並在1938年定居羅馬。1942年,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悄然盛行,費裏尼也認識了該運動的倡導者羅貝爾托·羅西裏尼,羅西裏尼以自己的激情和勇氣,扛起了攝影機走出了攝影棚,穿行於大路和人群中,用記錄的方式真實的再現了意大利社會的風貌,抨擊了法西斯政府對戰爭的控訴反動。這是無論何種電影棚無法表現達到的效果,這一點,讓費裏尼深深折服。
1943年,費裏尼與茱莉埃妲·瑪茜娜結婚,之後瑪茜出演了費裏尼的多部電影。浮現在她臉上的憂郁笑容和純真感傷,都恰到好處了表現了費裏尼的特殊風格,長期以來成爲了費裏尼拍攝電影的靈感所在。之後的1944年,他著手寫了《羅馬,不設防城市》的劇本。當時墨索裏尼政的垮台,使羅馬成爲了不設防的城市。而意大利的解放,讓羅馬處處都能看見美國大兵的身影,好萊鎢的電影充斥著羅馬。費裏尼找不到寫劇本的活兒,隻好和幾個老朋友開了一家賣漫畫和唱片的書店。美國大兵在他的書店裏看著自己被畫成漫畫的形象會笑上半小時。就是在這樣喧鬧的氣氛裏,有一天,羅西裏尼找到了費裏尼,希望他能寫一個描繪抵抗運動領導人一生的劇本。然後羅西裏尼扛著攝像機在事件發生的地點,重現當時情景,這部影片以它特有的空間真實感,敘事真實感的“新現實主義”風格轟動影壇。費裏尼也因此和羅西裏尼成爲了好朋友。
在羅西裏尼拍攝電影《老鄉》時,經常要費裏尼進片場幫忙寫一幕新戲或改一段對白,而片場裏是一片喧鬧——機器的轟鳴,演員在背頌台詞,劇務人員忙著準備放映機,化妝師緊跟在演員身後,導演拿著話筒跟一位黑人演員喊話......這一切又讓費裏尼跌入了兒時馬戲團的夢裏,費裏尼想,如果電影是不斷發生在“真實人生”和“描繪人生”之間的一種體驗,那麽又有什麽比自己拍攝電影更真實更有體會呢?拍攝電影,可以使導演帶領他的演員們展開“發現自我”之旅。於是1950開始,費裏尼踏上了導演之路。
1950年,費裏尼與拉都阿達合作執導《雜技之光》,以十足的黑色幽默方式描繪一些在意大利城鎮中巡回演出的雜耍藝人的悲慘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自《雜技之光》開始,費裏尼把他自己的片場布置成非常馬戲團化,時而搭棚子時而拆棚子,無休止地混亂狀態標榜著他的個人風格。1951年他導演《白酋長》,,描寫一個連環故事畫的女讀者遇上了自己夢想中的白酋長,才發現他其實是一個膽小如鼠的人1953年導演《浪蕩兒》。這部影片記述一些青少年的生活。在費裏尼的家鄉裏米尼,一幫年輕人手頭上有些零錢,成天在街頭遊蕩,吃喝玩樂,消磨時光。這部影片很有些契诃夫某些短篇小說的氣息,它塑造出了典型的“無業遊民”形象。其中有這樣一場戲:一個曾經風光過的舞台劇演員,被現實生活所逼,在一個小公司掛名演出小角色。有一天,這家小公司到了外省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一個滿腦子夢想、對文學野心勃勃的青年(浪蕩兒)請求這個曾負盛名的演員聍聽他的劇本,這位老演員大受感動,以爲自己仍然是青年一輩的偶像,於是一位被人們遺忘的老演員和一個天真的年輕人互相欣賞,吐露心聲。而他們彼此都沒有發覺對方的真實情況,或者,這已經不重要了。這個帶有明顯反諷和黑色幽默的鏡頭標志著一個由幻想、回憶、交流、魅惑的奇境所構成的電影美學新境界也因此誕生。費裏尼電影的另一個非常突出的感覺就是他試圖在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新現實主義和強烈的自傳性:影片描述孤獨而不失幽默的小人物,嘴角永遠都露出詭異的笑,他們出現在馬路上、咖啡館裏、廣場上,他們在現實和幻想中遊離,尋找生活的落腳點。這形象幾乎貫穿了所有費裏尼的電影,成爲經典形象。他們的遭遇是現實的,是無根無助的,他們漂泊的生活感動了所有的人,也奠定了費裏尼的大師地位。至於自傳,則一直都被影迷們視爲費裏尼電影裏最大的懸念,影迷們總是樂於扮演偵探的角色,在他的電影裏尋找費裏尼早已設好的隱喻和暗示並爲此暗自驚喜。
1954年他拍攝了《大路》。大路的情緒很憂郁,調子是自然主義的。寫的是一個粗暴的江湖雜耍大力士和一個頭腦簡單的流浪女人(由費裏尼的妻子扮演)之間的悲慘遭遇。費裏尼把這部影片稱做“我的整個神秘世界的索引大全,我的個性的毫無保留的大暴露”,這部關於個人之間的關系取決於社會現實的的成人寓言成功的以“費裏尼風格”重新诠釋了意大利電影的新現實主義。而該片在榮獲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後共獲得60項以上的國際獎項,堪稱爲“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影片之一”。盡管這部電影遭到了當時大部分的左翼記者的猛烈抨擊,然而影片的放映成功掀起了五十年代世界各國影迷排起長隊等待觀看費裏尼的影片的熱潮,而太多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更是在每當哼起《大路》的主題歌時,總是悉悉嗦嗦的吸著通紅的鼻子,淚霧迷漫。1955年,這位高産的導演再度拍攝了充滿頹廢反動意識的電影《騙子》,它以那些棚戶居民,即一些象狼那樣生活和死去的小拐騙手,作爲悲慘的主人公。故事苦澀辛酸,但卻沒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隨後在1957年拍攝了淒涼但不失諧谑的《卡比比裏亞之夜》,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位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受盡了嘲弄、蔑視、侮辱和欺騙,她跌跌撞撞的跟隨著一抹曙光回家,正在她茫然無助的時候,她的身邊出現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她看著他們,本已麻木暗淡的臉又泛起了希望的微笑,跳起了舞蹈。而就在這個時候,她忽然轉過身來,面對鏡頭,看了好幾眼。正是這個著名的回望鏡頭讓觀衆激動不已,戲院裏的觀衆被這奇妙的眼神所震撼,他們分明感覺到了這是一種渴望交流的眼神。他們紛紛交頭接耳:“哦,可憐的卡比裏亞,我們要幫她一把!”,完全忘記了他們正在電影院裏欣賞一種被稱之爲電影的藝術。而費裏尼的偉大就在於他放棄了電影語言的格式,成功的運用意識流的暗示讓觀衆覺得前所未有的投入感。
1960年,他創作了《甜蜜生活》。據說當時費裏尼找甫出道的男演員馬斯楚安尼拍這部電影,馬斯楚安尼跟大導演討劇本看,得到的隻是一捆空白紙張,裏面隻有張費裏尼畫的速寫,內容是個赤裸裸勾著一條大陽具的男人在海裏遊來遊去,周遭則有美人魚前來圍繞。馬斯楚安尼尴尬地不知該如何拒絕,隻有答應演出,這也促成了馬斯楚安尼成爲了費裏尼的禦用男演員的開始。這部影片描述的是由馬斯楚安尼飾演的花邊新聞記者,他混跡於明星、富豪們的生活圈子當中,目擊了這些上流寄生蟲們的虛浮、墮落和醜聞。他空虛,惡心,但是也無力自拔,因爲他本身也是其中的參加者和同謀。影片毫無顧忌地展示了羅馬名流們骯髒龌龊、尋歡作樂、得過且過的日常生活。片中那驕奢淫逸的場面和光怪陸離的段落,使得全世界的電影觀衆既感到震驚,又感到神往。而且還因爲費裏尼給這部電影的角色取名爲“PAPARAZZO”, “PAPARAZZO”從此成爲國際通用的“狗仔隊”同義詞。《甜美生活》盡管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同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教皇勃然大怒,由梵蒂岡天主教廷領導發起運動來反對這部被他們稱爲“圖謀不軌”的影片,羅馬的教堂門口貼上了黑色的巨幅海報:“讓我們爲人民公敵費裏尼的靈魂得到救贖而祈禱”;而資産階級因爲自身醜態畢露而怒火中燒,他們出錢讓《羅馬觀察報》撰文的記者每天呼籲電檢處撤消準映許可,銷毀底片;即使費裏尼曾經的支持著也人爲費裏尼的電影已經離開了底層人民,用華而不實的奢靡場景鋪陳著上流社會的頹廢。但是,沒有人能否認費裏尼的確是天才,他用冷靜的語調描述著當時的那個放肆虛無的現實生活。這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電影讓費裏尼完善了新寫實主義,超越了新寫實主義,富有詩意地重新安排了世界。《甜蜜生活》獲得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大獎,並被稱爲探索二十世紀文化與想象殿堂之門。
兩年後,費裏尼拍攝了爲諷喻《甜蜜生活》的電檢而寫的《三豔嬉春》故事中的一段——《安東尼博士的誘惑》,也是費裏尼的第一部彩色片,之後的1963年,費裏尼拍攝了轟動影壇的代表作——《八又二分之一》。該電影是費裏尼的創作轉向表現人的內心現實的標志。它通過一個隱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和苦苦掙紮。影片題目的含義,一說是吉多在拍攝他的第9部影片,卻沒有完成,一說是費裏尼自己的影片——他在此前共拍攝了7部半影片,接近從的內心世界,回憶、回憶幻覺、想象以及夢境與現實的片斷交織在一起,表現了一個“處於混亂中的靈魂”。這部影片爲什麽叫《八部半》?顯然這片名並不標示著題材內涵或形象特征,而同無標題音樂的編號一樣,僅僅指示出作品的序列。費裏尼在拍攝這部影片時,曾執導過7部故事片和略等於半部影片的兩個插曲,因而這部借男主角吉多來比喻自己創作甘苦和人生經曆的影片,便被命名爲《八又二分之一》。
費裏尼在《八又二分之一》裏,大量借鑒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技巧。象征、閃回、幻想和夢噫大量穿插在電影裏,使觀衆能深入地看到吉多內心狀態:吉多在拍片過程與片廠的活動中, 串插他兒時的回憶與自己的幻想,各個段落以超現實的方式拼貼組合, 似真似幻, 難以區分。 片頭醫師開給焦慮的導演的處方是喝礦泉水與洗溫泉浴, 而此二種建議都在他的幻想中以變形的方式出現。例如衆人如同領聖水般虔誠地領礦泉水, 或是他幼年時洗澡的快樂經驗,他想像被衆多女子陪侍洗溫泉,其實這正代表了他情欲幻想,他希望所有的女人都能把他視爲神明,把她們自己奉獻給他,並且能夠始終馴服於他。除此之外他還有各種幻想或回憶景象,如他幼年到海邊看浪女跳舞的經驗, 他自風雪夜歸來, 雙手捧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分送衆女子, 還有他手持皮鞭興奮的馴服衆女子。這些荒誕的場景讓影迷們爲費裏尼瘋狂大膽地,甚至“無恥”的暴露自己的內心活動而深深折服。《八部半》在剪輯上的時空跳躍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即被人們稱作“意識流”的風格。這部現代派的經典之作,是費裏尼創作的高峰和轉折點。這部1963年拍攝的電影如今被廣泛的模仿著,電影裏的各種橋段和鏡頭至今都讓人們津津樂道,它幾乎成爲了心理片的代名詞。費裏尼在接收采訪時說:“在《八又二分之一》裏,人就像涉足在記憶、夢境、感情的迷宮裏,在這迷宮裏,忽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過去是怎樣的人,未來要走向何處?換言之,人生隻是一段沒有感情、悠長但卻不入眠的睡眠而已。”
兩年之後,費裏尼拍攝了另一部自傳性很強的電影《朱麗葉與魔鬼》(鬼迷朱麗葉),在這部電影裏,費裏尼過分追求求神秘主義的夢境空間,在影片裏極盡詳能的描述描寫一個資産階級的女人遭到丈夫的欺騙,精神迷惘,陷於離奇古怪的幻覺,最後終於清醒的故事。雖然費裏尼和茱莉埃妲兩人攜手共度一生,而且費裏尼也從來沒有傳出與其他女人的誹聞,但是我想所有對費裏尼非常熟悉的影迷都不相信費裏尼從沒有出軌的行爲。尤其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因爲在費裏尼的電影中充分的表現出費裏尼是一個性欲旺盛且對女人充滿遐想的導演,他甚至在他的男人外遇隻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給別人用一下罷了,並沒有出賣自己的靈魂。或者這正是費裏尼的迷人之處吧,他永遠是神秘的,讓人無法捉摸的。
沉寂了三年之後,費裏尼在1968年拍攝了《癫狂三步曲》中的一段——《該死的托比》,1969拍攝的《愛情神話》,但並沒獲得大衆的認可和他自己的評價,他開始遠離現象的本質,而深入神秘的內心世界。他也不再希望獲得觀衆的掌聲,而沉浸在自我陶醉中,和他的電影一起陷入了低潮。然而1970年後,他陸續拍攝的《小醜》、《羅馬風情》、《樂隊排演》、《女人城》和《卡薩諾瓦》又掀起了費裏尼的創作新高峰。《女人城》描述的是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說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在火車上邂逅年輕貌美的女郎而下車跟蹤,誤人了全是女人的城市,那裏有婦女解放運動的成員,有歌舞女郎、蕩婦、潑婦、應召女郎、“第三性”女郎等等,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裏,女人們的表現讓這位男士目瞪口呆。80年代的費裏尼轉向了形而上學和人道關懷。1983年拍攝的《大海航行》以世界末日爲時代背景,對未來世界的渴望爲電影主思路。在拍這部電影時,用水壓起重機支撐一艘船,架在巨大的攝影棚內,當時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暈船了,隻有費裏尼太專心拍片所以沒有暈。他說大海隻是一塊大的塑膠布,落日是用人工畫的,更重要的是,費裏尼在這部電影的後面故意讓觀衆看到拍片現場和攝影機後面的自己。他一再讓他的觀衆進入他所制造的魔術幻想中,誤以爲是真實的,以後再告訴觀衆那是假的。可是當觀衆失望時,他又再一次提醒觀察這些虛構和夢一般的畫面才是人生的真谛。跟著在1986年他繼續執導了電影《金格和弗萊德》(舞國);1987年導演《采訪:剪貼簿》,在該影片中中看到他對於片廠工作回憶的點點滴滴,幾乎是一部完整的費裏尼電影自傳簿。
正是1987年,費裏尼在年接受電視采訪時手持一隻演用的大話筒,神情茫然地望著陰沉的天空自語:“我們還能拍電影嗎?”。在商業和娛樂電影成爲當今世界電影的主流的時候,我們和費裏尼同樣悲哀的發現,真正的電影藝術正在消失,連費裏尼都無法再爲他的的拍片計劃找到投資人。於是在1989年拍攝了《月吟》之後,他和他的電影都消逝了。1993年10 月31日,費裏尼病逝於羅馬。意大利舉國哀悼一代藝術宗師,爲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所有影迷爲他的逝世而扼挽歎息,人們沮喪的喃喃重複:“再也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了。”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