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弟子規講解》[WMV]
《弟子規講解》[WMV]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3
大       小 -
《弟子規講解》[WMV] 簡介: 中文名 : 弟子規講解 資源格式 : WMV 主講人 : 楊淑芬老師 發行日期 : 2008年 地區 : 大陸 對白語言 : 普通話 文字語言 : 簡體中文 簡介 : 弟子規講解 (楊淑芬老師主講) 遼寧教育電視台錄制 共65集 開播時間:2008年12月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一生只考中了秀才,是個教書先生,《訓蒙文》是他根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弟子規講解》[WMV]"介紹
中文名: 弟子規講解
資源格式: WMV
主講人: 楊淑芬老師
發行日期: 2008年
地區: 大陸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文字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弟子規講解
(楊淑芬老師主講)
遼寧教育電視台錄制
共65集
開播時間:2008年12月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一生只考中了秀才,是個教書先生,《訓蒙文》是他根據自己的教書實際經驗編寫的一本兒童蒙學讀物。後來,這部書被清朝學者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弟子規》全書以《論語·學而》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全書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韻文形式,分五部分編纂成書,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應守的規范。
內容摘錄:
遼寧教育電視台—弟子規講解—01
編號:20081024-01
主講者:楊淑芬老師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
大家好!
人一生,與我們最親密的地方,就是我們溫暖的家。所以自古以來,老祖宗就非常重視,我們的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人一生,將來能否成就,家庭教育就至關重要。家庭重視了教育,我們的子弟,才能好好地學習。那麼,我們家庭教育,首先應該重視什麼呢?就是重視品德的扎根。一個人一生有良好的品德,將來才能在世間立身行事,不偏差做人的基本原則、原理,才能做一個好人。
所以,我們翻開歷史,源遠流長的文化,首先重視的就是家庭倫常。那麼在家庭倫常當中,尤其重視的是我們的孝道。孝道如何來開顯呢?我們再深入地來探討,就是從家道、家規、庭訓。所以過去的人都有家譜,從家譜裡頭,我們可以探尋、追根,查到我們家庭它是有祖訓的,為什麼它能代代承傳?就是有家庭的教育。
那麼家庭教育確實這麼重要嗎?確實是非常重要。我們回憶小時候,父母、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教育,我們所看到的,經常是以身作則,做給我們看。所以我們小時候就能在耳濡目染底下,接受老一代的長輩,為我們演述人一生應該如何來處人處事。做人的道理,從小就可以建立起來。那麼我們反觀,當今社會結構,這樣的情形,已經少有見到了。
我們也可以想像、回憶,我們小時候,確實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非常熱愛我們這個家,平常我們都會以家庭為重。做任何事情,一定會想到父母,想到我的家族,想到我的家業,所以家風、家道,它就可以代代承傳。
我們從歷史上,從孔老夫子,從范仲淹,從曾文正公,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家族延續到今天,仍然非常興盛,那麼這也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回想我小時候,我看到家裡的廳堂,上面高掛著「四知堂」。一二三四的「四」,知道的「知」,「堂」就是廳堂的堂。在我識字以後,每天我會仰望著「四知堂」,心裡老是在盤算著,「四」代表是什麼,「知」又是什麼?每天想著想著,有一天終於忍不住了,問了父親。我說這「四知堂」,代表是什麼呢?父親摸摸我的頭,笑一笑,他說:你問得很好。
因為我也到朋友家、同學家去,看到他們掛的堂號,並不是「四知堂」,有西河堂,有鋤經堂,有寶樹堂,那麼這些堂號都不一樣,所以引起我心裡頭很大的疑問。父親聽了以後,他說:每一家,他的姓氏不同,他的堂號就有分別。
那麼我就很好奇,接著問:那麼我們楊家,為什麼叫四知堂呢?父親說這個問得很好,它是有故事的,有來歷的。
父親講道:咱們楊家,在漢朝時候,有一位當官的大臣,叫楊震,震就是震驚的「震」,我們平常白話講地震的「震」,楊震。他有一次,路過一個地方,要派任去當太守。一天晚上,他過去的一位學生,在夜裡頭,送來了百兩黃金,要送給楊震。楊震當時就講道,我一生為人是清白的,你何必如此呢?
那麼學生講,這個是孝敬老師的一點心意。當時楊震就非常生氣,說你不應該如此,學生就講道,沒有關系,反正只有你知我知,沒人知道啊。結果楊震非常生氣,而且是疾言厲色地告訴他,豈只有你知我知呢?還有天知地知呢。天地鬼神都知道,怎麼只有你知還有我知呢?
所以父親就告訴我:我們做任何的事情,不是只有一個人,或者對方知道而已,天地都知道。那麼我當時因為年紀很小,我就知道了,父親告訴我這個故事,他的用意,就是我們做人要清白。
所以長大以後,我又特別地觀察父親,他很喜歡寫書法,在每一幅書法的作品,都蓋上了「清白傳家」。那麼我們也看到了,這樣的堂號,自古以來,基本上就是每一戶人家,都有的祖訓、家規。
那麼我們現在,是不是沒有這些堂號、家規了呢?其實不然,還是有的。只要我們有意去尋根,都可以尋找到我們老祖宗所留下來,給我們所做的祖訓、堂規,甚至是家號。它的用意,就是垂范後世的子孫,讓他們都能接受上一代的教誨,把家道代代地承傳下去。
那麼我們現在,如果我們也很想,興旺我們的家,興旺我們的家風、家道、家業,或許我們會疑惑,那麼我們以什麼來做標准呢?在這裡,向諸位朋友介紹了《弟子規》這一本書,請看《弟子規》。
《弟子規》,我們從它的字義來講,「弟子」就是指的是學生。或許有人會說,啊,這是小朋友學習的,我都已經成年人了,小朋友學了就好。其實不然,因為我們要把家裡的孩子教育好,首先,做父母的,做長輩的,就要來學習,我如何把我的為人處事做得好,我才有能力做好模范,教育我的子女。
所以這個《弟子規》,「弟子」兩個字,從家裡來講,我們作為父母的子女,就成為弟子,在家弟子。因為我們上面還有長輩,還有祖父、曾祖父。那麼我們在學校,我們就是老師的弟子,老師的學生。我們再廣泛地來說,其實,弟子就是泛指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說到,人生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還學不了。所以,「弟子」兩個字,應該是擴大來講,就是指我們每一個人。
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常規,我們注意了嗎?我們每一個人在家裡的應盡的責任,應扮演的角色,我們是否都掌握得很好?因為一個家庭的興盛,必須每一個人在家裡都要扮演好他應盡的責任,應負的職責。
我們都曉得,孩子第一任的老師,就是父母。他睜開眼睛,他會講話,他有表達能力的時候,誰就是他模仿的對象呢?就是父母,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就是家裡的每一個成員,所以要教好我們的孩子,首先,父母一定要學好《弟子規》。
《弟子規》這一本書,是由清朝李毓秀,李夫子所匯編。那麼《弟子規》的內容,它可以追溯到周朝。我們翻開周朝的《禮記》,《禮記》這一本書,它裡頭就記載了很多,日常生活很多重要的典章制度。那麼在裡頭也規范了很多百姓可以依循的做人規范,還有道理。所以《弟子規》裡頭的經文,就有許多都是出自於《禮記》。那麼《弟子規》到底是否能成為我們做人,在家或者立身處事的規范,它到底有這樣的作用嗎?確實是有的,因為它是有理論依據的。
我們翻開《弟子規》,它的「總敘」,就是提綱,它就依據孔老夫子他在《論語》裡頭,《學而篇》的第六章,是這麼一條,作為《弟子規》整篇課本的一個綱目、綱領。它是這樣寫道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作為子弟的,在家裡,應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謹信」,這個「次謹信」,接著我們如何做人,我們如何做事,如何灑掃應對,就應該要謹慎,要守信用。那麼孝弟、謹信做完,還要「愛眾」,也就是要普遍地擴大我們的胸懷,愛護我們周遭的人,與人為善。「泛愛眾」,就是泛愛眾的意思。
「而親仁」,我們除了這樣以外,還要不斷地學習、提升,所以還要接近有德有修的長者,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請教,讓我們的生活能更加地提升。最後「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也就是指出,人生要不斷地日日求進步,有所謂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要與時俱進,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應盡的責任之外,還要再不斷地學習,自我提升。
那麼李毓秀夫子,他就從《論語•學而篇》的第六章,作為《弟子規》的總綱領。所以在「總敘」裡頭就指引出,人一生,應該如何從家裡,然後到外面接觸,然後再如何擴大我們的胸懷,如何在一生當中不走彎路,能一路建立起自己的幸福人生大道。
那麼接下來,李夫子再把每一句話,每一句的重點,再開顯,從入則孝,出則弟,到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都列舉出來,讓我們有依循的標准。
那麼這些依循的標准,它不是很簡單的,它是綜合了從周朝一直綿延到清朝李夫子的這一段期間,收集了歷代所有的家訓、祖規,等於是把它大地融合,融入在《弟子規》這一本小冊子。所以《弟子規》也可以說是我們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實在是深值我們人人一冊,好好地學習。那麼現在,我們就來從頭到尾把《弟子規》,我們共同來學習,來研究。
首先,我們看「總敘」。《弟子規》剛剛已經跟大家介紹了,「弟子」,就是泛指我們每一個人。那麼「規」,「規」這個字是一個「夫」,一個「見」,夫,見,這個字原來的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見解。古人造字非常有智慧,一個大丈夫,一定是胸懷非常開闊之人。那麼開闊之人,他的見地,他的見解,往往都可以成為社會人士的一種標准,一種學習的榜樣。所以這個規的意思,就是規范、規則、示范,這樣的意思。
我們再看內容,「總敘」,什麼叫總敘呢?我們簡單地講,總敘就是總綱要、總綱領。一件衣服我們把領子拿起來,我們說提綱挈領,這樣一件衣服我們拿起來就明白,這件衣服長得是怎樣。那麼「總敘」也就是開篇,告訴我們它的內容、提要是什麼。我們在接受這樣的提要,先理解它的大意之後,我們接著才能深入來體察它的內容。
我們請看課文,「弟子規,聖人訓」。
《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剛剛已經提到了,《弟子規》是綜合了我們祖先留傳下來的家訓、祖規的集大成。那麼它的開篇,就是用夫子「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這樣的《論語•學而篇》的第六章所引申出來的。所以它這裡就指出了,這是聖人的教誨。我們都知道,孔老夫子,不僅是中國人所尊崇,全世界的人也都非常地尊敬他老人家。
曾經遇到一位孔氏後裔的家族,她到美國訪問,那麼當她介紹,她是夫子的七十幾代的嫡系後裔。當地的領導聽到以後,非常的興奮,孔夫子的後裔來到了美國訪問,當時就以上賓來禮遇她。並且在當地,在當時就升了國旗來迎接她,用很隆重的這種禮儀,來接待孔老夫子的後裔。所以她回到國內以後,她深深地感受到,聖人的偉大,它是恆久的。所以她提到這一段,她更加地明白,我們的祖先所垂范後世的,當他的德行,他的品德,他的風范,足以代代承傳,垂范於後世,那麼他的後代子孫,都能得到很大的助益。不僅是後裔子孫的榮耀,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榮耀。那麼我們現在也想一想,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繼承我們老祖宗所留傳下來,這麼好的文化,這麼好的瑰寶,我們也應該要代代傳承下去。
所以我們看到聖人的教誨,首先是哪一樁事呢?就是孝弟,「首孝弟」。我們一生能否成就,不管我們在事業上,在種種領域上,當我們有成就,如果我們的德行,沒有跟著一起成長,那麼有可能我們成就的事業,就不是最好的事業,就不是圓滿的事業。所以夫子告訴我們,人一生最重要的,一定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在家裡頭,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呢?我們學習的榜樣就是我們的父母。所以過去「孝」這個字,它的造字就是一個「老」,一個「子」,老在上,子在下,代表的是子孝。子女應該要孝順父母,子女應該要背負著父母,要承傳父母的教誨,我們祖輩的教誨,這樣才是孝的表現。
所以人有孝,有孝心,很多善事、善業才能開顯出來,所以古人教育我們「百善孝為先」。一切的善法,一切的善事,莫不從孝開始。
所以人生應該要懂得,做人的根基就是在孝道上面。我們應該要深深地體會到,父母自從我們出生以後,他對我們的養育,對我們的教誨,對我們一生至愛的付出,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所以我們恪盡子女的孝心、孝行,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不能背棄我們的良心、道德,不能不孝敬我們的父母。所以夫子再再地反復、重申,做人處事的第一個要件,就是要從孝親、事親、順親父母開始。我們讀到了《弟子規》,我們也要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做到了一個孝順的子女了呢?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