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經濟管理 >>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毛定娟)掃描版[PDF]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毛定娟)掃描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經濟管理
發布時間 2017/7/11
大       小 -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毛定娟)掃描版[PDF] 簡介: 中文名 :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 作者 : 毛定娟 資源格式 : PDF 版本 : 掃描版 出版社 : 中國言實出版社 書號 : 9787802500808 發行時間 : 2009年01月01日 地區 : 大陸 語言 : 簡體中文 簡介 : 內容簡介: 通過圖解方式分析弗裡德曼的經濟學精華,化繁為簡,重新建構你的經濟學知識框架。   將弗裡德曼的經濟學情華圖形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毛定娟)掃描版[PDF]"介紹
中文名: 圖解弗裡德曼經濟學精粹
作者: 毛定娟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掃描版
出版社: 中國言實出版社
書號: 9787802500808
發行時間: 2009年01月01日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通過圖解方式分析弗裡德曼的經濟學精華,化繁為簡,重新建構你的經濟學知識框架。
  將弗裡德曼的經濟學情華圖形化以後,搭配簡明扼要的解說,幫助讀者准確解讀弗裡德曼的經濟學觀點。
  幫助已經熟悉弗裡德曼的讀者,建立學習的架構。印證學習心得,讓獲得的知識應用得更加靈活。
  本書中搭配的精彩圖解,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全部的理論和學說,並且本書沒有過於復雜的推論,沒有滿篇的公式,沒有迭加的數字……但是,它完全有可能讓你清楚弗裡德曼對於某個問題到底有怎樣的觀點,他學說中的精華是什麼,從而讓你得到最大的收獲。
本書將用生動簡單的插圖把弗裡德曼的主要理論觀點一一呈現在你面前,以深入淺出的文風將你帶入弗裡德曼所揭示的神秘之知識境地。而大師那嚴謹的經濟學體系,將會讓你對枯燥的理論有更深入的了解!
關於弗裡德曼:
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復雜性等范疇的貢獻。
  弗裡德曼是《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裡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都有極大影響。
  生平
  弗裡德曼生於紐約市一個工人階級的猶太人家庭,父親是Jeno Saul Friedman,母親是Sarah Ethel Landau(1892-?),兩人從奧匈帝國(今烏克蘭一帶)來到美國邂逅,曾在血汗工廠工作。弗裡德曼是家中第四個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三個姊姊包括:Tillie F. Friedman (1919-?)、Helen Friedman (1920-?)、以及Ruth Friedman (1921-?)[1]。在高中時,弗裡德曼父親逝世後,舉家搬到新澤西州的羅威市(Rahway)。
  他16歲前完成高中,憑獎學金入讀羅格斯大學。原打算成為精算師的弗裡德曼最初修讀數學,但成績平平,1932年取得文學士,翌年他到芝加哥大學修讀碩士,1933年芝大碩士畢業。上第一堂經濟課時,座位是以姓氏字母編排,他緊隨一名叫羅斯(Ross Director)的女生之後,兩人6年後結婚,從此終生不渝。弗裡德曼曾說他的作品無一不比羅斯審閱,更笑言自己成為學術權威後,羅斯是唯一膽跟他辯論的人。當弗裡德曼病逝時,羅斯說:“我除了時間,什麼都沒有了。” 
  畢業後,他曾為新政工作以求糊口,批准了許多早期的新政措施以解決當時面臨的艱難經濟情況,尤其是新政的許多公共建設計劃。輾轉間他到哥倫比亞繼續修讀經濟學,研究計量、制度及實踐經濟學。返回芝加哥後,獲Henry Schultz聘任為研究助理,協助完成《需求理求及計算》論文。為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工作時,他1940年曾完成一書,指醫生的壟斷局面導致他們的收入遠高於牙醫,引起局方爭議,令該書要在戰後始能出版。
  弗裡德曼在威斯康辛大學任教了一小段時間,但由於在經濟學系裡碰上了反猶主義者的阻撓而只得返回政府部門工作。
  1941至1943年,他出任美國財政部顧問,研究戰時稅務政策,曾支持凱恩斯主義的稅賦政策,並且也確實協助推廣了預扣所得稅制度。43至4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參與Harold Hotelling及W. Allen Wallis的研究小組,為武器設計、戰略及冶金實驗分析數據。1945年,他與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eorge Stigler到明尼蘇達大學任職,1946年他獲哥倫比亞大學頒發博士學位,隨後回到芝加哥大學教授經濟理論,期間再為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貨幣在商業周期的角色。這是他學術上的重大分水嶺。
  在他的自傳中,弗裡德曼曾描述1941至43年為羅斯福新政工作時,“當時我是一個徹底的凱恩斯主義者”。隨著時間過去,弗裡德曼對於經濟政策的看法也逐漸轉變,他在芝大成立貨幣及銀行研究小組,在經濟史論家Anna Schwartz的協助下,發表《美國貨幣史》鴻文。當時他挑戰主張凱恩斯主義的著名經濟學家觀點,抨擊他們忽略貨幣供應、金融政策對經濟周期及通脹的重要性。他任職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逾30年,力倡自由主義經濟,並與徒弟徒孫,打造出著名的“芝加哥學派”。
  他過,他通常反對政府干預的計劃,尤其是對於市場價格的管制,他認為價格在市場機制裡扮演著調度資源所不可或缺的信號功能。在《美國貨幣歷史》一書中,他提出經濟大蕭條其實是政府對於貨幣供應管制不當所致。後來他在2006年說道:“你知道嗎?很奇怪的是為何人們仍以為是羅斯福的政策讓我們脫離了經濟大蕭條。當時的問題是,你有一堆失業的機器和失業的人民,你怎麼能靠著成立產業壟斷集團和提升價格及工資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他接著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直到1976年,在這30年裡他將芝加哥大學的經濟系形塑成一個緊密而完整的經濟學派,被稱為芝加哥經濟學派。在弗裡德曼的領導下,多名芝加哥學派的成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1953-54年間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英國劍橋大學任教。從1977年開始弗裡德曼也加入了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弗裡德曼在1988年取得了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1992年獲諾貝爾經濟獎的貝克爾形容,弗裡德曼可能是全球最為人認識的經濟學家,“他能以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艱深的經濟理論”。他亦是極出色的演說家,能隨時即席演說,極富說服力。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形容佛老思考快如閃電,據說辯論從未輸過。“無人敢說辯贏了他,因與他辯論過已是無限光榮,沒多少人能與他說上兩分鐘。”
  弗裡德曼是學術世家。他妻子羅絲是經濟學家,其妻兄長Aaron Director是芝加哥大學聲望顯赫的法律學教授。弗裡德曼育有兩名子女,包括女兒珍尼·弗裡德曼及大衛·弗裡德曼,大衛本身是無政府資本主義學說的重要學者。大衛的兒子Patri畢業於史丹福大學,2006年時在Google任職。
  他於2006年11月16日在舊金山三藩市家中因心髒病發引致衰竭逝世。
  重要著作:
  《實證經濟學論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費函數理論》(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資本主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價格理論:初稿》(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國貨幣史· 1867年一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與施瓦茲(Anna J.Schwartz)合著
  站在凱恩斯的對面
  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曾使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和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聞名於世;二戰後,西方社會20余年的經濟繁榮更讓凱恩斯思想大放異彩。但正是在凱恩斯主義的鼎盛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弗裡德曼為主要創始人的貨幣學派打著對抗“凱恩斯革命”的旗號誕生了。
   弗裡德曼的理論具有兩個重要特點:堅持經濟自由,強調貨幣作用。
  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凱恩斯的政府干預思想。弗裡德曼認為,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市場經濟具有達到充分就業的自然趨勢,只是因為價格和工資的調整相對緩慢,所以要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況可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如果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就將破壞市場機制的作用,阻礙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或加劇經濟的動蕩。
  他還強勁地攻擊凱恩斯所倡導的財政政策。弗裡德曼認為,在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增加開支將導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將引起私人投資和消費的縮減,從而產生“擠出效應”,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貨幣政策才是一切經濟政策的重心。
  反通貨膨脹的旗手
  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漲”為貨幣學派帶來了大展宏圖的歷史機遇。長期實施凱恩斯主義的擴張性經濟政策終於給西方經濟帶來了惡果。70年代之後,各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赤字越來越大,失業越來越多,通貨膨脹率越來越高。在這種經濟形勢下,經過10多年發展起來的貨幣學派選擇了通貨膨脹為主要靶子,提出了以穩定貨幣、反對通貨膨脹為中心內容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與其他經濟學家不同,弗裡德曼把通貨膨脹的責任完全歸到了政府的身上。“沒有一個政府肯於承擔通貨膨脹的責任,即使不是很嚴重的通貨膨脹也是如此。政府官員往往尋找各種借口,把責任推诿給貪婪的企業家、剛性的工會、揮霍無度的消費者、阿拉伯的酋長、惡劣的氣候以及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理由。無疑,企業家是貪婪的,工會也有剛性,消費者並不節約,阿拉伯酋長提高了石油價格,天氣往往不正常,然而所有這些只能提高個別商品的價格,並不能使一般物價普遍提高。”
  弗裡德曼認為,根治通貨膨脹的惟一出路是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控制貨幣增長。控制貨幣增長的方法是實行“單一規則”,即中央銀行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時候要“公開宣布並長期采用一個固定不變的貨幣供應增長率”。
  由於這些政策主張順應了西方經濟在新形勢下發展的需要,因此贏得了許多的贊同者和追隨者,並且得到官方的特別賞識。1979年,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相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將貨幣學派理論付諸實施,奉行了一整套完整的貨幣主義政策;美國裡根總統上台後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中,也把貨幣學派提出的制定一種穩定的貨幣增長政策作為主要項目;瑞士、日本等被認為是“成功地控制了通貨膨脹”的國家,自稱其“成功的秘密”就在於實行了貨幣學派的“穩定的貨幣供應增長率”政策。貨幣學派一時聲譽鵲起,被普遍看作凱恩斯學派之後的替代者,弗裡德曼更是被稱為“反通貨膨脹的旗手”。
  “負罪”的獲獎人
  1976年,弗裡德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頒獎典禮上,當他從座位上起立以便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獲獎證書時,一位觀眾突然舉起“自由歸於智利人民”的橫幅站起來進行抗議,大喊“資本主義下台,弗裡德曼下台”,會場一陣騷亂。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智利的軍事政變說起。20世紀70年代,智利軍人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阿連德政府。阿連德是社會黨人,上台後推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這些政策引起智利國內經濟倒退與混亂。皮諾切特上台後開始用強力手段推行市場經濟改革,改革方案是由薩克斯等一批美國青年經濟學家策劃的,這些人中不少曾受教於弗裡德曼。這種經濟轉型引起智利國內失業與貧窮現象嚴重,遭到左翼人士反對,皮諾切特對他們實施鎮壓,國內矛盾激化。於是,一些人指責弗裡德曼同智利問題有牽連,設在瑞典的智利委員會則把弗裡德曼稱為“要對當前智利的失業饑餓政策負有罪責的經濟學家。”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頒獎典禮上的抗議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頒獎典禮上的尴尬從另一個側面也表明弗裡德曼經濟政策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影響力。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經濟運行無處不滲透著弗裡德曼的思想與主張。
  事情的兩面性再一次出現:英國的通貨膨脹率從1980年的22%降到1984年的4%的同時,失業人數從100萬上升到300萬;同出一轍,1979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分別為12.7%和5.9%,4年後,這兩個數據變為3.2%和 7.6%。物價降下來了,但人們卻又承受著失業的痛苦。“堅持!”這是弗裡德曼始終如一的信條。於是,奇跡出現了:1993年~2000年,美國經濟出現了持續8年的低通脹、低失業率的經濟增長。有人說,美國的經濟是裡根栽樹,克林頓乘涼。真的如此嗎?弗老在其中的作用又有幾分呢?恐怕擅長統計分析的弗裡德曼自己也難以回答。
  米爾頓·弗裡德曼三次對中國的訪問
  用學術貢獻和社會影響力來衡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可以說是20世紀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經濟學家。這位學術界的大人物對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他與其夫人羅斯合著的自傳《兩個幸運的人》中,除了美國之外,另一個占據篇幅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
  1980年、1988年、1993年,弗裡德曼三次來華訪問。他在自傳中寫道:“對中國的三次訪問是我們一生中最神奇的經歷之一……”
  1980年的訪問是唯一一次由官方正式邀請的訪問。邀請者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邀請者希望弗裡德曼就世界經濟、通貨膨脹、計劃經濟社會中市場的運用等問題發表演講。這時的中國,改革的進程剛剛開始,人們對於未來要走的道路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只是知道過去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弗裡德曼沒有聽到一個人說過文革的好話。但他也發現,人們往往對經濟問題知之甚少,對市場體制運作的方式基本上一無所知。比如,在一次座談中,一位將要前往美國考察的副部長的問題是:“在美國誰負責物資分配?”弗裡德曼的反應是“嚇了一跳”。他建議這位副部長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沒有中央分配者的經濟體制是怎樣運轉的。
  弗裡德曼這時對中國的判斷是改革剛剛開始。並且不能排除出現反復的可能。
  1988年,主要是在張五常的安排下,弗裡德曼第二次訪華。這次訪華是三次中最重要的一次,這不僅僅是由於弗裡德曼見到了當時中國的主要中央領導人,而且由於訪問的范圍更大,弗裡德曼得以對中國有了更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同時,弗裡德曼的自由經濟觀點,在當時中國改革持續深入情況下得以更清晰地傳遞給了中國的決策者和學術界。
  在這次訪問中,弗裡德曼在各地走訪了許多正在蓬勃發展的商品市場。在這些市場中,客人真實感受到了 中國經濟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也看到了中國進一步改革面對的核心問題,那就是政府是否願意為了經濟發展而放棄自己的某些特權。
  1993年,弗裡德曼第三次訪華。這時的中國改革,在經歷了反復以後,重新開始快速發展。客人在中國已經可以享受到不亞於其他國家的服務。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弗裡德曼還訪問了成都和重慶等地。私營企業、民間商業的發展給弗裡德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時的中國政府的改革方向似乎與1988年有所不同。政府開始強調日本韓國式的對經濟的控制,認為這是未來的方向。弗裡德曼顯然無法同意這一點。但這時的中國,已經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樣盡量地吸收外界知識了。但另一方面,弗裡德曼關於市場與政府關系的觀點這時倒更符合中國的現實問題。中國到底是走向自由市場制度,還是嘗試一條 “第三條道路”?這個已被弗裡德曼解決的問題將繼續困擾中國多年。
弗裡德曼與皮諾切特在智利的新自由主義試驗
  [美]葛蘭汀
  米爾頓·弗裡德曼沒想到他在1975年3月的六天智利之行會引發如此多的爭議,他曾被一群智利經濟學家邀請前往聖地亞哥。這群經濟學家在過去幾十年裡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參加過弗裡德曼同事阿諾德·哈伯格的一個項目。在推翻阿連德政府兩年後,獨裁政權無力控制通貨膨脹,“芝加哥小子”開始在皮諾切特的軍政府裡真正發揮影響。他們推薦采用弗裡德曼所謂的“休克療法”或者“休克方案”,即立即停止用貨幣印刷來解決預算赤字、政府支出削減20至25個百分點、裁掉數以萬計的政府工作人員、停止工資和物價控制、實行國有工業私有化並解除對資本市場的管制。弗裡德曼還主張“完全的自由貿易”。
  弗裡德曼和哈伯格奔赴智利幫助那群“芝加哥小子”向智利軍政府兜售他們的計劃,屠殺和拷打成千上萬智利人民的獨裁者似乎“被休克療法的想法所吸引”。
  弗裡德曼回國後爆發抗議,而他作為《新聞周刊》專欄作家的名人身份與華盛頓和美國公司參與推翻阿連德的事件不斷被披露更加劇了這種抗議。不僅尼克松、中央情報局、美國國際電話電信公司以及其他的公司曾陰謀顛覆阿連德的“通往社會主義的民主道路”,現在連芝加哥大學的一名著名經濟學家也向推翻這一政權的獨裁者獻策,以智利貧民中急劇攀升的失業率為代價來完成反革命。這位經濟學家對自由市場奇跡的宣傳曾得到像柏克德、百事、蓋提、輝瑞、通用汽車、格雷斯和凡世通等大公司的大力贊助。《紐約時報》認為弗裡德曼是“這一軍事集團經濟政策的指明燈”;而專欄作家安東尼·劉易斯則質疑:如果“純正的芝加哥經濟理論只能以壓制為代價才能在智利推行,那麼這一理論的首創者是不是應該承擔某些責任呢?”在芝加哥大學,斯巴達克斯青年團發誓要“通過抗議和曝光把弗裡德曼逐出校園”;而學生自治組織則仿效當時正在調查美國在智利所犯罪行的教堂委員會聽證會,召集了一個 “弗裡德曼和哈伯格問題調查委員會”。每當弗裡德曼的名字出現在媒體上都會伴有形容詞“殘酷的”和“震驚的”,而規模小卻持續不斷的抗議也會在他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時候困擾著他。
  在寫給各種編輯和譴責者的信中,弗裡德曼對他卷入智利一事的程度輕描淡寫,同時指出哈伯格更直接地參與了指導智利經濟學家的活動。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一個人高呼“打倒智利的資本主義和自由”,被拖了出去。在敘述這一情節時,弗裡德曼高興地指出抗議產生了反效果,這使他贏得了比其他獲獎者“時間長一倍的掌聲”。
  弗裡德曼聲稱如果阿連德被允許繼續任職,智利人會遭受“數千人被消滅、大規模的饑荒、折磨和非法的監禁”,並以此來為他和皮諾切特的關系辯護。但是,成千上萬的人被殺害、大規模的饑荒、折磨和非法的監禁恰巧是在他的門徒皮諾切特統治時發生的。阿連德的垮台是因為他拒絕背離智利長期以來的民主傳統並拒絕采用戒嚴令,但弗裡德曼仍然堅決認為:後來上台的軍政府為“個人首創精神和私人生活領域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以及因此為“回歸民主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弗裡德曼和皮諾切特兩人的批評者都把智利作為證明芝加哥學派提倡的自由市場絕對主義,只有通過強制才有可能實行的正面證據。與二戰後盛行的政治自由依賴於溫和的社會平等這一信念相反,弗裡德曼強調“經濟自由是達到政治自由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資本主義和自由”相等這個等式是他對保守主義在20世紀70年代復興的最大貢獻。當羅斯福新政之前的保守主義者投身於為社會等級、特權、秩序辯護時,二戰後的保守主義者卻在贊美自由市場是產生創造力和自由的場所。今天這種明確的表述指出了保守主義運動的實質,並被主要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作為共識普遍接受。布什的國家安全戰略也把它奉為神聖,在這一戰略中,“經濟自由”出現的次數是“政治自由”出現次數的兩倍以上。
  在智利一次名為《自由的脆弱性》的演講裡,弗裡德曼描述了“福利國家的出現在破壞自由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他論證說:智利目前的困難“幾乎完全是由於四十年來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福利國家這一趨勢導致的。這是一個導向政治高壓而非導向自由的過程。”他認為皮諾切特政權是這一漫長斗爭的轉折點,那就是撕破民主的虛假外殼,而直指真正自由的內在核心。弗裡德曼在之後給皮諾切特的信中寫到:“問題不是發端於近前,而是源於四十年前就已出現的朝社會主義發展的趨勢。”他贊揚皮諾切特將軍用“很多您已經采取的逆轉這一趨勢的措施”讓智利回到了“正確的軌道”。
  在弗裡德曼訪問之後一個月,智利軍政府宣布將“不惜一切代價”制止通貨膨脹。這個政權把國家開支削減了27%,燒掉了成捆的比索。國家退出銀行系統和撤銷對金融包括利率的管,還大幅度降低了關稅、放開了2000多種產品的價格,取消了對外國投資的限制。皮諾切特使智利從與鄰邦結成的、致力於推進地區工業化的聯盟中退了出來,把智利變成了廉價商品進入拉美的門戶。成千上萬的國有部門工作人員在政府拍賣國有企業的時候失去了工作。這次拍賣實際上是400余家國有工業的財富向私有部門的大轉移。智利不僅允許跨國企業將它們的全部收益帶回國內,而且還提供匯率保障來幫助它們這樣做。為了建立投資者的信任,比索與美元掛鉤。四年之內,不僅在阿連德執政期間而且在之前的進步聯盟土地改革時被征用的所有財產的將近30%都物歸原主。新法律像對待其他任何一種“自由”商品一樣對待勞動力,掃除了40年以來的不斷取得進步的勞工立法,醫療保健也像公共養老基金一樣實行私有化。國民生產總值暴跌了13個百分點,工業產量下降28%,購買力跌到1970年水平的40%,一個接一個的民族企業破產,失業率急劇攀升,一直到 1978年經濟才出現反彈。從1978年至1981年間,經濟增長了32%。雖然工資保持在比10年前低將近20%的水平,人均收入卻又開始增加。一個可能更好的進步指標是嚴刑拷打和非法處決逐漸減少。但盡管芝加哥經濟學家因為三年的經濟增長而得到了榮耀,他們卻使智利走上了近於瓦解的道路,關於這一點現在通過反思可以看得很清楚。經濟的反彈是金融系統和大量外資作用的結果。結果證明外資導致了投機者的狂歡、銀行系統的壟斷和繁重的外債。像洪水般湧入的外資確實使固定的匯率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得以保持,但個人債務從1978年的20億美元急劇增長到1982年的140多億美元,給智利貨幣帶來難以負荷的壓力。比索由於像實際中存在的那樣與升值的美元的匯率固定,便人為地提高了比索的價值,導致大量廉價進口商品湧入。當消費者利用自由化的貸款方式購買電視、汽車和其他高價商品時,儲蓄縮減、債務增加、出口降低、貿易赤字擴大。
  1982年,一切都土崩瓦解。銅價的暴跌加劇了智利的貿易逆差。國內生產總值跌落15%,工業產量迅速收縮,破產企業數量比以前增加了兩倍,失業率達到30%。盡管皮諾切特之前保證保持貨幣穩定,他還是實行了比索貶值,這使那些借入美元或以比索形式儲蓄的窮苦的智利人民傾家蕩產。中央銀行儲備減少了45%,私有銀行體系也崩潰了。危機迫使國家重新采用在阿連德執政期間都未實施的法律,接管了將近 70%的銀行系統並重新控制金融、工業、價格和工資。皮諾切特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幫助以擺脫困境,並公開保證要償還外國債權人和銀行的債務。
  就像國際左派在阿連德執政期間蜂擁來到智利一樣,在皮諾切特統治的1978年至1981年的黃金時期,智利又成了信奉自由市場的右派的向往之地。經濟學家、政治科學家和記者都來親自目睹這個“奇跡”,並把智利作為可在全世界推行的榜樣。
  除了商人,右翼活動分子也來到智利以示與皮諾切特政權的團結。《國家評論》的出版商威廉姆·拉捨爾以及其他最終在裡根1976年和1980年競選共和黨總統提名時走到一起的骨干,組織了美國—智利理事會,以對付美國皮諾切特的批評性報道。“我找不出一個相信智利政府在實行”拷打的“智利政權的反對派”,拉捨爾在1978年從智利訪問回來之後寫道。至於由激進的自由市場政策引起的“過渡時期人的不便”,拉捨爾認為,“為了明天一個更為健康的社會,在今天遭受一定量的損失,既不是不可忍受的也是無可厚非的。”
  弗裡得曼以經濟自由優於政治自由為皮諾切特辯護,而芝加哥團體在以哈耶克1960 年出版的專著《自由秩序原理》命名的智利1980年憲法中把這樣一種關系制度化了。新憲法把經濟自由和政治權威神聖化為相互補充的品質。他們為一個強有力的執政者,例如皮諾切特辯護,說不僅深遠的社會變革的出現需要這樣的人,而且維持這種變革直至智利的“民眾心智發生改變”也需要這樣的人。中央銀行行長談到:智利人長期以來“接受的是軟弱教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培養他們的強力,市場本身會提供指導。當被問及由休克療法導致的高破產率的社會後果時,托裡比奧·邁瑞諾上將答道:“這是一個經濟動物的叢林。叢林法則就是弱肉強食、不論親疏。這是現實。”
  但在這樣一個純粹競爭的野獸的樂園,可能會出現危險,需要獨裁統治迫使智利人民接受消費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和被動的而非參與性的民主。“民主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一條通往保護絕對經濟自由的真正“自由社會”的途徑,皮諾切特在1979年的一次由弗裡德曼的兩個信徒起草的發言中這樣談到。弗裡德曼對資本主義和獨裁統治之間的關系閃爍其詞,但他以前的學生卻始終如一。“一個人的實際自由只有通過獨裁主義政權保證”,財政部長卡斯特羅說到,他承認:“公眾輿論強烈反對我們,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保持這種政策。”
  新右派在智利首次實現了用經濟自由和權威來重新定義民主。據芝加哥大學優秀畢業生克裡斯蒂安· 拉羅烏萊特說,在皮諾切特的嚴格控制下,智利成為“在自由的社會秩序基礎上確立政府形式這一世界潮流的先驅”。比如說,智利私有化了的養老金制度如今就成為社會保障轉型的一個典范。布什在1997年曾就這一問題接受了智利經濟學家同時也是芝加哥大學畢業生何塞·皮涅拉的建議。
  皮諾切特和弗裡德曼都是先驅,預示著一個妄為、無情的新世界。如今,皮諾切特正因為他“休克療法”的招牌而受到軟禁,弗裡德曼也去世了。但他們所開創的世界卻幸存了下來。對於1975年的智利來說極端的東西成了當今美國的標准:一個由市場界定人類全部成就的、政府以自由的名義折磨人民的社會。
(百度百科)

資源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制作;僅供個人研究,不可用於商業用途。



目錄:
第一章 弗裡德曼是誰
弗裡德曼:一代經濟學宗師
弗裡德曼經濟學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弗裡德曼對後世經濟學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第二章 弗裡德曼的價格理論
什麼因素決定了你所購買商品的價格
為什麼有的商品價格改變後,銷售量會大幅度變動
番茄醬價格的變動對番茄市場有什麼影響
好東西怎麼也會賣不出去
第三章 弗德曼的貨幣和通貨膨脹理論
流通中貨幣的數量是由什麼決定的
如果貨幣過度增加,多余的部分該怎樣消除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通貨膨脹
為什麼說通貨膨脹是一種危害社會的疾病
為什麼說通貨膨脹會將財富重新分配
誰來抑制通貨膨脹
為什麼反通貨膨脹政策會讓經濟衰退
第四章 弗裡德曼關於失業問題的理論
失業是社會中必然存在的現象嗎
為什麼說通貨膨脹不一定能替換失業
為了降低失業率,政府該如何做
高收入國家為什麼也會有高失業率
第五章 弗裡德曼的自由市場理論
自由的市場有何美妙之處
在自由市場中,是否每個人都富有
政府要不要管市場的“閒事”
自由市場,如何調控更“經濟”
第六章 弗裡德曼的企業理論
企業如何決定雇傭員工的人數
企業為何要進行價格大戰
壟斷地位能為企業帶來什麼
企業要警惕違法成本
企業是否該承擔社會責任
第七章 弗裡德曼的消費理論
弗裡德曼的消赀理論
什麼主宰著你的消費
傷根據什麼“定價”自己的消費
消費者是怎樣選擇商品的
人們的消費並不總是理性的
第八章 弗裡德曼的跨學理論
經濟自由同政治自由有什麼關系
為何要將競爭機制引入教育產業
怎樣利用稅收制度為弱者創造福利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