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小說圖書 >> 《金陵春夢(全八集)》掃描版[PDF]
《金陵春夢(全八集)》掃描版[PDF]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小說圖書
發布時間 2017/7/17
大       小 -
《金陵春夢(全八集)》掃描版[PDF] 簡介:   導讀: 簡介: 內容簡介:《金陵春夢》是一部長達230萬字的章回小說,全書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寫蔣介石在大陸的大半生,從崛起到覆滅,遁往台灣,另續殘夢為止。八集分別為《鄭三發子》 簡介: 內容簡介: 《金陵春夢》是一部長達230萬字的章回小說,全書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寫蔣介石在大陸的大半生,從崛起到覆滅,遁往台灣,另續殘夢為止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金陵春夢(全八集)》掃描版[PDF]"介紹
  導讀: 簡介: 內容簡介:《金陵春夢》是一部長達230萬字的章回小說,全書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寫蔣介石在大陸的大半生,從崛起到覆滅,遁往台灣,另續殘夢為止。八集分別為《鄭三發子》 簡介:


內容簡介:
《金陵春夢》是一部長達230萬字的章回小說,全書共分八集三百二十回。寫蔣介石在大陸的大半生,從崛起到覆滅,遁往台灣,另續殘夢為止。
八集分別為《鄭三發子》、《十年內戰》、《八年抗戰》、《血肉長城》、《和談前後》、《台灣風雲》、《三大戰役》和《大江東去》。起自第一回《逃荒年鄭家拆骨肉;找奶媽蔣府迎新人》,終於第三百二十回(第八集第四十回)《炮聲雷鳴,大上海勝利解放;五內如焚,蔣介石澎湖棲身》。既寫蔣介石幾十年中的行事,更寫中國幾十年間的變遷。從每一集的題名就可以看到,這一段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幾乎都包括進去了。八集互相銜接,也可獨立成書。
作者簡介:
嚴慶澍1919年生於江蘇吳縣一小康人家。家鄉緊傍一碧千頃、景色秀麗的太湖。抗戰時期,嚴慶澍輾轉西南大後方,曾當過中學教師、銀行職員、電影公司文員,生活面較廣。1943年他有幸得到路透社重慶分社華籍主任記者趙敏恆的幫助,順利進入成都燕京大學新聞系半工半讀。
1947 年,嚴慶澍被派往台北,任《大公報》分館主任。1949年,蔣介石政權在內戰中敗北,撤往台灣。報館被軍警查封。嚴慶澍又轉到香港《大公報》社,任編輯部副主任。1950年改任《新晚報》編輯,並開始從事寫作活動。
嚴慶澍十分勤奮,是香港知名的高產作家。30多年裡他先後寫出七八十部小說、戲劇電影劇本,他的筆名亦不少,除唐人外,還有阮朗、嚴開、江杏雨、高山客、洛風、陶奔、張璧、草山上人、今屋奎一等約40個。除了成名巨著八大本的《金陵春夢》外,還有其續篇《草山殘夢》也有300余萬字。嚴慶澍還寫過《北洋軍閥演義》、《宋美齡的大半生》、電影劇本《詩人郁達夫》等等,都挺受讀者們歡迎。
他寫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蔣後主秘錄》,署名“今屋奎一”,則顯出其幽默感。緣於日本有個右翼記者兼作家古屋奎二在上世紀60年代多次赴台北采訪蔣介石,並整理出《蔣介石秘錄》(約60萬字)回日本,在《產經新聞》連載,內容多有蔣氏自我美化之處且流露出某種親日情緒,受到海內外進步輿論的批評。嚴慶澍遂在出版《蔣後主秘錄》時有意署上個日本式筆名“今屋奎一”,含有譏诮奚落古屋奎二之意,嚴慶澍認為任何作家都不應歪曲纂改歷史。他也正是這麼去努力寫作的。1979年嚴慶澍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他還是中國作協會員、廣東作協理事,曾三次受到胡耀邦、李先念等中央領導人親切接見。到了晚年,他已體弱多病,但仍堅持寫作。1981年,嚴慶澍辭世於北京,享年62歲。
寫作背景:
1950年10月,香港《大公報》編輯發行的《新晚報》創刊,作為《大公報》記者的嚴慶澍被調到《新晚報》繼續做編輯工作。《新晚報》曾連載宋喬撰寫的《侍衛官雜記》,受到讀者的歡迎,該報總編輯羅承勳考慮還應增加這方面的稿件。嚴慶澍在回憶此事的經過時說:“《新晚報》曾刊登《侍衛官雜記》小說,之後出版了單行本。作者宋喬寫蔣介石的膚淺與無賴相當有趣,讀者卻有這麼一個意見:蔣介石當真是這樣淺薄可笑?為了說明蔣介石之所以成為蔣介石——連美國總統都曾為之頭痛,《新晚報》總編輯以為最好再寫一篇,在讀者印象中塑造一個‘真正的蔣介石’。而且這種意見越來越多。這大概是由於當時全國解放為時未久,人們對蔣的‘厲害’記憶猶新之故吧?”羅承勳提出這個創作課題後,許多記者不敢承擔這一重任。最後,羅總編把撰稿任務派給了嚴慶澍,並說“反正你有空兒,就這樣了”。
這次撰稿任務落到自稱是“附骥尾者”的嚴慶澍身上,可能有這樣幾個理由:他在蔣介石“發跡”的上海住過,到過抗日戰爭的前方,到過內戰的前方,到過台灣。“對我來說,真是任務艱巨。對於那個人人皆知的角色,不比一般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虛構’;又不能僅憑資料去寫,否則效果與催眠術無異”,嚴慶澍誠惶誠恐地說。
接下來嚴慶澍就抓緊時間搜集材料。他根據蔣介石的家譜、浙江地方志、風俗習慣和有關蔣的傳記,從“鄭三發子”寫起,一發不可收拾。在創作的過程中,他在許多章節寫作費盡周折。蔣介石逛窯子盡人皆知,不寫不成,因為這涉及到蔣的為人。但一下筆又困難不少,他不可能再找到蔣當年所逛的窯子。
他在講到當時的寫作景況時說:“曹禺寫《日出》可以找到場景,我寫蔣的胡來就絕對找不到足以說明時空特征的場景。於是我到處搜求資料,找遍書店、書攤,卻一無所得。最後在摩羅上街之下或摩羅下街之上的一個簡陋狹小的舊貨鋪裡,找到了一本薄薄的有光紙石印的楷書文言體《三十年歇浦滄桑錄》。我已記不得作者和書店的名字。這是一本當年‘十裡洋場’上海‘風月場中’懷舊兼導游的小冊子,時間從清末到接近北伐。蔣介石在上海交易所做生意正是這段時期。我大喜過望,以五毛錢‘高價’買了。小冊子對上海妓院的分級、‘規矩’、陳設、‘制度’,乃至當時‘名妓’的花名、綽號與特征等等記載詳盡,我就用來做這場戲的‘活動場景’了。”此文一見報,讀者感到真實可信,如臨其境,同時也寫到“妓女”們的疾苦,使人落淚。
內容鑒賞:
《金陵春夢》最大量的讀者還是在大陸。有相當長一個時期,它是唯一能在大陸銷行的香港書籍。而唐人是從南到北,大陸許多人知道的唯一香港作家,盡管這部書長時期只是“內部發行”。在台灣,長時期當然是禁書。在香港和海外,當然是暢銷書。由於許多人對蔣介石的過去並不那麼知道,對“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滄桑巨變也並不了然,因此對這樣的一部書就特別有興趣了。這是一部演義小說。首先是紀實,然後是演義,不免有藝術的加工,誇張以至細節上不可免的虛構。
  
鄭三發子是書中首先引人入勝的情節。有人說,這就是虛構的。但也有一些旁證材料,如抗戰期間曾有許昌鄭姓的人,自稱是蔣介石原來的兄長,到重慶尋弟。這是確有其事的。有曾和此人同監的“華子良”可以證實。但有這事並不等於有那事——有鄭三發子,有鄭母改嫁……這一些傳聞就始終無法證實了。相反的,有另一些考證,證明傳聞之不可能。在嚴肅的歷史事實面前,不能采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吧。就算這樣,也並不能否定《金陵春夢》的價值。
首先,作者的態度是嚴肅的。他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作品,一改再改,根據確定無誤的材料作修改。有的已經改了,有的卻來不及,有的是他自己還沒有確信有誤,如鄭三發了,他當然不可能改。這是肯定的,作者不是要用自己也不相信的材料,編造故事,嘩眾取寵。其次,這部長篇中別的許多重大事件是不虛無誤的。比之於鄭三發子這一點,是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一個指頭無妨去存疑,九個指頭依然要珍視。這些都是有許多當事人後來現身說法,補充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材料的,如三大戰役就是這樣,作者都盡可能把它們作為可靠的根據,引用、補充或改其初作了。歷史的真相只有在不斷地袒露、補充、修正,才能逐漸更近於真實。這需要幾十年,有時甚至幾百年時間。而小說不等同於紀實,不能要求它絕對的准確,而且不作任何演義。
《金陵春夢》的寫作還有另一個一般小說作者不會遇到的困難。它的題材盡管是過去了的,過去了許久或過去還不久的,但還是有它的敏感性,而且這敏感又是多變的。這就使作者下筆為難,今天寫了的,明天可能要改,後天可能還要改。這不是作者可以掌握的。這是吃力不討好之處。此中甘苦,不難想見。《金陵春夢》較之後來的《草山殘夢》等等,有更高的藝術性,由於它掌握的材料還是比較充分,作者還是作了較大的揮灑。
作品評價:
“尤其是蔣介石身世之謎——由河南許昌鄭家的兒子因逃荒隨母改嫁成了浙江奉化蔣家的兒子。還有他早年在上海灘的生涯,也都帶有秘聞性質。但最好看的也就是最富爭議性的。鄭三發子雲雲(唐人認為老蔣原名鄭三發子——引者注),有人說是,有人說非,真相難明。而多數意見認為,屬於‘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之類。
這一集中因寫到上海灘逛窯子,吃花酒,為作者引來一件趣聞。有當年的見證人約他一見,以為寫得出,必然曾去過,既去過,必高齡,何況作者是以歷盡滄桑的一介老夫姿態出現的。誰知一見之下,對方才是真正的長者、年逾九十的作家包天笑老先生,唐人不過三十有余的同鄉後輩而已。”
幕後故事:
曾以“二夢”(《金陵春夢》、《草山殘夢》)、“秘錄”(《蔣後主秘錄》)18部630萬字行世,寫盡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紅塵興衰、帳前帏後、旮旯隱私的唐人,並不姓唐,其真實姓名叫嚴慶澍。他的創作生涯與蔣氏春秋結下不解之緣,可謂說來話長。
香港唐人寫“二夢”
  
1949年6月,嚴慶澍任香港《大公報》編輯;翌年被派往新辦的下屬報《新晚報》,參與主持業務工作。
  
當時《新晚報》刊登了宋喬的《侍衛官雜記》,讀者對作品中如此淺薄可笑的蔣介石不以為然。主編也認為最好再寫一篇,塑造出一個“真正的蔣介石”。最後,總編輯把目光落在曾在老蔣發跡地上海呆過、上過抗日前線河南、深入過內戰膠著地蘇北、曾在老蔣落海地方台灣創業———有如此不凡閱歷的記者嚴慶澍的身上。
  
至於筆名“唐人”,也有一番來歷。當嚴慶澎把《金陵春夢》的第一部《鄭三發子》書稿送到排字房,快要上機付印時,校對催他最後排定作者的名字。嚴聯想起引發他寫此書的《侍衛官雜記》的作者叫宋喬,說: “唐宋元明清嘛,就排‘唐人’好了。”從此嚴慶澍就以唐人筆名行世。
  
“春夢”自第一部1952年問世,唐人一發不可收,一氣寫了5 部,後來又寫3部,共8部,形成一套蔣介石在大陸興衰書系:《鄭三發子》、《十年內戰》、《八年抗戰》、《血肉長城》、《和談前後》、《台灣事件》、《三大戰役》、《大江東去》。僅前5部,在《新晚報》連載就達3年。
  
對於蔣介石發跡前闖蕩上海灘,唐人為了掌握背景素材,尋遍了香港大小書肆、書攤,終於買到一本叫《三十年歇浦滄桑錄》,實錄“十裡洋場”“風月場所”的小冊子,並且因之結識了當事人之一的近代小說家包天笑。包天笑回憶說:“我因為辦《晶報》應酬需要,常去‘書寓’。這類妓院相當高級,於名妓詩畫琴棋繞梁中培養love,我們偶爾邂逅蔣介石,他在混投機,吃花酒,他是屬於‘傍友型’的,攀不上風流文人之流哩!”這位90多歲的老報人清楚地記得當年蔣介石逛堂子的情形。他給唐人小說提了不少有益的意見。他倆因此成了忘年交。
  
20 世紀70年代末,唐人的“春夢”延伸———《草山殘夢》8部先後在香港、新加坡的華文報紙上連載,形成又一個創作高潮。“殘夢”比“春夢”多100萬字, 共350萬字,從蔣介石偏安台島,驚魂未定,寫到他叫囂“反攻大陸”,整頓黨治、情治、經濟,直到1975年壽終為止,那段蟄居在陽明山的殘生。
  
唐人得悉垂暮之年的蔣介石令台灣省70多位歷史學者向日本記者古屋奎二提供資料,助他撰寫《蔣介石秘錄》, 而日本右翼勢力妄圖染指我台灣省。唐人深感“形勢更比壞人強,日本極右派余孽是不能成事的了,但不能不對蔣經國有所勸告”。因此他又寫了上下兩部約40萬字的蔣氏題材小說《蔣後主秘錄》, 並譏諷地借用那個日本人的名字,衍生唐人此書的筆名“今屋奎一”。唐人還以“草山山人”筆名寫了本《宋美齡的大半生》,這應是他蔣氏書系的最後一本。
  
道德文章身後名
  
1958年,唐人正在熱寫《金陵春夢》時,台北的王君找上門來了。對方想用5倍或更多的稿費買斷唐人的寫作版權。唐人深谙台灣的用意,斬釘截鐵地予以回絕。此後,《大公報》讓唐人一家搬進報館居住:“文匯”、“大公”、“新晚”幾家每天都有人通宵值班,嚴加防范。
  
唐人是位高產作家。他創作出版了50多部長篇、中篇小說(還有35部需待整理)、14個電影劇本和幾部戲劇,還有無以數計的各類新聞作品。有朋友問他寫下了多少字?他1980年時回答說,“大概每小時2千到3千字的速度”,“每天寫萬字,達十年之久。”“我因為工作和生活,總是隨時擠時間來寫的”。
  
1978年9月,唐人因腦溢血症突發,半身不遂,送廣東從化療養院醫治。1981年,他又被送到北京有名的中日友好醫院,後漸見好轉。這年,葉劍英委員長發表談話,建議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期盼祖國和平統一的唐人未待痊愈,午夜2時起床在病房中寫他的新作電影文學劇本《阿裡山下》,結果摔倒在地,再也沒有起來。這個日子是11月26日。
-- 以上內容摘自互動百科 --
內容截圖: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