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崇祯傳》(樊樹志)影印版[PDF]
《崇祯傳》(樊樹志)影印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0
大       小 -
《崇祯傳》(樊樹志)影印版[PDF] 簡介: 中文名 : 崇祯傳 作者 : 樊樹志 資源格式 : PDF 版本 : 影印版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書號 : ISBN:7010024936 發行時間 : 1997年11月 地區 : 大陸 語言 : 簡體中文 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以豐富的資料,流暢的文字,敘述了崇祯的帝王生涯。揭示了這位頗有作為的並非亡國之君,在皇朝不可逆轉的衰敗過程中演出的種種亡國悲劇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崇祯傳》(樊樹志)影印版[PDF]"介紹
中文名: 崇祯傳
作者: 樊樹志
資源格式: PDF
版本: 影印版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書號: ISBN:7010024936
發行時間: 1997年11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豐富的資料,流暢的文字,敘述了崇祯的帝王生涯。揭示了這位頗有作為的並非亡國之君,在皇朝不可逆轉的衰敗過程中演出的種種亡國悲劇,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崇祯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一個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的皇帝。只是時運不濟,他接手的是一個內外交困的爛攤子,衰亡的征兆在他出生之前早已初見端倪。他力圖挽狂瀾於既倒,終於未能成功。這是一場悲劇,個中緣由錯綜復雜。歷史,波詭雲谲變幻莫測,它提供了帝王們馳騁的舞台,讓他們施展才干,但時機稍縱即逝。消失了的歷史,再也不可能重新作一番演繹,使後人對歷史發展格局所作的任何假定,變得毫無意義。不過,人們帶著這種獨特的視角去審視十七世紀上半葉這段令人感慨欷欺的歷史時,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
  崇祯是一個有稜有角鋒芒畢露的人物,十七年的政治生涯始終處於各種矛盾的焦點上。復雜多變的形勢,層出不窮的棘手難題,需要他去面對,強大的壓力使他的品格發生裂變。在他身上,機智與愚蠢,膽略與剛愎,高招與昏著,兼而有之,他勵精圖治,自律甚嚴,但求治之心太切,結果適得其反。他深知用人為第一要務,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但用而不專,疑神疑鬼,翻臉不認人,從閣部大臣到封疆大吏,更調頻繁,懲處隨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離心離德。他勤於理政,事必躬親,常朝從不停辍,召對時時舉行,十七年來未稍懈怠,但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終於成了孤家寡人。及至魂歸煤山,陪他而去的只有貼身太監一人,願為他的社稷殉葬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一個並非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令人感到震撼,思緒萬千。
  中國一向有“以古喻今”的傳統。筆者以為,歷史與現實固然不能割斷,但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兩者不可混為一談。在一個正常的政治氛圍中,人們原本大可不必借歷史來影射現實。史論與時評,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范疇。歷史學家大可秉筆直書,不必提心吊膽地提防人們的聯想,而束手束腳,三緘其口,把原來簡單明嘹的史事寫得閃爍其辭,撲朔迷離。這是我的出發點。我想以盡可能客觀冷靜公正的心態為崇祯立傳,其間可能有些見解有悖於以往流行的傳統觀點,那是對歷史理解的視角有所不同,乃百家爭鳴的題中應有之義。否則的話,本書也就沒有問世的必要了。
  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歷來為開國英主寫傳者多,為末代皇帝寫傳者少。然而,創業難,守成更難。開國英主叱咤風雲的英雄業績,讀之令人振奮;末代君主於內外交困之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壯一幕,讀之令人感慨,發人深省。出於這種考慮,筆者樂意把明朝末代皇帝十七年的政治生涯重現出來,把十七世紀上半葉那風雲變幻的歷史舞台上匆匆過場的這位悲劇人物的喜怒哀樂展示出來,讓讀者從現世的喧囂繁忙中抽身出來,去品味三百多年前發生在紫禁城裡的一段往事,或許並非無益之舉。
  崇祯皇帝在闖王進京之際,倉促吊死於煤山。自從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發表以來,人們把這個人物當作“農民革命”的對立面,當然不會有什麼好的評價。本書無意於寫什麼翻案文章,只是對以往過於簡單化的評論模式表示些許質疑,以為不必意氣用事,汲汲於貼標簽,而應該盡可能客觀冷靜公正地再現那一段歷史。非黑即白的形而上學判斷,應予摒棄。作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人,去評論明清鼎革之際改朝換代中的這位君主,似乎可以超脫一些,不受各種非歷史因素的干擾。這樣,庶幾更接近歷史的真實。
  寫完這本書之後,感慨良多。倒不是有感於傳主命運的坎坷,而是有感於我所從事的專業——歷史學每況愈下的境遇。
  不管社會如何看待歷史與歷史學,我們自己不能消沉,要深刻地反省自身。在緬懷輝煌的過去的同時,不能不承認史學存在脫離社會的潛在危機,由來已久。這種危機並非中國所獨有。據史學史專家的考察,當代西方史學的發展中有一種引人注目的傾向,愈來愈注重於深刻的分析,為此引進了備門學科的方法,從而使它變得日趨深奧,輕視或鄙棄傳統的方法——記敘與描述,結果把活生生的充滿人類豐富多彩活動的一幕幕活劇,寫成了抽象的社會藍圖或數理模式,歷史著作成了不受公眾喜歡的枯燥乏味的冷冰冰的“磚頭”,失去了與整個社會的聯系,失去了讀者。這種情況,已經引起明智的歷史學家的警覺,於是不少人喊出了“復興記敘體”的口號,引人入勝的事件和人物重新受到重視。這是值得注意的新動向。
  其實,以《史記》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史學何嘗不是如此,它們的許多篇章,可以與脍炙人口的文學大師的散文佳作相媲美,讀來朗朗上口。有意思的是,當代美國的歷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所寫的一系列敘事史作品,好評如潮的道理也在於此。從他的漢名中,人們依稀可以窺見這位西方學者對司馬遷的景仰之情。而我們自己卻淡忘了這種優良傳統,實在令人遺憾。
  成功的歷史學家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多側面的。著作等身的一代宗師朗克(LeoPold von Ranke)深有所悟地說,歷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就其尋求史料、確定史實等方面來看,史學是科學,但史學並不到此為止,它要求敘述和再造。作為科學,它與哲學相關;而作為藝術,它又與詩歌相近。在他之後的英國史學家馬考萊(Thoma Macaulay)的作品以敘述生動細致著稱,無論是敘述事件或是描摹人物,都能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他曾經說過,歷史著作應該讓我們的祖先以他們自己的語言、方式和裝束出現在我們面前。因此他的著作特別注重形象生動的細節描寫,饒有興味。另一位英國史學家屈維廉(George Treve Lyan)一生寫下大量文筆生動受人歡迎的作品,繼承了“文學史學”的傳統,追求一種美,一種趣味,一種聯想。以描述見長的屈維廉的歷史著作,讀來猶如生動流暢的散文,既可以研究為目的閱讀,也可以欣賞為目的浏覽,使他獲得了廣泛的讀者群。
  有鑒於此,我在寫歷史人物傳記時,盡量避免以往一些通史、斷代史、專史著作中那種刻板沉悶,令人望而生畏的章法和筆法,追求一種生動活潑的敘事史風格,注重情節、對話,注重形象、具體,使一般讀者能輕松自如地讀下去。先前在寫《萬歷傳》(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時已注意及此,此次寫《崇祯傳》力圖更理想一些。
  寫歷史人物傳記,與寫一般歷史著作明顯不同之處,是必須樹立傳主的形象,刻劃人物的性格,不能平鋪直敘面面俱到地寫成一筆流水賬。古希臘傳記體史著奠基人普魯塔(Plutarch):在他名著《亞歷山大傳》序言中,曾經這樣透露他的心得:我所寫的,不是歷史的書,而是一部傳記。一些小小的行動及語言,常常比大事件更能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正如畫家畫一幅肖像時,他只抓住臉龐和眼神,幾乎不考慮身體的其他部分。我也把大事跡或戰爭部分,讓給他人去寫,我只寫人物心理方面的特征,用這種方法來敘述或描寫每一個英雄或偉人的傳記。筆者以為這是值得借鑒的傳記筆法。當然,帝王並非個個都是英雄或偉人,但關於他們的傳記的寫法,則大體是有共同之處的。話雖這麼說,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相當的功力和識見。多年來形成的固定程式、習慣困擾著自己的思緒,要追求一種新穎的章法和筆法,常常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時不時地流露出為舊傳統所束縛的痕跡。《崇祯傳》想寫得灑脫一些,似乎未必盡如人意。這大概也算是積重難返積習難改吧!
後記
  寫歷史傳記,並非文學創作,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無征不信”的樸學古訓。然而在寫《崇祯傳》的整整三年中,我始終感受到作家們所說的“創作沖動”,那並不是“塑造”這個人物形象的沖動,而是恢復這個人物本來面目的沖動。閱讀了數以千萬字計的歷史資料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對長期以來各種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史家們不太公正客觀的評價,深感不滿,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三年時間斷斷續續寫出來的東西,當然談不上“一氣呵成”,但我寫每一章每一節時都有一種新鮮感,想寫出一點對歷史的新思索,寫出一個有別於以往史著中流行的“反面”人物的形象,努力使人們對崇祯皇帝的認識向歷史的本來面目大大靠近一步。人們對以往歷史的認識,正如同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一樣,有待於不斷深化不斷更新,這是一個漫長的永無止境的過程,每一代人都應在這個過程中作出自己那一份努力。
  《崇祯傳》是在完成了《萬歷傳》之後寫的,積累了經驗,寫得比較自如。不過認真計較起來,崇祯朝的歷史要比萬歷朝的歷史難以研究,最顯著的原因就是沒有完整系統的《實錄》可以利用,只有一點支離破碎殘缺不全而又極其簡略的“長編”,要把崇祯一朝的史事整理清楚,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顧誠教授曾對我說,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確實是深知其中甘苦的肺腑之言。另一個顯著的原因是這一時期正好處在改朝換代之際,正如湯因比(Arnold J.Toynbee)所說:“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新王朝建立者對這一段新舊交替的歷史的諸多方面,作了或多或少的掩飾、歪曲。到了清末民初又一個改朝換代時,那些激於義憤的史家們又一次從另一個角度使這一段歷史蒙上一層感情用事的色彩。這就為研究晚明史與南明史帶來了困擾和迷惑。大的框架當然是明白無誤的,但一涉及某些歷史細節,往往需要從爬梳與考訂史料入手。我利用了前人在這方面的成果,還有不少難題,需要自己花工夫搞清楚。因而拙著達到的只是一個有限的高度,沒有也不可能窮盡這一歷史時期的全部史料,沒有也不可能解開這一歷史時期的所有疑案。
  當拙著撰寫過半時,見到了遼寧教育出版社“明代帝王系列傳記”中張德信、譚天星兩位先生合著的《崇祯皇帝大傳》,深深地為他們新穎的構思、思辨的筆觸所折服。好在這個人物與這段歷史極其豐富多彩,復雜曲折,各人的視角不同,對史料的理解、剪裁、取捨也自然而然地不同,雖然都是為崇祯立傳,寫出來的東西卻毫無雷同感。我和張德信先生是熟識的朋友,但沒有為寫此書而作過一次商議,兩書的各不相同並非刻意營求,實在是“不謀而異”。於此我再一次領悟到歷史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可窮盡性,同一對象由不同作者寫出來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晚出的拙著並不會失去它自身的價值。
  在本書臨近付梓時,我要向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山本英史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劉铮雲研究員為我提供參考文獻的盛情,表示誠摯的謝意;我還要向本書責任編輯張維訓先生,以及所有關心我的國內外朋友們,深深地致謝,並向他們致以新春的祝福。
  吳江越峤千余裡。
  春賞何由早寄聞。
  樊樹志 丙子年春節
  於復旦涼城寓所

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受命於危難之際
一、“召信王入繼大統!”
二、不動聲色逐元凶處奸黨
三、定閹黨逆案,毀《三朝要典》
四、昭雪冤獄,弘揚正氣
第二章 刻意營求中興之治
五、寄厚望於袁崇煥
六、同室操戈:毛文龍之死
七、已巳之變:袁崇煥的悲劇
第三章 憂勤惕厲,殚心治理
八、“今日吏治民生夷情邊備事事堪憂!”
九、“此時不矯枉振頹,太平何日可望?”
十、“朕自御極以來,夙夜焦勞”
十一、“朕萬不得已遣用內臣”
第四章 “諸臣但知黨同逐異,便己肥家!”
十二、錢謙益案——會推閣員引發的黨爭
十三、錢龍錫案——袁崇煥之獄引發的黨爭
十四、溫體仁與周延儒的傾軋
十五、“崇祯皇帝遭溫了!”
第五章 舉旗不定的撫與剿
十六、黃土高坡上的造反大軍
十七、楊鶴撫局之敗
十八、洪承疇蕩平陝西
十九、戰火蔓延山西
二十、渑池渡:一發而不可收拾
二十一、車箱峽:陳奇瑜重蹈覆轍
第六章 “十年不結之局”
二十二、“流氛震驚皇陵,責實在朕”
二十三、“洪承疇督剿西北,盧象升督剿東南”
二十四、孫傳庭:“設伏出奇,具見調度”
二十五、“恨用卿晚”——楊嗣昌“十面張網”
二十六、“十年不結之局”似可結局
第七章 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
二十七、“剿兵難撤,敵國生心”
二十八、清兵深入二千裡
二十九、“鹽梅今暫作干城”——楊嗣昌督師
三十、“功雖未成,盡瘁堪憫”——楊嗣昌之死
三十一、“滅寇雪恥”成泡影——洪承疇降清
三十二、“可款則款,不妨便宜行事”——陳新甲被殺
第八章 並非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三十三、周延儒復出與賜死
三十四、分庭抗禮的李自成與張獻忠
三十五、一籌莫展:出征、南遷、勤王
三十六、“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
三十七、最後的時日
三十八、闖王進京
第九章 尾聲
三十九、“沖冠一怒為紅顏”
四十、為明復仇旗號下的各種活動
四十一、噩耗傳到南京之後
四十二、皇太子之謎與朱三太子案
跋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