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非洲絲綢之路: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新邊疆》(
《非洲絲綢之路: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新邊疆》(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4
大       小 -
《非洲絲綢之路: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新邊疆》( 簡介:   導讀: 簡介: 內容介紹: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國、印度兩國同非洲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和印度對非洲國家和地區貿易及投資的興起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本書為世 簡介: 內容介紹: 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國、印度兩國同非洲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和印度對非洲國家和地區貿易及投資的興起受到了全世界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非洲絲綢之路: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新邊疆》("介紹
  導讀: 簡介: 內容介紹: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國、印度兩國同非洲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和印度對非洲國家和地區貿易及投資的興起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本書為世 簡介:


內容介紹:
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國、印度兩國同非洲國家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和印度對非洲國家和地區貿易及投資的興起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本書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顧問布雷德曼所著。書中強調從60年代起,北京就利用非殖民化進行布陣,投資非洲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鐵路建設。近年,亞非之間的經貿往來發展迅速,在進口非洲的產品方面,亞洲幾乎和美國、歐洲不相上下。2000年以來,亞洲從非中進口產品的比重達到27%,而歐洲的比重則下降了一半。在出口方面,亞洲對非出口也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
中國和印度對非洲貿易及投資的興起,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發展和融入全球經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亞非貿易及投資的爆炸性增長的核心,是亞洲新興的經濟“巨人”中國和印度,這是南南關系新趨勢中令人側目的特點。亞非從事國際商業活動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絲綢之路的時代,而今天的中印與非洲的貿易及投資規模之大,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自2000年以來,非洲與亞洲之間的貿易及投資大幅度增加。今天,非洲27%的出口是到亞洲,而2000年這個比例僅有14%左右。在非洲的出口貿易中,對亞洲的貿易量目前與對非洲傳統貿易伙伴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量幾乎並駕齊驅;亞洲對非洲的出口增長也非常迅速,年增長幅度大約18%,增長速度超過對其他地區的出口。
  中國和印度的工業正在快速現代化,中產階層迅速崛起,收入和購買力不斷增加。由此帶來的是,不僅對非洲的傳統出口商品需求不斷增長,例如自然資源采掘型初級商品、棉花等農業產品,而且對非洲的各種非傳統出口產品需求也不斷增長,例如家用消費品、加工後的初級商品、輕工制成品、食品和旅游。非洲勞動力密集,在向普通的中國和印度消費者和公司出口這些非傳統貨物及服務方面,是有競爭潛力的。
  投資方面,中國和印度在非洲已有的外國直接投資主要集中於開采領域,例如石油和采礦。事實上兩國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近幾年一直在多元化。中國和印度對非洲大陸的大舉投資,投資領域主要有服裝、食品加工、零售企業、漁業和海產養殖、商業房地產和交通建設、旅游、發電廠和電信業。有些投資正在推動非洲的貿易進入最領先的多國公司網絡,不斷改變“國際分工”的格局。中國和印度對非洲的商業戰略,著眼點遠遠超過資源本身。
  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及投資急劇增長,但顯然存在不對稱性。亞洲固然占非洲全球出口的四分之一,但在亞洲的全球進口總量中,來自非洲的僅有1.6%左右。非洲公司在亞洲進行的外國直接投資,無論是絕對金額還是相對比例,都是微乎其微。同時,隨著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和印度企業的崛起,通過中國和印度企業家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投資,或從本土市場出口的方式,也擠占了紡織和服裝等領域非洲廠家的國內銷售和出口空間。這種競爭一方面促使非洲企業提高效率,但在轉型期間也制造了失業和其他社會成本。為此,有些非洲政府采取了保護國內企業的政策,這是意料之中的。
  世界貿易及投資的這個新發展階段逐步成型,南南國際商業活動日漸崛起,中印在其中的領袖地位呼之欲出,非洲無法承擔落後的代價,特別是因為與北方之間可以增進發展的貿易及投資機會仍非常有限。如果非洲人民無法真正參與國際商業的新模式(最重要的是無法從中獲益),那將是世界其他地區(包括非洲的國際發展伙伴)無法承擔的損失。
  非洲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在非洲進行國際貿易及投資的成本非常高。過去15年來,世界貿易及投資大幅度膨脹,但非洲大陸在全球市場上的總體貿易表現非常令人失望。過去60年來,非洲的總出口市場份額是一直在下降的。如果不扭轉下降趨勢,非洲大陸的持續增長前景黯淡。盡管近年來進入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快速增長,非洲大陸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淨額中所占的比例僅有1.8%。
  非洲的商品出口主要是石油。在過去20年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非石油出口比重沒有保持增加的地區。這意味著,非洲未能充分利用國際貿易來帶動增長。
  除產油國外,經濟增長強勁的非洲國家,其增長動力部分來源於其他主要出口初級商品的全球價格上漲。除價格相對停滯的原材料外,包括金屬和非石油礦物在內,其他初級商品的價格均顯著上漲。初級商品價格出現世界性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受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增長所拉動,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在全球進口增長中,中國和印度的貢獻比例為,近40%的寶石,原油的30%及金屬礦砂的20%。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國對初級商品的需求可能繼續增長,或者至少保持目前的水平不變。
  許多非洲國家也在實現出口的多元化,不再單純依賴少數幾種未加工初級商品的出口。輕工制成品、加工食品、園藝產品及旅游等服務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有些國家(例如尼日利亞和南非)一直在提高技術型產品的出口比例。這兩個國家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正在出口中低技術含量的產品,進入越來越不受亞洲國家重視的領域。
  中國成為非洲的產品輸入大國
  亞洲與非洲的貿易量飛速增長,這一趨勢是非洲貿易表現中的一個主要亮點。貿易量的增長,主要推動力是兩個地區經濟上的互補性。非洲對亞洲的制成品和機械的需求不斷增長,而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不僅對非洲自然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對非洲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要素禀賦和其他經濟資源有可能會繼續在國家層面上維持這種很強的亞非互補性,意味著目前的亞非貿易熱潮有可能具有可持續性。
  非洲對亞洲的出口量正在加速增長:1990~1995年間非洲對亞洲出口保持15%的年增長,過去五年的年增長率達20%(2000~2005年)。在非洲的對外出口中,亞洲占27%,與歐盟的32%和美國的29%相差無幾。盡管對亞洲出口高速增長,非洲的出口規模依然相對較小:非洲對亞洲的出口僅占亞洲全球進口的1.6%。
  近年來非洲對亞洲出口的增長,主要是因為對中國和印度出口劇增。非洲對這兩個國家的出口一直在飛速增長。盡管中印在非洲對外總出口中所占的比例僅有13%,但非洲對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增長速度是非洲大陸全球總出口增速的1.7倍。印度和中國相比,中國是更有活力的非洲出口目的地市場。1999~2004年,非洲對中國的出口年增長為48%,對印度為14%。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出口有10%是輸出到中國,有3%左右輸出到印度。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非洲產品輸入國。
  過去幾年來,非洲對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增長,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工業不斷發展,家庭的消費不斷增加,存在龐大的自然資源國內需求缺口。石油是第一大出口商品,其次是礦砂和金屬。非洲對中國和印度的出口,石油占大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非洲的全球出口模式。此外,中國和印度也在越來越多地進口勞動力密集型的未加工或半加工農業初級產品,進一步深加工後用於工業用途(木材、棉花)或消費用途(食品)。石油、金屬和農業原材料加起來,在非洲對中國和印度出口中占85%。
  在非洲對中印的出口中,出口原產地的地理分布非常集中。五個石油及礦物輸出國占非洲對中國出口的85%。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對印度的出口中,僅南非就占68%。
  亞洲對非洲的出口也不斷增長。過去五年,亞洲對非洲的出口年增長速度達18%,超過對包括歐盟在內所有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亞洲對非洲的出口主要是制成品,像潮水一樣湧入非洲。出口中有一些是產品散件,在非洲組裝後再輸出至歐盟和美國等第三方市場,還有一些是供非洲制造業自用的資本貨物(機械及設備)。非洲還從亞洲進口相當數量的非耐用消費品,與非洲本土生產的產品展開競爭。
  非洲與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快速增長,但金額比貿易要小得多。非洲在中國和印度進行了一些外國直接投資,但主流是中國和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非洲。截至2006年年中,中國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估計為11.8億美元。
  過去十年,中國和印度在非洲進行的外國直接投資大都集中於采掘業。此類投資一般屬於資本密集性,因此在當地創造的就業很有限。但過去幾年內,中國和印度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已開始向其他領域進行多元化發展,主要包括服裝、農產品加工、發電、公路建造、旅游和電信。中國和印度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在地理上也更趨分散。
  非洲要向兩個亞洲巨人靠攏
  中國及印度與非洲大陸的商業活動迅速增長,為非洲人民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具體而言,這兩個亞洲經濟巨人對發展與非洲的商業關系有濃厚的興趣,可能使非洲擺脫過度依賴少數幾種初級商品的局面,提高出口的多樣化,轉向增加生產勞動力密集型輕工制成品及服務。非洲還可借此利用自然資源禀賦的長處,發展後向及前向關聯產業,從加工中獲取更多的價值,並適時參與現代的全球生產共享網絡。中印兩國的濃厚興趣還可使非洲企業更多地面對外國競爭、技術進步和現代勞動技能,從而提高非洲企業的效率;提高國際一體化程度,不僅是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一體化,最重要的可能是加強非洲的內部一體化,因為非洲大多數國家的國內市場深度和規模都太小,無法提供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品所需要的規模。
  非洲與中國和印度的商業關系存在嚴重失衡。例如,盡管中印作為非洲出口目的地市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從這些亞洲國家的角度看,來自非洲的進口在其全球進口中僅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同時,中印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盡管從絕對意義上講仍規模很小,但在迅速增長。但是,非洲對中印的外國直接投資水平及增長速度仍極有限。
  如果不進行政策改革,中國及印度在非洲的利益所提供的機會可能無法得到充分利用,而現有的失衡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繼續存在。在所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些情況會減少非洲的經濟增長和繁榮再上新台階的可能性。
  高關稅卡住雙邊貿易
  中國、印度及非洲國家的關稅結構中仍有一些制約相互貿易的不利成分。
  除了一些重要商品,非洲出口商在亞洲面對的關稅高於在美國和歐盟。亞洲國家中,中國和印度對非洲產品的關稅仍保持在高水平,這不利於非洲出口高附加值加工產品,這是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兩國均對農產品征收高關稅。印度的關稅普遍很高。中國是一個相對自由化的市場,對本國需求最大的原材料實行零關稅,包括原油和礦砂,但對其他進口商品維持中高關稅水平,特別是對從南方進口的非食用性原料。中國已宣布進一步降低關稅,在2007年底前降低關稅結構的內部分散性。
  非洲對亞洲商品也有許多高關稅限制。紡織品、棉紗、服裝、鞋襪和輕工制成品是非洲從亞洲進口的最主要商品,在非洲屬於關稅最高的商品之列。但其他從中國和印度進口的大宗商品,例如電子產品、機械和運輸設備,關稅一般相對較低。盡管非洲的關稅壁壘已大幅度降低,中間產品進入非洲的關稅仍很高,這也制約了非洲的制造業出口。這種不利於出口的偏向性做法是非洲決策者的一個明顯改革目標。
內容截圖: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