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d2k.online]下載基地為您提供軟件、遊戲、圖書、教育等各種資源的ED2K電驢共享下載和MAGNET磁力鏈接下載。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圖書資源 軟件資源 游戲資源 教育資源 其他資源
 電驢下載基地 >> 图书资源 >> 人文社科 >>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Glenn Gould:[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Glenn Gould:[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下載分級 图书资源
資源類別 人文社科
發布時間 2017/7/18
大       小 -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Glenn Gould:[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簡介: 摘錄自 thshare 1.jpg (41.78 KiB) 被浏覽 34 次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A State of Wonder'' [Sony SM3K 87703] Glenn Gould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古爾德鋼琴 Sony SM3K 87703 由古爾德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目前有三種版本行世,
電驢資源下載/磁力鏈接資源下載:
全選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Glenn Gould:[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介紹
摘錄自 thshare

1.jpg (41.78 KiB) 被浏覽 34 次
留聲機百大2008版第1:[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55-81 ''A State of Wonder'' [Sony SM3K 87703] Glenn Gould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古爾德鋼琴 Sony SM3K 87703
由古爾德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目前有三種版本行世,分別1955年、1959年與1981年(貌似還有一個59年薩爾斯堡音樂節上的現場錄音)。1981年的版本早已經是愛樂者手邊必備的唱片之一。古爾德極具個人特質的演奏,有人愛之,亦有人恨之,但卻是無論如何都應該要聽的曆史名盤。唱片中不時傳出的哼唱聲音,正說明了錄音當時顧爾德是多麽專注於音符與音樂之間。55年的演奏富於變化,活力;到了59年的薩爾斯堡音樂節上的現場錄音,變的沉穩了許多,很是古爾德的特色了。因該說,三個版本中,59年的演奏最爲自然,對入門者來說,建議聽這個版本。但從演奏的內容上說,55年的最有名,而81年的更令人感動,因爲從第一首Aria開始,就顯示出一種歲月的滄桑感,從55年以哥德堡成名,轉眼26年的光陰,在生命行將終結的時候,再回到最初的起點。夕陽的餘晖給這個錄音鍍上了一層金色。
巴赫在世的最後幾年,主要花費時間在刪改和完成先前的作品上面,但他仍繼續寫出新的作品。
《鍵盤練習曲集》第三卷出版之後,過了3年,第四卷在1742年也問世了,其實這是一套完整的作品。內容是詠歎調的三十首變奏曲,是巴赫爲學生哥德堡(Goldberg)創作的樂曲。據說,俄羅斯駐德雷思頓大使馮·凱塞林男爵(Baron von Kaiseriling)因爲晚上經常失眠,就讓他的管風琴師哥德堡作一首催眠曲,用來在入睡前彈奏,哥德堡就向他教師巴赫求救,巴赫信手拈來,在短時間內,創作了這部作品。不過據英國傳紀作家,蒂姆·道雷的《巴赫傳》所述,這首曲子其實是凱塞林男爵直接委托巴赫寫的,因與巴赫有師徒緣份的哥德堡每晚必須彈奏此曲而得名。這部作品堪稱是“巴赫所有鍵盤作品中結構最簡單、最紮實的作品,它氣勢磅礴、雄壯精美,經由技藝超群的大師巧妙演澤,將最嚴密的邏輯秩序和最自由的抒情表達融而爲一,使人爲之驚歎”。
加拿大鋼琴家古爾德很好地把握了巴赫的精髓,用現代鋼琴再現了這部原爲大鍵琴寫的作品的豐富內涵。古爾德成名後,第一張錄制的唱片就是這首《哥德堡變奏曲》,當時的錄音公司,即sony公司的前身哥倫比亞公司的職員問他,是不是換一首常見的,要知道在古爾德之前隻有著名的波蘭鋼琴家蘭多夫斯卡錄過此曲,這樣會不會太冒險。但年青的古爾德很有禮貌地固執了已見。就在它的唱片發行後,全世界愛樂者的心都被征服了,原先對巴赫音樂敬而遠之的人,通過古爾德的诠釋,開始讀懂了巴赫嚴謹背後的美,許多人將其視爲珍品。也許世界上唯一對這張唱片不滿意的就是古爾德本人。在數碼技術出來後,古爾德又重新錄制了此首,且是他生平唯一的一次重錄。原先自己用了20多年的斯坦威鋼琴也變成了雅馬哈鋼琴,還是別人閑置在一邊的舊鋼琴。
誰也不清楚古爾德爲什麽重錄這部作品。重錄,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先前的否定,不過他的確公開否定了被公認爲他裏程碑的1955年錄制版。“我無法與錄制這張唱片的這個人的精神形成認同,就像這張唱片是一個別的什麽人錄制的與我無關。”確實,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張唱片,似乎沒有先前演釋的那種猛然攫住你的力量,但它更加嚴肅,更加柔情,更加具有聲層的感染力……詠歎調主題沉靜的深思,第15變奏中觸鍵的變幻莫測,第25變奏中史詩般的距離感,所有這一切使這個1981的數碼版,染上了一層超物然外的深刻甯靜的氣質。演奏時間也由原來的38分27秒放慢至51分15秒,特別是最後的詠歎調,他真的是在說,永別了,有種有意拖長的,令人揪心的口吻……
早先少數幾個演奏過《哥德堡變奏曲》的鋼琴家基本上都遵循老的傳統。現在古爾德重又回到了早先的傳統。但是這不是簡單的回複,而是更高層次的揚棄。如作品以同一主題不斷變奏的同度卡農、二度卡農、三度卡農直至九度卡農貫穿其中,互相之間安排性格不同的兩個間播段進行對比,最後又回到“本體”——主題本身,這種既變化又統一,既和諧又對比,從一個本源出發,逐步發展,變形又回到本體,這一構想本身卻具有更普遍、更廣泛、更宏觀的哲學內涵。正如黑格爾在《美學》中所說的,藝術在感性的面紗下揭示理念的發展,直到“看到更遠的精神這一客觀形式回轉過來,把它揚棄,而後又返回自身”。
雖然,可以將古爾德1981年的版本,聽成是他死前的永訣,如果仔細傾聽,認真品味。我們發覺他的表情並沒有過份的沉痛和悲哀,相反很甯靜、深秋般的甯靜。古爾德在巴赫的偉大音樂中,戰勝了死亡,超越了自我,在生命最後時刻,似乎真正接受了上帝的福音。他知道自己已修成正果,成了名副其實的藝術聖徒。
他,從巴赫開始,以巴赫結束。
曲目介紹:
J. S.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鍵盤作品,大約作於1741-1742年間。這部偉大的變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種變奏的詠歎調》,1742年出版,此作爲巴赫的學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當時駐在德累斯頓的俄國使臣凱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輕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調彌撒》獻給凱瑟林,因此而獲得“宮廷音樂家”的封號。1741-1742年間,凱瑟林居住在萊比錫,讓哥德堡師從巴赫,學習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時就需哥德堡爲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幫助譜曲。巴赫當時作成這部變奏曲之後,凱瑟林送他一隻裝滿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謝。
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這部變奏曲是爲兩層大鍵琴而作,巴赫在各段變奏裏都指定了鍵盤的種類。變奏曲的形式,是以一個基本主題,引導出對比命題和對應(反對)命題,然後再探求演繹與對比的各種可能性。巴赫這部作品,以他1725年爲安娜·瑪格達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爲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這30的數字,由3所支配,以3個成一組的變奏,以卡農的方式表達:一位齊聲的卡農,二爲二度卡農,三爲三度卡農……此後達到第九個卡農後,第十變奏爲四聲部的賦格,之間不斷出現創意曲、托卡它、詠歎調等各種形式。第一曾與第二層鍵盤交替。第十六變奏作爲中心,速度分爲前後兩半,這種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建築結構之微妙,實在令人歎爲觀止!
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薩拉班德舞曲的主題開頭,第32段是經過30段變奏後和緩地、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簡單主題經過30段變奏後,已變得異常豐富和複雜。
30段變奏分別是:
1.使用第一層鍵盤,二聲部,前奏曲風格,拍子和調性與主題類同。
2.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上二聲部暗示主題,低音不隨基本旋律。
3.卡農,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
4.模仿前一變奏。
5.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表達。
6.第一層鍵盤的二度卡農。
7.第一、二層鍵盤交替表達,西西裏舞曲風格。
8.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活潑的托卡它風格。
9.使用第一層鍵盤的三度卡農,三聲部。
10.第一層鍵盤,四聲部的小賦格。
11.使用第二層鍵盤的托卡它風格。
12.第一層鍵盤,四度卡農。
13.使用第二層鍵盤,抒情風格。
14.使用第二層鍵盤,活潑的前奏曲風格。
15.由原來一直的G大調轉爲G小調,第一層鍵盤,五度轉位卡農,行闆。
16.又變成G大調,前半部慢後半部快,序曲,把法國風格序曲的三段式改爲兩部:前半部爲二聲部前奏曲風格,行闆;後半部爲三聲部小賦格,快闆。
17.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的托卡它風格。
18.使用第一層鍵盤的六度卡農。
19.使用第一層鍵盤,舞曲風格,三聲部。
20.使用第二層鍵盤,具華麗的技巧。
21.七度卡農,部分使用半音階。
22.托卡它風格,甯靜的調子。
23.使用第二層鍵盤,模仿對位方式。
24.八度卡農,使用第一層鍵盤。
25.變成G小調,使用第二層鍵盤,浪漫的幻想曲性質,偏重於半音階技法。
26.恢複G大調,前奏曲風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間的旋律對比。
27.使用第二層鍵盤,九度卡農。
28.使用一貫的震音發揮華麗效果。
29.主調音樂樣式,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
30.使用第一鍵盤,標記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於中世紀的演唱方式,一種組合數首熟悉的民歌的樂曲。這裏使用了17世紀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藍和蕪菁所追趕》和德國民歌《離開家已有許久》,使兩者旋律以對位的方式互爲纏繞。
本資源的相關圖片及文字資料來源於網絡搜索,感謝原作者。目前本人所有資源的中文版本隻在下面兩個中文站點www.thshare.net以及www.ied2k.com發布。今後如有變動另行告知。其中www.thshare.net屬主力發布站點。
其它個人站點在保留原資源內容和標題的完整性且注明出處的前提下可以轉貼。謝絕轉載到VERYCD等商業性站點。謝謝合作。
隱藏區塊+屏蔽吸血+BAN VC MOD,請自覺使用正規EMULE MOD!完成後參與保源分流。
曲目 · · · · · ·
Aria (03:05)
Var. 1 a 1 Clav. (01:10)
Var. 2 a 1 Clav. (00:49)
Var 3 a 1 Clav. Canone all'Unisono (01:31)
Var. 4 a 1 Clav. (00:50)
Var. 5 a 1 ovvero 2 Clav. (00:37)
Var. 6 a 1 Clav. Canone alla Seconda (00:40)
Var. 7 a 1 ovvero 2 Clav. (01:16)
Var. 8 a 2 Clav. (00:54)
Var. 9 a 1 Clav. Canone alla Terza (00:59)
Var. 10 a 1 Clav. Fughetta (01:04)
Var. 11 a 2 Clav. (00:54)
Var. 12 Canone alla Quarta (01:38)
Var. 13 a 2 Clav. (02:38)
Var. 14 a 2 Clav. (01:04)
Var. 15 a 1 Clav. Canone alla Quinta (05:00)
Var. 16 a 1 Clav. Ouverture (01:38)
Var. 17 a 2 Clav. (00:54)
Var. 18 a 1 Clav. Canone alla Sesta (01:03)
Var. 19 a 1 Clav. (01:03)
Var. 20 a 1 Clav. (00:50)
Var. 21 Canone alla Settima (02:13)
Var. 22 a 1 Clav. Alla breve (01:03)
Var. 23 a 2 Clav. (00:58)
Var. 24 a 1 Clav. Canone all' Ottava (01:42)
Var. 25 a 2 Clav. (06:03)
Var. 26 a 2 Clav. (00:52)
Var. 27 a 2 Clav. Canone alla Nona (01:21)
Var. 28 a 2 Clav. (01:03)
Var. 29 a 1 ovvero 2 Clav. (01:02)
Var. 30 a 1 Clav. Quodlibet (01:28)
Aria da capo (03:45)
checked 查源135.09 MB
checked 查源181.64 MB
checked 查源225.82 MB
checked 全選下載選中的文件 複制選中的鏈接542.55 MB
相關資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收集於互聯網,本站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相關內容,謝謝合作! 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電驢下載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